文|孟妍
音樂廳是愛樂者的圣殿,當樂隊奏響樂曲時,音樂廳現(xiàn)場給聽者帶來的心靈震撼、溫暖感、空間感和包圍感,即使是最昂貴的高保真音響設備也無論如何都無法替代。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很多城市、甚至是國際知名大都市都宣稱,缺少一座能夠吸引偉大的音樂家、讓全世界的愛樂者慕名前來的世界級音樂廳。
近期建成的巴黎愛樂音樂廳和易北音樂廳可以說填補了法國巴黎和德國漢堡這兩個城市的藝術空白。2019年倫敦公布了新音樂廳的設計方案,北京和上海的新音樂廳也還在籌備設計階段。
多年以來,大大小小音樂廳的建設從來沒有停止過,已建成的更有成千上萬座,但是顯而易見的,高音質(zhì)的音樂廳真的是鳳毛麟角。說到歷史上音質(zhì)評價最高的音樂廳,還僅為維也納金色大廳、阿姆斯特丹愛樂音樂廳和波士頓交響樂大廳這三座。建成一座偉大的音樂廳不僅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它還毫不懷疑地必須要有一件法器的加持——建筑聲學。
建筑聲學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神秘的科學,黑色的藝術,因為聲音是隨時間改變和消失的,看不見,摸不著,非常抽象?,F(xiàn)代建筑聲學理論的創(chuàng)立,還與波士頓交響樂廳的建設成功聯(lián)系在一起。
1895年哈佛大學建成了一座新的半圓形報告廳,但是講堂內(nèi)的學生們很難聽到站在圓心位置的老師的發(fā)言。校長責成當時的物理教授、W.C.賽賓來解決這一問題,賽賓開始在這個與其他學科比較嚴重滯后的聲學新領域里進行探索,成為了建筑聲學的先驅(qū)。他發(fā)現(xiàn)了聲音在空間中經(jīng)受一系列的反射吸收,在一段時間后才衰減到聽不見,進而定義了聲場特性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指標——混響時間。
1898年,作為波士頓音樂廳聲學顧問的賽賓提出的計算混響時間的“賽賓公式”,是音質(zhì)聲學設計的基礎。建筑師嚴格配合聲學設計選擇建筑材料,建成后音樂廳獲得巨大成功,大家一致認為音樂廳音質(zhì)豐滿溫暖,受到普遍贊賞,成為美國音響最佳的音樂廳。
鞋盒式
三座最偉大的音樂廳都是傳統(tǒng)的長方形平面的形狀,統(tǒng)稱鞋盒式(Shoebox)音樂廳。20世紀以來,對音樂廳音質(zhì)的多方面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這個形狀的音樂廳具有狹窄的跨度(不大于23m),可以從側墻上獲得緊隨直達聲后的早期反射聲,有加強空間感和環(huán)繞感的作用,這是鞋盒式音樂廳被認為獲得良好音質(zhì)的主要原因之一。葡萄牙波爾圖音樂廳是受到極高評價的當代音樂廳之一,選用的也是鞋盒子形狀。
從演奏臺上的樂器演奏出的樂曲在音樂廳中傳播,然后進入聽眾耳朵里的聲音,主要由幾部分構成,直接從樂器進入到耳朵里的聲音,叫做直達聲,經(jīng)由大廳內(nèi)的墻面、天花等表面一次或多次反射的聲音,由于傳播路徑比直達聲長,會在直達聲之后進入耳朵內(nèi),叫做反射聲,反射聲到達耳朵的時間和強度形成早期反射聲、后期反射聲和混響聲,這些聲音給人的感覺,被音樂評論家、指揮、演奏家和廣大聽眾翻譯成豐滿、圍繞、溫暖、清晰、純真、親切和融合等等主觀聽聞評價語言,作為音樂廳的最終評價指標。音樂廳的成功在于其具有良好的音質(zhì),即聽眾能感受到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演奏家可以充分表現(xiàn)其藝術才華。
