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管春節(jié)叫過年,天津叫“過大年”,為嘛?因為咱天津人管臘月二十三叫“小年”,臘月初八開始就漸漸有了年味兒。論年味兒,哪兒都沒法和咱比,天津一進臘月,便充滿了喜慶氣氛,家家戶戶都先要為“臘八”做準備。臘八粥可講究了,除了主婦們大顯神通,精心熬制之外,還要往外送粥,叫廣結善緣。粥中必不可少的有紅小豆、蕓豆、棗、栗子。取鴻(紅)運(蕓)當頭,早(棗)收紅利(栗)之意,圖新的一年大吉大利。
臘月里,商販們開始“上年貨”。如香蠟、神馬、春聯(lián)、吊錢兒、絨花、葷素供品、玩具耍貨等,一應俱全。過去熱鬧的地方,主要是集中在鼓樓周圍、北馬路、北大關、官銀號、估衣街、宮南、宮北大街、河北大街、西大灣子等老居民區(qū)。各種體現(xiàn)天津民間藝人的絕活兒都集中在這個時候亮相,一比高低。
您信嗎?天津“過大年”的民俗,連朝廷都垂涎三尺。有一年乾隆爺耐不住寂寞,由劉羅鍋兒陪同,到天津一覽喜慶歡樂的年俗。他還進了著名的楊柳青年畫店——“戴廉增”,并親自挑選了《錢龍引進四方財》和《寶馬馱來千倍利》兩幅年畫,愛不釋手。當他看到天津衛(wèi)家家戶戶貼春聯(lián)、貼門神,感覺非常喜慶、吉祥,便令朝廷也寫春聯(lián)、貼門神?,F(xiàn)在有據可查的是:清宮舊藏瀝粉描金門神畫與天津楊柳青傳統(tǒng)門神畫,在造型、線刻、彩繪等方面基本一致。
天津的民俗,是與時俱進的。有的涉及迷信,人們已不大信那些,而“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等,那是督促人們在年前“除舊迎新”,按部就班做好清潔衛(wèi)生工作,是良俗,所以就保留。大年初二姑爺去看岳父岳母,我認為更是促進家庭和美、夫妻恩愛的良俗。有人調侃:“天津大年初二,一道亮麗風景線——滿馬路都是憨態(tài)可掬的傻姑爺!”您還別笑話我們,“一個姑爺半個兒”,這是促使姻親關系向血親關系轉化的善良舉措,比舊俗強多了。您知道嗎?過去的大年初二,天亮前,家家戶戶給財神爺上供、燒香、磕頭,還要放鞭炮、燒黃錢。然后,將畫有財神的“神馬”火化,名曰“送財神”。現(xiàn)在我們不敬財神爺,敬丈母娘,丈母娘取代了財神爺,您想那丈母娘心里得多美啊!
在天津“過大年”的民俗中,還有一個正月十五“烤百病”,嘛叫“烤百病”?下篇咱就來講一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