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多元化的價值環(huán)境里,在各種娛樂至上、消費至上、物質至上的風尚中,討論文學的立場,可能會產生某種誤解。但是,我們依然堅持,文學是有立場的。更確切地說,文學本身就是一種立場的表達,既無法放棄,也回避不了。承認立場、正視立場、積極自覺地選擇立場,是文學得以存在和輝煌的根本之道。
文學的本質屬性決定文學難逃立場。文學以審美的方式,蘊含諸多觀念的內容,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文學來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反映,在這個反映過程中,所表達的作者的主觀化、個體化的思想和認識,本身就是立場的選擇。無論怎樣躲避或掩藏,只要表達,立場就貫穿其中。
從創(chuàng)作者的角度講,任何作品都是在一定的主觀目的支配下創(chuàng)作完成的。作者之所以要創(chuàng)作,就是要表達思想和情感,表達對世界和人生的感悟。哪怕就是所謂的心理宣泄,也是一種由無意識到潛意識再到自覺意識的自主表達。對此,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就從不掩飾:“回顧我的作品,我發(fā)現在我缺乏政治目的的時候,我寫的書毫無例外地總是沒有生命力的,結果寫出來的是華而不實的空洞文章,盡是沒有意義的句子、詞藻的堆砌和通篇的假話?!倍坏碛辛嗣鞔_的目的,奧威爾便筆下生花,寫出了《一九八四》、《動物農場》等一系列符合他自己立場、并受到同立場人士追捧的作品。由此可見,目的就是立場。對于創(chuàng)作而言,創(chuàng)作者所秉持的目的,是娛樂還是教育,是認識還是審美,是要張揚什么還是要否定什么,要證明什么還是要駁斥什么,目的一旦確定,作者就站在了一個既定的立場上。比如,娛樂目的傾向于消費,教育目的傾向于啟蒙等等,立場與目的相伴相生,彼此依存,無法分割。
有些人刻意追求所謂“零度寫作”。這是個偽命題。不具任何立場、不帶任何傾向、絕對客觀的“零度寫作”沒有可能。文學創(chuàng)作是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再現。進入文學作品中的客觀世界,寫實也好,想象也好,虛擬也好,都是經過作者主觀化處理的世界,它就是作者文學化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再現。“零度寫作”的荒謬在于,它企圖遮蔽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體投入,假冒一種純客觀的樣子,好像作者的主觀選擇是隨意的自然選擇。事實上,主體的介入,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前提?!傲愣葘懽鳌庇靡环N貌似客觀的冷靜筆調,遮掩作者的立場和判斷,營造一種“真實化”的假象。其實質是,作者的立場和判斷以更為隱匿的方式暗藏在作品的字里行間,目的是讓受眾無意識地接受作者的立場。此類作家刻意制造的擱置價值判斷、追求中性敘述的表象,只是一種障眼法而已。更進一層說,這種“無立場”本身就是立場。目的無非是消解詩意與崇高,解構理想和追求。文學以感性形象表達思想,在塑造形象中,作者可以內斂自己的情感,追求“潤物無聲”的效果,這是值得肯定的美學追求。但是,假借“零度寫作”之名,混淆立場、放棄立場、逃避擔當,則必然走入誤區(qū),創(chuàng)作難有出路。因此,就連最初提出“零度寫作”概念的羅蘭·巴特也無奈地承認,即使如海明威、加繆那樣所謂“透明”的“零度寫作”,也在體現著某種傾向,沒有傾向的寫作是不存在的?!傲愣葘懽鳌钡恼貑⒄咦罱K否定了“零度寫作”。
