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年春,辛棄疾在鉛山縣期思渡附近建造的屋宇全部竣工。新屋落成不過一年光景,辛棄疾在上饒帶湖旁的那一所住宅不幸失火,其中的主要房屋全被燒毀。辛棄疾的一家從此便遷徙到期思渡這所新建的房屋去住了。附帶說一句,在鄧廣銘先生編纂的《辛棄疾傳》和《辛棄疾年譜》中,都說期思渡是期思市,這沒有錯,古代江西有的地名都稱“市”,這僅僅是集市的意思,不是現(xiàn)在意義的城市。我說是期思渡,只不過沿用現(xiàn)在還在使用的名稱,它是一個渡口的名稱。辛棄疾曾經(jīng)寫過一首《瑞鷓鴣·期思溪上日千回》 :
期思溪上日千回,樟木橋邊酒數(shù)杯。
人影不隨流水去,醉顏重帶少年來。
疏蟬響澀林逾靜,冷蝶飛輕菊半開。
不是長卿終慢世,只緣多病又非才。
這首詞看似一首七律,實際上是詞,瑞鷓鴣:詞牌名,又名“舞春風(fēng)”“桃花落”等。期思溪,就是現(xiàn)在鉛山一條發(fā)源于武夷山北麓的河,名為桐木江,期思過去沒有橋,過河都是靠渡船,故名期思渡沿用至今。最后兩句:言非我有意傲世,只因生來多病又無才,辛棄疾顯然是因為郁郁不得志而自嘲。
辛棄疾在鉛山的閑散生涯,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和一些士大夫游山逛水、飲酒賦詩中消磨掉的。因而在這一時期所寫作的詩詞,為數(shù)也很不少。就其詞題中所涉及的,知道在這時和辛棄疾過從最密、唱和最多的有以下幾個人:
傅為棟,字巖叟,江西鉛山人,曾為鄂州州學(xué)講師,與稼軒來往甚密,彼此唱和頗多。他是鉛山縣的一個富翁,每當(dāng)災(zāi)荒年份,傅巖叟常常主動捐出一些金錢和糧食,賑濟饑民,且倡導(dǎo)鄉(xiāng)里富民也都這樣做。他在科場中未能得志,因而沒有進(jìn)入仕宦之途,后來也就絕意于仕宦。因為他是富翁,所以他的家園中景物極好,他經(jīng)常在家中接待賓客,飲酒賦詩。而辛棄疾便是常常被他接待的客人之一。辛棄疾曾經(jīng)寫過一首七絕《送劍與傅巖叟》,由此可見兩人關(guān)系非同一般。
鏌邪三尺照人寒,試與挑燈子細(xì)看。
且掛空齋作琴伴,未須攜去斬樓蘭。
【注】1.鏌邪:一作莫邪,古代寶劍名。相傳春秋時吳人干將與妻莫邪善鑄劍。嘗鑄二劍,分別以干將、莫邪名之,獻(xiàn)給吳王,后以此作名劍代稱。
2. 樓蘭:漢時西域的鄯善國,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鄯善縣東南一帶。西漢時,傅介子奉命前往,計殺樓蘭王,立功異域。后泛指侵?jǐn)_西北地區(qū)之?dāng)?。此處借指北方的金國?/span>
辛棄疾本是一員武將,“醉里挑燈看劍”,那是一種精神的激勵和慰藉,而辛棄疾覺得自己現(xiàn)在無用武之地,把劍送給朋友,不是讓朋友仗劍平戎,而是希望它掛在書房與琴作伴。這是多么令人傷感的無奈!
