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字體的誕生,大部分是出于實際需要,行書也是如此。隸書、楷書寫起來太慢,草書雖然寫得快,但又不容易看懂。于是,在東漢時期就出現(xiàn)了介于草書與楷書之間的字體,也就是楷書的快寫體,這就是行書。
行書不像草書那么潦草,也不像楷書那么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書比楷書書寫迅速,比草書易于辨認,因此,它成為適應性最強、應用范圍最廣的一種書法。
據(jù)傳,行書為東漢人劉德升所創(chuàng)。行書的名稱始見于西晉衛(wèi)恒《四體書勢》一文:“魏初,有鐘(繇)、胡(昭)二家為行書法,俱學之于劉德升?!碧拼鷱垜循彙稌鴶唷酚涊d:“行書者,劉德升所作也。即正書之小偽,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p>
劉德升,在書法界的知名度并不高,這主要是因為劉德升沒有留下任何墨寶,連刻本、拓本也沒有,只是典籍中提及而沒有實證。
實際上,任何一種書體的出現(xiàn),都有一個長期孕育、發(fā)展的過程。行書先在民間流行,然后漸漸約定俗成。上個世紀70 年代,有近 600 塊曹操家族墓文字磚在安徽毫州出土,出現(xiàn)了篆、隸、真、行、草不同書體的交叉,其中“當奈何”磚上的三個字,已經是嫻熟的行書字體。
晉代是行書的繁盛時期,而東晉則以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為晉人的行書之冠。王羲之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將實用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不僅使行書發(fā)展到成熟完美的高度,而且,“遂大行于世”,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從文字學的意義來看,行書字體到了晉代,已經成熟完備,以后的發(fā)展都是書法藝術風格的演變。
行書書寫快捷如行云流水,雖飄逸多變卻容易辨識,這種特有藝術表現(xiàn)力和廣為流行的實用性,使得行書自產生起便深受人們喜愛。縱觀漫長的書法史,相比于隸書、楷書、草書,行書書法藝術留下的墨寶最為豐富,歷代書法大家共同書寫了行書輝煌燦爛的歷史。
魏晉時期是行書成熟的黃金期,到唐代行書又有了新的發(fā)展,呈現(xiàn)了大唐景象;宋代行書承唐繼晉,開創(chuàng)了新的風格,創(chuàng)造了新一代的繁榮,行書從此在各種書體中也逐漸占據(jù)了主流地位。這三個歷史階段分別有三幅典型行書作品被后人譽為天下第一、第二、第三行書。
在晉代,三月初三,按照習俗人們都到水邊沐浴,消災祈福。永和九年的三月三,王羲之等文人雅士一行來到紹興蘭亭,曲水流觴,飲酒賦詩,匯詩成集。微醉間,王羲之即興揮毫為詩集作序,被后世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就此誕生!
《蘭亭序》字字精妙,筆墨精致多變,全文出現(xiàn)二十多個“之”字,然而每一個“之”字都形態(tài)不一、各有千秋;通篇瀟灑飄逸,氣隨濃隨淡,行款或疏或密,節(jié)奏韻動而和諧,取勢縱橫自如,但又自然天成,書法與文字內容珠聯(lián)璧合。
《蘭亭序》是王羲之在酒酣興起之際,感悟山水之美、宇宙之玄和人生的真諦,在物我兩忘的境界中,走筆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的,它體現(xiàn)了書法和人文情懷的高度統(tǒng)一,乃為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
《蘭亭序》自唐代以來,被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立下一座豐碑,還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對王羲之的字推崇備至,他說:“詳察古今,研精篆、隸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王羲之字逸少)乎?!?/p>
傳說《蘭亭序》傳至王羲之七代孫智永禪師,智永又將之傳給弟子辨才。唐太宗李世民多次想把《蘭亭序》擁為己有而不得,后聽從宰相房玄齡計,派御史蕭翼與辨才交為好友,最后終于把《蘭亭序》騙到手。這就是“蕭翼計賺蘭亭”的故事。據(jù)說唐太宗死后,留下遺詔,將《蘭亭序》真跡作為殉葬品埋在昭陵。
《蘭亭序》真跡雖已失傳,但傳世摹本中,以馮承素摹本為最佳。馮承素摹本因其卷引首處鈐有“神龍”二字的左半小印,后世又稱其為“神龍本”,現(xiàn)為北京故宮博物院鎮(zhèn)館之寶。
