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貴
有個成語叫“一知半解”,意思是知識貧乏,理解膚淺。形容知道得不多,理解得不深。這其中的“一知”姑且不論,殊不知這“半解”兩個字都跟“?!庇嘘P,卻原來都是因為要分割全牛而造出來的字,“半”是指將全牛大體平均分做兩份,“解”是指更加細致地分割全牛?!敖狻弊种杏信_€依稀可見,“半”字中的牛在何處呢?這要從它的構字理據(jù)說起。
一、“半”字的字形解讀及造字本義
“半”字的構字理據(jù)如何?先來看看它的古文字形體及其演變(參見下圖):
“半”字的字形演變與字源演變
甲骨文未見“半”字,“半”字的金文字形由“八”與“?!睍铣梢?,“八”是中分的意思,意謂將宰殺剝皮后的全牛中分為兩部分,每一部分即為全體的二分之一,故“半”字的造字本義當為“二分之一”。
“半”字的戰(zhàn)國大篆和秦國小篆字形均承繼金文字形,再經(jīng)隸變與楷化之后,其上部的“八”即訛變?yōu)閮牲c,下部的“牛”訛變?yōu)閮蓹M一豎了。這樣一來,“半”字從“八”從“?!睍獾臉嬜掷頁?jù)便遭到了破壞。
《說文解字》卷二半部:“半,物中分也。從八從牛。牛爲物大,可以分也。凡半之屬皆從半?!?/p>
許慎是依據(jù)小篆字形來解釋“半”字的,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半”,就是被宰殺的全牛從中間平分所得的部分(“物”字本義為被宰殺的全牛,詳見后文說明)。它的字形采用“八”與“?!睍铣梢狻EW鳛楸辉讱⒌膫€體體型很大,因此可以分割。大凡跟“半”的意思相關的字都可以用“半”作為表意偏旁。
另外,小篆中有一個跟“半”意義相近的字“判”,甲骨文和金文都未見此字,據(jù)《說文解字》依據(jù)小篆字形的解釋:“判,分也。從刀,半聲。”可見許慎對“判”字的解釋跟對“半”字的解釋是基本一致的,區(qū)別僅僅在于“半”字從“八”,強調分割意義;“判”字在“半”字的基礎上再增加一把“刀”,突出分割所使用的工具。因此“判”也是“分”的意思。
小篆中還有一個跟“半”意義相近的字“件”,甲骨文和金文也都未見此字,據(jù)《說文解字》依據(jù)小篆字形的解釋:“件,分也。從人,從牛。牛大物,故可分。”可見許慎對“件”字的解釋跟對“半”字的解釋也是基本一致的,區(qū)別僅僅在于“半”字從“八”,強調分割意義;“件”字從“人”,突出人的作用。于是后來將整體事物一分為二之后的每一部分叫做“一半”,也叫做“一件”。
《說文解字》在對“半”字與“件”字的解釋中,或者說“牛為物大,可以分也”或者“牛大物,故可分”;何為“大物”或者“物大”?關鍵在于何為“物”?《說文解字》對“物”的解釋不甚明了:“物,萬物也。牛為大物;天地之數(shù),起于牽牛,故從牛。勿聲?!边@樣的解釋等于是以“物”解“物”的循環(huán)論證,而且忽視了一個重要的構字部件“勿”的表義功能,只是將其看作是表音的聲旁。還是讓我們來看看下面“物”字的古文字字形吧:
“物”字的甲骨文字形與小篆字形
從上圖可見,“物”字的甲骨文字形由“牛”與“刀”還有一些小點構成,其構字理據(jù)應為:用刀殺牛并帶有血跡(小點表示血跡),其造字本義當為“被殺死了的?!?。因此我們可知,所謂“物”就是被宰殺后的全牛,“全?!焙艽?,故稱其為“大物”或者“物大”,故稱其“可以分也”、“故可分”。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笔腔铙w的牲畜,宰殺后未分割的全牛就是“物”,將“物”(全牛)進行分割就是“判”,“判”(分割全牛)的初步結果就會得到“半”或者“件”,如果將“半”或者“件”進一步分割,那就是“解”。至此,我們對“?!薄ⅰ拔铩?、“判”、“半”、“件”、“解”幾個與牛有關的字的構字理據(jù)總算有了一知半解的感悟了。
二、“半”字的字義演變源流
“半”字的造字本義當為“二分之一”。例如:“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保ā兑住は缔o下》)再如:“疑也者,誠疑,以為可者半,以為不可者半?!保ā俄n非子·內儲說上》)又如:“今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保ā稘h書·高帝紀上》)此“太半”即多于二分之一的意思。又如:“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保ㄖT葛亮《出師表》)此“未半”即少于二分之一的意思。又如:“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白居易《賣炭翁》)此“半匹”即剛好是一匹的二分之一的意思。
由此可引申出“居中,在中間”的意思。例如:“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保ā抖Y記·中庸》)再如:“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莊子·大宗師》)又如:“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保ㄐ翖壖病段鹘隆罚┯秩纾喊肟?、半路、半道、半山腰、半路上等詞語中的“半”字。