趙蕃(一作“藩”)(1143-1219),字昌父,號章泉,原籍鄭州,南渡后客居信州玉山(今屬江西)。卒于理宗紹定二年,年八十七歲。他曾在外地做過幾任小官,后來就閑住在家中。他的詩在當(dāng)時很負(fù)盛名,朱熹、楊萬里等人都很稱贊他。他為人淡泊自守,因而他的詩也是恬淡而富有逸趣,被人稱為有陶淵明的風(fēng)格?!端问贰肪硭陌偎氖?, 列傳第二百四十, 文苑七有他的本傳。據(jù)史傳記載,趙蕃為人謙恭,虛心好學(xué),50歲了還向朱熹請教,為人寬厚,樂于助人,但性格耿直,“剛介不可奪”。還有一樁事被傳為美談,據(jù)《宋史》記載:趙蕃年輕時候拜劉清之為師,劉清之擔(dān)任衡州太守時趙蕃去投靠他,誰知道剛到衡州,劉清之就被罷官,趙蕃于是去寺院乞討盤纏,護送劉清之回到老家。其后參知政事(相當(dāng)于副宰相)真德秀編輯《國史》,他說:“趙蕃對待老師和朋友都能這樣講義氣,難道還會辜負(fù)國家嗎?”宋理宗即位,以太社令與劉宰同召,趙蕃不接受;又改奉議郎、直秘閣,趙蕃又辭。后來改為奉祠,趙蕃才上任(宋代五品以上官員,年老不能任事或退休,多被任為宮觀使等官,實無職事,只領(lǐng)俸祿,稱為“奉祠”。辛棄疾晚年也曾經(jīng)做過這樣的官)。后來轉(zhuǎn)承議郎,還是回到前任直秘閣(相當(dāng)于中央政府的辦公廳,類似清朝的軍機處)。
徐文卿,字斯遠(yuǎn),也是玉山縣人。他和趙昌父的為人相似:“視榮利如土?!?,“有物外不移之好,負(fù)山林沉痼之疾”。陸游將徐文卿和趙藩比作“文中真二虎”。我查到辛棄疾寫給徐文卿的詩,那是徐剛剛考進(jìn)士落榜的時候,這個時候,一伙朋友自帶酒水來到辛棄疾家,該怎么寬慰同行的徐文卿呢?
賀新郎
和徐斯遠(yuǎn)下第謝諸公載酒相訪韻
逸氣軒眉宇。似王良、輕車熟路,驊騮欲舞。我覺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龍云雨。時與命、猶須天付。蘭佩芳菲無人問,嘆靈均、欲向重華訴??找加?,共誰語。
兒曹不料揚雄賦。怪當(dāng)年、甘泉誤說,青蔥玉樹。風(fēng)引船回滄溟闊,目斷三山伊阻。但笑指、吾廬何許。門外蒼官千百輩,盡堂堂、八尺須髯古。誰載酒,帶湖去。
把這首詞認(rèn)真讀一遍,就知道辛棄疾絕對不是無原則的說恭維話,沒有虛假,只有自信;沒有沮喪,只有激昂。把這首詞翻譯成白話:
徐斯遠(yuǎn)眉宇間的氣度風(fēng)采超逸軒昂。我想您赴試就應(yīng)該像王良駕馭馬車一樣輕車熟路,怎能不一試而中。我認(rèn)為友人本來就不是池中之物,應(yīng)該像蛟龍得云雨一樣能夠大展宏圖。但是時機和命運的好壞還需要看天意如何。想那屈原的才華與人品就如同蘭芷一樣,卻同樣感慨時運不濟,何況是我們這樣的人呢。
主考官就像是當(dāng)年左思誤評揚雄之《甘泉賦》一樣,不識徐斯遠(yuǎn)文章之妙,以致使其落第。友人徐斯遠(yuǎn)落第,其報國理想難以實現(xiàn),就像是乘船去尋找傳說中的仙山,因其虛無縹緲,所以總是難以到達(dá)。我只是笑著指著我的茅廬問道:看看如何?住所外長有千百株挺拔蒼健的松柏,他們也都隱居山林,尚未得志。勸解友人暫時載酒帶湖、樂而忘憂。
果然宋寧宗嘉定四年(1121)徐文卿這位“驊騮”、“蛟龍”就考中了進(jìn)士。