葡萄園式
鞋盒式音樂廳由于跨度的限制能容納的人數(shù)有限,而現(xiàn)代的音樂表演需要在最頂尖演奏家演出時容納盡可能多的觀眾以便得到最大的收益。并且,樣式單調(diào)的鞋盒式再也不能凸顯當代建筑師對空間的想象力和設計力。因此,當下的音樂廳的設計趨勢以“葡萄園式”(Vineyard,也叫做梯田山谷式)為主。
這類音樂廳將聽眾席圍繞著演奏臺錯落分區(qū)布置,使觀眾與演奏臺保持較短距離,確保音量,樂隊和聽眾更加親近,圍合感更強。葡萄園式音樂廳最早的典范是1963年建成的柏林愛樂大廳,這座音樂廳在建成后就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葡萄園式的布局方式雖然有很多優(yōu)勢,但是也增加了音樂廳內(nèi)聲學設計的復雜程度,為聲學設計帶來挑戰(zhàn)。葡萄園式音樂廳內(nèi)的坐席需要被設計成不規(guī)則形狀,分區(qū)高低錯落布置,使每塊坐席可以從相鄰坐席的墻面得到側向反射聲。洛杉磯迪斯尼音樂廳也是這個類型的音樂廳成功的實例。1998年建成使用的廣州星海音樂廳是我國第一個葡萄園式音樂廳,20多年來向600萬廣大愛樂者奉獻了美麗的音樂,其優(yōu)異的音質(zhì)一直廣受好評。
小提琴之所以可以表現(xiàn)出豐滿、復雜的美麗音色,主要的原因是琴音箱將琴弦發(fā)出的聲音中諧波共振放大,形成一個共鳴箱。同樣,很多音樂廳里大量使用木質(zhì)材料,音樂廳就是一件大型的共鳴系統(tǒng),除了混響之外,不同頻率的聲波在音樂廳里通過建筑飾面在空間中產(chǎn)生共鳴,加強諧波,消減非諧波,使音色優(yōu)美,而這是一個極為復雜而微妙的物理過程。
即使在對音樂廳的聲學理論研究有了非常深入的發(fā)展的今天,即使有縮尺模型和計算機模擬、甚至聲學仿真技術的現(xiàn)代科技的幫助,很多建造出來的音樂廳也只是機械小提琴的水平,其音色和手工小提琴還有很大的差距,逃不過最頂尖的演奏家和最嚴苛的聽眾們的耳朵。
結論
音樂廳的聲學設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一般來說,聲學設計需要在設計的最初就開始,并且貫穿到建筑設計及施工的全過程。只有建筑師極大的尊重聲學設計的建議進行設計,并使建筑設計與聲學設計有機結合,才能保證音樂廳聲學設計的成功。并且,音樂廳是非常復雜的結構形式,聲學家不僅需要與建筑師緊密配合,還必須與結構、設備、機械制造舞臺工藝、甚至燈光、音響等共同協(xié)作。
至今,幾乎沒有一座著名的音樂廳是沒有預算超支、竣工推遲的,悉尼歌劇院超出最初預算15倍,超出預計工期10年。洛杉磯的迪斯尼音樂廳建了16年。1997年建成的奧斯陸國家廣播樂團音樂廳在當時是世界上造價最高的音樂廳,把甲方逼到幾乎破產(chǎn)。易北音樂項目延期了6年,差點爛尾,造價7.89億,超出最初預算二倍。巴黎愛樂音樂廳建設時間8年,耗資3.87歐元(原預算的兩倍)。
每一座音樂廳都是建筑師和聲學家的最高理想,也是噩夢。毋庸置疑的是,建設音樂廳與打造手工樂器一樣,慢工出細活,并且造價昂貴。一分錢一分貨,淘寶上面是買不到真正的“斯特拉迪瓦里”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