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七貧時,七富還相報】語出唐代王梵志《吾富有錢時》詩。人難免有陷于貧困境地的時候,但總有一天會過上富足康樂的好日子。意謂人的貧富不是固定不變的。七貧:喻極為貧困。七富:喻極為富有。
【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yuǎn)矣;人而不好善,禍雖未至,福其遠(yuǎn)矣】語出漢代徐干《中論·修本》。人如果樂于為善,雖然不一定因此獲福,但是災(zāi)禍卻一定會離你遠(yuǎn)去;人如果不愿意為善,雖然不一定因此得禍,但是福祥卻一定會離你遠(yuǎn)去。說明人生在世應(yīng)當(dāng)樂于為善。好善:樂于為善。
【大害必有小利為之媒,大利必有小害為之倪】語出明代莊元臣《叔苴子內(nèi)篇》卷一。大的禍害一定會有微小的好處替它作媒介,大的好處一定會有微小的禍害替它作先導(dǎo)。說明有害必有利,有利必有害;人不能貪圖小利,也不能凡是禍害就一概擯棄,而應(yīng)當(dāng)比較利與害孰小熟大,然后再決定取舍。媒:媒介。倪:事物細(xì)微的初始。
【上天無路,人地?zé)o門】語出《警世通言·宋小官團(tuán)圓破氈笠》。極言處境窘困,沒有出路。
【小利大利之賊,小恡大禍之津】語出北齊劉晝《劉子·貪愛》。小便宜是大利益的害敵,貪圖小惠是大禍到來的津梁。說明人不能貪圖小便宜。小利:小的好處,小便宜。大利:大的好處,大利益。賊:敵人,為害之人。小恡 (lin賃):貪占小利。恡,通“吝”。津:渡口,比喻用做引導(dǎo)的事物。
【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語出元代無名氏《合同文字》雜劇第四折。天上有不可測知的風(fēng)云變幻,人間有捉摸不定的禍福交替。意謂事情都有個預(yù)料不到。本句又見《紅樓夢》第十一回。明代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六回:“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暫時禍福?!绷肯Γ罕扔鳂O短時間。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fù)】語出《易·泰》。萬物沒有平而不坡的,沒有往而不返的。比喻否極泰來。陂(bi畢):坡,傾。復(fù):返。
【不幸福,斯無禍;不患得,斯無失;不求榮,斯無辱;不干譽(yù),斯無毀】語出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六》。不希求福運(yùn),就沒有禍災(zāi);不擔(dān)心得到,就不會有丟失;不企冀榮顯,就沒有恥辱;不謀求美名,就不會有詆毀。說明人不能有追求福樂、虛榮的思想。幸:希望,希求。斯:這樣,于是?;迹簱?dān)心。榮:光榮,顯達(dá)。干:追求。譽(yù):稱贊,美名。毀:誹謗,詆毀。
【心可逸,形不可不勞;道可樂,身不可不憂】語出宋代林逋《省心錄》。內(nèi)心可以安閑,但身體不能不勞動;精神可以快樂,但身體不能不憂思。意謂人可以逸樂,但不能貪圖逸樂而忘記憂勞。逸:安閑。形:身體。道:思想。
【以欲從人者昌,以人樂己者亡】語出唐代吳兢《貞觀政要·儉約》。以自己的欲望服從別人的欲望,就能昌盛;讓別人服從自己的一己之樂,必然要滅亡。昌:昌盛。
【圣人甚禍無故之利】語出《史記·趙世家》。意謂圣人把無緣無故獲得的利益看作是嚴(yán)重的禍患。說明應(yīng)以正當(dāng)方式獲利;發(fā)橫財,會招致災(zāi)禍。甚:嚴(yán)重。
【眾正之積,福無不及也;眾邪之積,禍無不逮也】語出漢代劉向《說苑·談叢》。善行一個一個積聚起來,福祥不會不光顧到他那兒;惡行一個一個積聚起來,災(zāi)禍不會不降臨到他身上。意謂積善得福,積惡得殃。眾正:指各種善行。眾邪:指各種惡行。逮;及。
【安樂有致死之道,憂患為養(yǎng)生之本】語出宋代林逋《省心錄》。安樂有招致喪生的道理,憂患則是調(diào)養(yǎng)身心的根本。說明安逸未必對人都好,困苦磨難從根本上說更有好處。憂患:困苦患難。養(yǎng)生:攝養(yǎng)身心,保健延年。本:根本。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語出宋代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大算術(shù)》。做好事,上天就會降下各種福祥;做壞事,上天就會降下各種災(zāi)殃。說明為人處世一定要多做好事,不做壞事。作善:做好事。百祥:各種福祥。百殃:各種災(zāi)殃。
【君子日孳孳以成輝,小人日怏怏以至辱】語出《淮南子·繆稱訓(xùn)》。君子終日勤勉不懈所以能成就美名,小人終日郁悶不樂所以會遭受恥辱。孳孳:同“孜孜”,勤勉不懈貌。成輝:指成就美名。輝,光輝;榮名。怏怏:不樂意貌。