吳紹古,字子似,是陸九淵的學(xué)生。當(dāng)辛棄疾客居鉛山的時候,他正做鉛山縣尉(相當(dāng)于縣武裝部長)。他有史才,也有文オ。在他離任前一年(1199)主持編纂了《永平志》,永平是舊時鉛山縣治,可惜這套書已經(jīng)失傳。永平鎮(zhèn)離期思渡近在咫尺,吳紹古在鉛山任上時經(jīng)常和辛棄疾唱和,即使離開鉛山之后,仍然不斷地和辛棄疾互相寄送一些詩詞。1200年,吳紹古將升遷離任,辛棄疾和他依依惜別,彼此作詞相贈。辛棄疾贈送的其中一首和詞如下:
雨中花慢
子似見和,再用韻為別
馬上三年,醉帽吟鞭,錦囊詩卷長留。
悵溪山舊管,風(fēng)月新收。
明便關(guān)河杳杳,去應(yīng)日月悠悠。
笑千篇索價,未抵蒲萄,五斗涼州。
停云老子,有酒盈尊,琴書端可消憂。
渾未辦、傾身一飽,淅米矛頭。
心似傷弓塞雁,身如喘月吳牛。
晚天涼也,月明誰伴,吹笛南樓。
吳紹古升遷“授承直郎,荊湖南路提舉茶鹽使干辦公事”,這個職位雖然不高,但是一個肥缺。這個承直郎,宋徽宗崇寧初置,以換留守、節(jié)度使、觀察使的判官,就是通常說的通判官,正六品。茶鹽提舉是從五品官員。那吳子似的“干辦公事”也是官名。就類似現(xiàn)代的省廳級政府的秘書長??梢詾樘崤e選拔推薦官員。若要賣官也十分方便,所以辛棄疾似乎開玩笑似的提醒吳子似,“五斗涼州”的事不可以做的。
辛棄疾的詞喜歡用典,用典的好處是言簡意賅,缺點是有“掉書袋”之嫌,讀起來比較深奧。不過,辛棄疾寫這首詞贈別摯友,真的還只能說得婉轉(zhuǎn)一些。據(jù)《三國志.魏志.明帝紀(jì)》記載,魏國孟他(佗)為了得官,竟不惜傾家蕩產(chǎn)打通權(quán)貴張讓的門戶,門戶即張讓身邊的工作人員。先以家里的錢財買通監(jiān)奴。監(jiān)奴是高級官員身邊的工作人員。因此得以見到高官張讓本人。然后送錢送禮,上下打點。并把珍奇寶物及葡萄酒一斛賂贈張讓,以獲得張讓的歡心,最后飛黃騰達(dá),竟然做到了涼州刺史的高位。后人因以“一斛涼州”(一斛原為十斗,后改為五斗)作為以賄賂而得官的典故,在朋友升遷離任之際,只有諍友才會如此推心置腹地以這種亦莊亦諧的方式提醒朋友清廉奉公。
趙茂中、趙晉臣兩人都曾考進(jìn)士及第。他們雖是皇家宗室,卻并不仗勢凌人,所以和當(dāng)?shù)氐木用裉幍煤芎谩Zw茂中還出款創(chuàng)置了一個“兼濟倉”,谷賤時收糴,谷貴時減價出糶。這應(yīng)該是踏踏實實的“扶貧工程”。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辛棄疾的鉛山瓢泉新居,真的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辛棄疾在選擇朋友的時候,看中的是人品和學(xué)識上的優(yōu)勢,志同道合,正因為如此,盡管一生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但他的精神世界永遠(yuǎn)都是充實的,即使是垂暮之年,也對客居鉛山的田園生活甘之如飴:
添字浣溪沙
三山戲作
記得瓢泉快活時,
長年耽酒更吟詩。
驀地捉將來斷送,老頭皮。
繞屋人扶行不得,
閑窗學(xué)得鷓鴣啼。
卻有杜鵑能勸道:不如歸!
【參考文獻(xiàn)】
《宋史》、鄧廣銘《辛棄疾傳·辛棄疾年譜》、白壽彝《中國通史》
【“尋她千百度,原來在鉛山”回顧】
◆辛棄疾和他的“鐵哥們”陳亮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