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xiàn)象和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
第一章、認識生命
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動物直接或間接的以植物為食)。
(2)生物能進行呼吸(大多數(shù)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體內(nèi)產(chǎn)生的廢物(植物落葉,動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應激性)。
(5)生物能生長(由小到大)和繁殖(產(chǎn)生下一代)。
(6)生物都有遺傳(相同)和變異(不同)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2、按形態(tài)結構特點,將生物分為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
按生活環(huán)境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按用途分為作物、家禽、家畜、寵物等。
3、觀察是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調查是常用方法。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環(huán)境的總和叫生物圈。范圍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陸生生物的立足點)的表面。
2、環(huán)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態(tài)因素。
可分為兩類:
(1)非生物因素:如光(早晚)、溫度(南北)、水(沙漠)、空氣等
(2)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此外還有競爭關系、合作關系、寄生關系等。
3、生物適應環(huán)境,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huán)境。
4、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nèi),生物與環(huán)境所形成的統(tǒng)一的整體叫做生態(tài)系統(tǒng)。
5、地球上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
“地球之腎”——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
“綠色水庫”——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
“地球之肺”——熱帶雨林。
6、食物鏈不同生物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注意:起點是生產(chǎn)者;只包含生產(chǎn)者和消費者;箭頭由被吃者指向吃者;食物鏈一定要數(shù)到最后一個生物;營養(yǎng)級越高生物數(shù)量越少,積累的有毒物質越多)
7、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接,形成了食物網(wǎng)。
8、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流動的。
9、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但調節(jié)能力有一定限度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越復雜,自動調節(jié)能力越強,森林大于草原 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種生物的數(shù)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對穩(wěn)定的,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會遭到破壞。
10、探究實驗的步驟: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對照試驗(排除偶然因素的影響),計算平均數(shù)(減小誤差,提高可信度)變量(兩組試驗中不同的因素)
第二單元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第一章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1、顯微鏡的組成
2、使用顯微鏡的步驟:
(1)、取鏡安放
(2)、對光(物鏡,通光孔,目鏡在同一直線,白亮視野)
(3)、觀察
(4)、清潔收鏡 下降鏡筒側視防止物鏡接觸玻片標本
3、在目鏡視野中觀察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顛倒、左右顛倒),像移到視野中央的方法(物像哪偏向哪移)。
4、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 = 目鏡的放大倍數(shù) ×物鏡的放大倍數(shù)(倍數(shù)越大物像大,數(shù)量少,視野暗)
5、常用的玻片標本有切片、涂片(液體)和裝片三種,按照保存時間又制成永久的和臨時的兩種。
6、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制作過程:擦、滴(清水)、撕、展(防止重疊)、蓋(防止出現(xiàn)氣泡)、染(便于觀察)、吸。
7、動物細胞臨時裝片制作過程:擦、滴(生理鹽水)、刮、涂、蓋、染、吸。
8、細胞的結構:
(1)植物細胞:
(2)動物細胞:
9、細胞中的物質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分子比較小的無機物,如水、無機鹽、氧等;
另一類是分子比較大的有機物,如糖類、脂質、蛋白質和核酸等。種子燃燒剩下的是無機鹽,燒掉的是有機物 。
10、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第二章 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1、細胞核中有遺傳物質——染色體;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DNA是遺傳物質;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
2、細胞分裂:一個細胞分裂成為兩個(數(shù)量增多)。
過程:核——質——膜壁形成
分裂的特點:細胞核分裂時,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染色體先復制再均分。
意義:新細胞和原細胞所含有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保證物種的穩(wěn)定性。
3、動物和人體的發(fā)育都是從一個細胞開始的——受精卵 。
4、細胞分化:在發(fā)育過程中,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了差異性的變化,這個過程就叫做細胞分化。
5、組織:細胞分化產(chǎn)生了不同的細胞群,由形態(tài)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lián)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就叫做組織。
6、人體的組織: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jīng)組織、結締組織。
(1)上皮組織:分布在體表、呼吸道和消化道內(nèi)壁,血管壁等;具有保護和分泌等功能;
(2)肌肉組織:由肌細胞構成。分布在骨骼、心臟、胃、腸、血管等處;具有收縮、舒張功能;
(3)神經(jīng)組織:由神經(jīng)細胞構成;分布在腦、脊髓以及神經(jīng)中;感受刺激,傳導興奮,起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
(4)結締組織:種類很多,分布廣泛,如骨、血液、脂肪等;具有支持、連接、保護和營養(yǎng)等功能;
7、植物體的主要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yǎng)組織、輸導組織。
(1)分生組織:細胞小,壁薄,核大,質濃,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如:根尖,莖尖的分生區(qū)
(2)保護組織:保護內(nèi)部柔嫩部分。如:根、莖、葉表面的表皮
(3)營養(yǎng)組織:細胞細胞壁薄,液泡較大,有儲藏營養(yǎng)物質的功能。如:番茄果肉、花生種子
(4)輸導組織:運輸水和無機鹽的導管,運輸有機物的篩管都屬于輸導組織。