【君子能為善,而不能必得其福;不忍為非,而未能必免其禍】語出《淮南子·繆稱訓(xùn)》。君子能做好事,但不一定能因此而獲得福利,不忍心做壞事,但不一定能因此而避免災(zāi)禍。意謂君子往往命運(yùn)多舛。
【取非義之財,不避怨恨,譬若以漏脯救饑,鴆酒解渴,非不暫飽而死亦及之矣】語出晉代葛洪《抱樸子·微旨》。獲取不義之財,不顧別人的怨恨,就像吃腐臭的干肉充饑,飲毒酒解渴一樣,不是不能暫時吃飽喝足,但死期也就到了。說明妄取別人的財物,會帶來嚴(yán)重惡果。漏脯:此肉為漏水所沾,有毒,吃了可致死。鴆(zhen鎮(zhèn))酒:毒酒。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語出《左傳·襄公十一年》。處于平安的環(huán)境要想到危險,想到危險就有所準(zhǔn)備,有了準(zhǔn)備就沒有禍患?!本影菜嘉!坝肿鳌熬訉櫵嘉!被颉坝诎菜嘉!保馑枷嘟?。
【臨禍忘憂,憂必及之】語出《左傳·莊公二十年》。面臨災(zāi)禍而不知憂慮,憂慮必然來到他面前。及:到。
【結(jié)怨于人,謂之種禍;舍善不為,謂之自賊】語出宋代林逋《省心錄》。與別人結(jié)下仇怨,這是給自己埋禍根;對人有利的事避而不做,這是自己殘害自己。說明要想免于災(zāi)禍,就要與人和睦相處,并且樂意做對他人有利的事。自賊:自己傷害自己。
【惡言不出于口,忿言不返于身】語出《禮記·祭義》。無禮的話不從你嘴里說出來,忿怒的話也不會回到你身上。說明用惡語傷人者,必自食其果。忿:忿怒。返回。
【積愛成福,積怨成禍】語出《淮南子·人間訓(xùn)》。憐愛積攢得多了就能帶來福分,怨仇積攢得多了就能釀成災(zāi)禍。說明為人處世應(yīng)當(dāng)多點(diǎn)愛心,少點(diǎn)恨意。積:蓄積。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語出《易·坤》。好事做得多的人家,必然會享有很多的福祿;壞事做得多的人家,必然會遭受無窮的災(zāi)禍。慶:幸福。殃:災(zāi)禍。
【停人之有者害,居人之功者敗,無實(shí)而享顯名者殆】語出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六》。企求原為他人所有的東西一定招害,占有他人的功勞一定失敗,沒有實(shí)績而身負(fù)美名一定很危險。說明人不能貪求非分的名利。悻(xing幸):非分求得。居:占有。實(shí):成績。顯名:大而美的名聲。殆(dai代):危險。
【能除息則為福,不能除患則為賊】語出《荀子·大略》。能夠鏟除禍患就是福,不能鏟除禍患就是害。賊;害。
【象以齒焚身,蜯以珠剖體】語出漢代王符《潛夫論·遏利》。大象因?yàn)樗难例X而喪失生命,蛤因?yàn)轶w內(nèi)長有寶珠而被剖開身體。比喻貪利或積財而得禍。焚身:猶言喪生。蜯(bang棒):同“蛤”。
【象有齒以焚其身】語出《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象因?yàn)橛袑氋F的象牙而遭殺害。比喻人以多財而遭禍。焚:傾覆。
【禍不好,不能為禍】語出《國語·周語下》。意謂財色之禍,生于對財色的喜好。
【禍福非從地中出,非從天上來,己自生之】語出漢代劉向《說苑·談叢》。禍福不是從地底下冒出來的,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人自己招來的。意謂罹禍還是得福,取決于人自身的行為。
【智不公,則福日衰,災(zāi)日隆】語出《昌氏春秋·序意》。智慧不用在為公上,就會使福運(yùn)一天天減少,災(zāi)禍一天天增多。謂應(yīng)把聰明才智用于為公而不用以謀求私利。衰(cui崔):遞減。
【善人富謂之賞,淫人富謂之殃】語出《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好人富有稱做獎賞,壞人富有叫做禍殃。
【善游者溺,善騎者墮】語出《淮南子-原道訓(xùn)》。善于游泳的人往往被水所淹。善于騎馬的人往往從馬上摔下來。比喻不幸往往會從自己擅長的方面產(chǎn)生。溺:淹沒。墮:落,掉。
【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語出《淮南子·人間訓(xùn)》。福轉(zhuǎn)變成禍,禍轉(zhuǎn)變成福,這種變化是沒有盡頭的。說明福禍之間互相轉(zhuǎn)化的關(guān)系。極:盡頭。
【福生于隱約,而禍生于得意】語出漢代劉向《說苑·敬慎》。福生于窮困潦倒之時,而禍生于春風(fēng)得意之際。意謂禍福無常,恭慎處世終將得福,驕狂處世勢必罹禍。隱約:窮困。得意:志得意滿。
【福由己發(fā),禍由己生】語出《淮南子·繆稱訓(xùn)》。福分是由自己發(fā)端的,災(zāi)禍也是由自己釀成的。意謂人生在世是獲福還是罹禍取決于個人的行為。發(fā):發(fā)生;發(fā)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