“純文學”是回避立場的另一種借口。當下一些自命為“純文學”的寫作者,以解構文學的正當功能為目的,放棄對作品內容和思想的提煉,專注于表現手法的翻新,“為文學而文學”,同樣也是偏頗的。優(yōu)秀的作家可以并且需要有形式的自覺,但是不能藉此走向極端,墜入形式主義的泥淖。作為文學史上的一種理論思潮,形式主義自有它的意義和價值,但是,偏執(zhí)地認為文學的本質就是形式,一切文藝僅僅只是手法和技巧,完全否定內容的價值和意義是荒謬的。內容與形式是文學這枚硬幣的兩面,彼此無法分開。所有的內容當然都需要一定的形式來表現,更為根本的是,形式都必須表達內容,獨立的形式是不存在的。內容都可以脫離形式而存在,而所有的文學技巧脫離了內容則一定走向死亡。文本的形式必須與文本的內容、思想互相契合才能獲得長久的生命力,成為“有意味的形式”。從這個意義上說,形式也是立場,是價值的判斷。任何一種經得住時間檢驗的藝術形式,都是時代意義上的,脫離時代或者與時代相背離的藝術形式終究要被歷史所淘汰。文學可以“純”起來,具有自己獨特的形式,但這也并不意味著沒有價值立場。文學作品的價值和意義體現在更加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更加經得住歷史檢驗的價值追求上。有意義的寫作不是在尋求一種新的形式,而是在明確地尋找一個新的世界。縱觀古今,沒有任何一部文學作品僅僅依靠形式而成為經典。
既然立場是文學活動中的一種客觀存在,不會因為一些人喜歡它就得以彰顯,也不會因為一些人逃避它就消失不見,那么,與其無視立場、回避立場,最終導致立場的迷亂,毋寧積極坦然地正視立場、選擇立場,變被動為主動,由自發(fā)到自覺,堅守正確的文學立場。
今天的文學應該堅守怎樣的立場?遵循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文學應該站在人民的立場、大眾的立場,以文學的形式表達人民大眾的文化主張、價值訴求、理想愿景。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人民群眾在建設世界、建設生活的偉大斗爭中,凝集了無數美好的理想,經歷了無數喜悅和辛酸,他們創(chuàng)造生活,也創(chuàng)造自我。正是這種創(chuàng)造,成為一切文學的不盡源泉。文學的正途,就是要以自己的方式書寫人民的理想、人民的創(chuàng)造,使文學成為人民的文學。植根于這種生活的文學家,當然是這支偉大隊伍中的成員。作家本人的生活閱歷,對人間萬事的深切感悟,理所應當地成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給養(yǎng)和素材。但是,這些經驗性的給養(yǎng)和素材,必須放在人民群眾的偉大創(chuàng)造中淘洗凝練,有所取舍和提升,輔之以形式上的艱辛探索和表達,寫作才成為“文學”,文學才具備堅實的根基,才擁有不竭的動力,否則,無論多少花樣翻新,也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須否認,今天的社會生活中還有許多丑惡現象,浮躁之風、欲望之惑還大有市場,生活距理想也還那么遙遠。面對如此現實,就更加需要文學勇敢地站起來,賦予自己更加高遠的追求,以自己的力量,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對人生、對社會,文學的價值和意義是非凡的,它能夠陶冶情操、洗滌心靈、凈化靈魂,它能夠給這個世界以永恒的生命。我們不需要落在生活之后描摹呻吟的文學,而是需要引導人生、推動時代的高翔的文學。
當然,對文學立場的重申和對文學現實擔當功能的強調,并不是要文學重新回到工具論的老路上去。文學不是工具,既不是政治宣傳的工具,也不是賺錢牟利或者自我宣泄的工具。但無視文學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領社會風尚的功能,是錯誤的。文學作品作為一種社會性話語產品,關乎世道人心,關乎國之昌運,必須有所擔當。創(chuàng)作本身是一種極個體化的行為,熔鑄著強烈的個體本征,但是,一旦作品交付給社會,進入思想和文化視域,成為廣大讀者審美的對象,它就擁有了公共性,它的意義就不再僅僅是個人化的。私人話語可以為“文”,但絕對不能為“學”。文學只屬于社會。文學創(chuàng)作應該面向歷史,面向時代,反映最廣大的人民大眾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訴求。有出息的文學家不能把自己幽閉起來自說自話、無病呻吟,更不能通過廉價的欲望展示來滿足某些低級趣味。惟有如此,當下的文學才能夠于亂象之中開辟新路,重獲生機與活力。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