張大千《蕭翼賺蘭亭圖》
先說顏真卿寫《祭侄文稿》的歷史背景。
公元755年,安祿山起兵叛亂,“安史之亂”爆發(fā)。當時河北諸郡望風而降,只有鎮(zhèn)守常山的顏杲卿父子一門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顏季明為顏杲卿第三子、顏真卿堂侄。其父與顏真卿共同討伐安祿山叛亂時,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間,傳遞消息,其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橫遭殺戮,歸葬時僅存頭顱。顏真卿悲痛不已,遂執(zhí)筆寫下這篇《祭侄文稿》,以悼亡親。
《祭侄文稿》第一部分
《祭侄文稿》結尾部分
此稿是顏真卿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書寫的,他不顧筆墨之工拙,字隨情緒起伏,純是精神和平時功力的自然流露。整篇文稿的藝術效果與作者的情緒完全一致。文字時疏時密,墨色有重有輕,行筆忽慢忽快,時疾時徐,厚重處渾樸蒼穆,如黃鐘大呂;細勁處筋骨凝練,如金風秋鷹;字與字上牽下連,似斷還連,跌宕多姿。通篇波瀾起伏,時而沉郁痛楚,時而低回掩抑,痛徹心肝,堪稱動人心魄的悲憤之作。整篇文字幾乎都是因情而起,為情所收。
《祭侄文稿》本不是為書法作品而寫,純粹是文章手稿,圈點涂改隨處可見。然而,恰恰在不衫不履的揮寫中,呈現(xiàn)出自然天成的“無意于佳尤佳”,是由真摯感情澆灌出來的精品,是血和淚凝聚成的不朽巨制。
元代書法家鮮于樞在《書跋》中稱:“唐太師魯公顏真卿書《祭侄季明文稿》,天下第二行書。”此評為歷代書家公認。
《祭侄文稿》上面鈐滿了中國歷代收藏家的收藏印章和題寫的跋文,是一件傳承有序的顏真卿真墨寶。1949年初,《祭侄文稿》和北京故宮眾多的珍貴文物一起,被國民黨政府帶到了中國臺灣,至今一直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公元1082年的寒食節(jié),已經是蘇軾被貶到黃州后的第三年。1080年,他被政治對手誣告,被貶到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團練副使在宋朝是一種僅有職稱,沒有實權的閑差。
蘇軾是很豁達的一個人,可再豁達的人,也會有憤懣、怨懟之時。蘇軾望著冷灶冷火,想起自己因文字獄“烏臺詩案”受新黨排斥,如同賢臣介子推一樣被君王淡忘了,不覺內心十分傷感。這時候,他抬頭又看到家里的破灶和空蕩蕩的廚房,忽然產生了一種窮途末路之感。激憤之下,蘇軾寫下了兩首寒食詩,也就是書法《黃州寒食詩帖》,簡稱《寒食帖》。蘇東坡一不小心,這樣的吐槽之作,居然成了書法史上排名第三的行書!
《寒食帖》局部
《寒食帖》是蘇軾在惆悵孤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寫。蘇軾將詩句心境情感的變化,寓于點畫線條的變化中,或正鋒,或側鋒,轉換多變,順手斷聯(lián),渾然天成。起筆時平緩凝重,在沉重中又暗涌波濤,無論是點畫線條還是字體的結構、大小,都隨著作者情緒的起伏而急劇變化。整幅作品如同一部精彩的短篇小說,先是平緩地將現(xiàn)狀徐徐寫來,然后逐步推向高潮,從中間部分可以看出字體越來越大,墨色越來越重,情緒像火山爆發(fā)一樣;然后在結尾幾個字上又有所收斂,到了最后,“死灰”兩字有種如陳年積灰一般的艱澀。表現(xiàn)出作者內心的無奈與蒼涼。
這幅作品寫的時候很隨性,字的大小、結構都沒有按照正規(guī)的來,但隨性不等于隨意。整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整幅書法節(jié)奏感明顯,筆下的書法波瀾起伏,這種章法并不是蘇軾刻意而為之,是蘇軾情感的自然流露。此帖正好把情感、詩文、書寫這三者高度地統(tǒng)一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寒食帖》在八國聯(lián)軍侵華時流入日本,在日本經歷過關東大地震、美軍大轟炸安然無恙。1949年被在日華人購回,后被帶到臺灣,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也有人說是仿本,尚無定論)。
《寒食帖》
有人評價:“天下三大行書”中,《蘭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風格,《祭侄帖》是至哲賢達的風格,《寒食帖》是學士才子的風格。它們先后媲美,各領風騷,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書法史上行書的三塊里程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