(5)機械組織:細胞壁增厚,起支撐和保護的作用。
8、器官:不同的組織按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如:皮膚、心臟、眼、耳、肺、腎、肝、胃等是動物體的器官;營養(yǎng)器官(根、莖、葉);生殖器官(花、果實、種子)這六種是植物體的器官。
9、系統(tǒng):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系統(tǒng)。
10、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11、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動物體
12、單細胞生物:只有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如草履蟲、衣藻、變形蟲、酵母菌等。赤潮由于大量的含氮、磷、鉀的有機物排入海洋導致大量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
13、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1、綠色植物可以分為四大類群:藻類、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
2、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的分化,沒有輸導組織,多數(shù)生活在海水中,如衣藻(單細胞)、水綿、海帶、紫菜等。
3、苔蘚植物:有莖和葉,沒有根,有假根,沒有輸導組織,如:墻蘚、葫蘆蘚、地錢,把它作為監(jiān)測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
4、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有輸導組織,如:卷柏、貫眾、滿江紅等。遺體逐漸變成煤。
5、藻類、苔蘚、蕨類植物都是依靠孢子(一種生殖細胞)繁殖后代的,又叫孢子植物。
6、種子植物以種子繁殖后代,可以分為裸子植物(種子無果皮包被)和被子植物(包括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
7、種子由種皮和胚組成,胚是新植物體的幼體。
雙子葉植物種子結構(菜豆)
8、蘇鐵、銀杏、水杉有“活化石”之稱;紅豆杉有“植物界的大熊貓”之稱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經(jīng)歷種子的萌發(fā)、植株的生長、發(fā)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過程。
2、種子的萌發(fā)既需要環(huán)境條件,又需要自身條件。缺少任何一種條件,種子都不能萌發(fā)。
環(huán)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
自身條件: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且種子度過休眠期。
3、種子萌發(fā)的過程:當一粒種子萌發(fā)時,首先要吸收水分。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yǎng)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隨后,胚根發(fā)育,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成為根和莖的連接部位,胚芽發(fā)育成莖和葉。
4、根的生長一靠分生區(qū)細胞的分裂增加細胞的數(shù)量;二要靠伸長區(qū)細胞體積的增大。
5、植物的生長需要不斷補充營養(yǎng)物質——水、無機鹽和有機物。
6、傳粉:花粉從花藥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
傳粉的類型:自花傳粉、異花傳粉(它分為蟲媒花和風媒花)、人工傳粉。
7、受精: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
花粉落到柱頭上,在柱頭上黏液的刺激下開始萌發(fā),長出花粉管。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到達胚珠。花粉管中精子與胚珠里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
8、果實與種子的形成
植物完成受精作用之后,花瓣、雄蕊和雌蕊的柱頭、花柱等結構隨之凋謝,而雌蕊的子房卻繼續(xù)發(fā)育。
子房:發(fā)育成果實
子房壁:發(fā)育成果皮
胚珠:發(fā)育成種子
珠被:發(fā)育成種皮
受精卵:發(fā)育成胚
9、植物需要量最多的無機鹽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鉀的無機鹽。
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
1、水是植物體的重要組成成分。
2、導管:可以由下向上運輸水和無機鹽,位于木質部內(nèi),由長形、管狀的細胞組成。
篩管:可以由上向下運輸有機物,位于韌皮部內(nèi)。 木本植物的莖中,在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有形成層,使得莖不斷長粗。
3、葉片結構
4、蒸騰作用:水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tài)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
蒸騰作用發(fā)生的部位:主要是通過葉片上的氣孔來完成的。 氣孔是由一對半月形的保衛(wèi)細胞圍成的空腔,是植物水分散失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
蒸騰作用的意義:
(1)促進水、無機鹽的吸收和運輸;
(2)可以降低葉面溫度,防止灼傷;
(3)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參與水循環(huán)等。
第四章 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
1、通過實驗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1)葉片植物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有機物是淀粉(碘液遇淀粉變藍);
(2)光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條件。
2、實驗中遮光與照光形成對照實驗。
實驗前進行暗處理的目的是:將葉片中原有的有機物運走耗盡。用酒精溶解葉綠素,隔水加熱,葉片變成黃白色,酒精因溶有葉綠素變成綠色。
3、葉綠體既是生產(chǎn)有機物的“車間”,也是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的“能量轉換器”。
第五章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為貯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且釋放氧氣的過程。
(1)、光合作用的反應式:
(2)、 意義:①有機物構建植物體;②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來源;③維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碳—氧平衡)
實質: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
(3)、凡是植物的綠色部分,細胞中含有葉綠體就都能夠制造有機物。葉片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的主要器官。
(4)、光合作用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的應用:合理密植。
2、呼吸作用: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把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反應式:
(2)實質: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的特性)
(3)意義: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了動力。
第六章、愛護植被,綠化祖國
1、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有以下幾種:草原、荒漠、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我國的植樹節(jié)為每年3月12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