由此又可引申為“部分,不完全”的意思。例如:“今歲饑民貧,士卒食半菽,軍無見糧?!保ā稘h書·項籍傳》)此“士卒食半菽”即士卒飲食只有部分糧食。又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保ò拙右住杜眯小罚┐恕鞍胝诿妗奔床煌耆诿?。再如:半活、半死、半自動、半成品、半導體、半封建、半透明、半機械、半工半讀、半推半就、半信半疑、半大不小、半生不熟、半死不活、一知半解等詞語中的“半”也都是部分,不完全的意思。
由此又可引申為表示很少的意思。例如:“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保ā妒酚洝の汗恿袀鳌罚┻@句話的意思是:現(xiàn)在我將要戰(zhàn)死,而侯生(侯嬴)竟然沒有一言半語相贈(不聞不問的意思)這當中的“半”相當于幾乎沒有。再如:“他數(shù)內有幾個性如烈火的漢子,倘或一言半語沖撞了他,便壞了大事?!保ā端疂G傳》第七五回)
“半”字還可以用作量詞,表示物體一分為二的量。例如:“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保ā肚f子·天下》)又如:一半、兩半、另一半、一分兩半等詞語中的“半”字。
根據(jù)上面對“半”字的字義演變過程的梳理,現(xiàn)將“半”字字義的發(fā)展脈絡簡示如下(示意圖中的橫直線表示字義之間的先后演變關系):
三、含有“半”字文化含義的相關成語
含有“半”字的相關成語除了少有量詞的用法之外,其他各種意義也都有所保留,下面分別略舉一些。
其一,成語中的“半”字含有二分之一意思的,例如:
得失參半——得到的和失去的各有二分之,即得失相當。
半身不遂——遂:順;如意;指能活動。半邊身體不能活動自如。語見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中風歷節(jié)》:“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shù)中風俠然?!?/p>
半截入土——半段身子埋入土內,比喻人在世不久了。語見蘇軾《東坡志林》第十二卷:“桃符仰視艾人而罵曰:‘汝何等草芥,輒居我上!’艾人俯而應曰:‘汝已半截入土,猶爭高下乎!’”
其二,成語中的“半”字含有居中、在中間意思的,例如:
半途而廢——比喻事情沒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終。語見《禮記·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p>
半上落下——猶半途而廢。語見《朱子全書》卷十五:“圣人不肯半上落下,直是做到底?!庇志砭牛骸叭烁饔袀€知識,須是推致而極其至,不然半上落下,終不濟事?!?/p>
半三不四——指心神不定,無精打采。語見《西湖二集·李鳳娘酷妒遭天譴》:“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就在我身邊,也是半三不四?!?/p>
其三,成語中的“半”字含有部分、不完全意思的,例如:
徐娘半老——也作“半老徐娘”。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婦女。指中年婦女雖不再嬌美;但尚有風韻。后泛指有風韻的婦女已過中年。源自《南史后妃傳下梁元帝徐妃》:“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p>
疑信參半——不完全懷疑也不完全相信,將信將疑。語見宋·魏了翁《江陵別安撫書》:“少之時,有言人之簠簋不飾者,輒咎其誣人;迨稍涉世,疑信參半,今則信其有是人也。”
毀譽參半——有一部分人說他的壞話,也有一部分人說他的好話。表示對人的評價沒有一致的意見。語見梁啟超《管子傳·自序》:“管子亦毀譽參半?!?/p>
一知半解——知識貧乏,理解膚淺。形容知道得不多,理解得不深。語見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有分限之悟,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币沧鳌?strong>半解一知”,語見寧調元《燕京雜詩》:“半解一知天下士,千歧百轍釜中魚?!?/p>
其四,成語中的“半”字表示很少意思的,例如:
半文不值——比喻毫無價值或無能、品格卑下。語見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十二回:“倘若事事讓他,他一定拿你看得半文不值。”
半籌不納——比喻一點辦法也沒有。源自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若是越勾踐姑蘇臺上見他,那西施半籌也不納,更敢早十年敗國亡家?!?/p>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