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杰之一 ,軍事家、兵家四圣之一
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zhàn)”派代表人物,后世奉為“兵仙”、“戰(zhàn)神”
作為統(tǒng)帥,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歷史上的韓信如此厲害,為何晚節(jié)不保,悲慘落幕呢?
讓我們共同去探究一下英雄的人生脈絡(luò),既是學(xué)習(xí)也是對古人的追憶和景仰
讓我們從三方面帶入韓信的世界:
一是韓信和項羽的比對
二是韓信的軍事能力到底有多強(qiáng)?
三是韓信為何結(jié)局悲慘?
一、千古第一勇將項羽,千古第一智將韓信
項羽、韓信,這兩位絕對可以排在中國名將前五之列的軍事天才
戰(zhàn)必勝、攻必克,凌險必夷,摧堅則脆
一個是古今圣于勇將,一個是古今圣于智將
能驚天地泣鬼神立于當(dāng)世,卻無法長存善終于當(dāng)朝
猛將被逼烏江自刎,智將被騙宮內(nèi)斬殺,均三十多歲!
悲呼!
雖是敗寇非為成王,但敗寇未必不是英雄
明人李贄嘗言:“英雄之生,原非無故而生;則其死也,又豈容無故而死乎?其生也有由,則其死也必有所為?!?/p>
失敗的英雄,是歷史的先驅(qū),是悲壯的行者
他們搗毀舊世界,開創(chuàng)新世界,再被新世界所毀滅,他們失敗了,他們被其所努力之事業(yè)拋棄在外,但他們卻因此更加突顯了自己的人格價值,宋儒陸象山嘗言:“人不可依草附木?!?/p>
失敗英雄,正因其無事業(yè)可依附,而更見出色
我們且看:
失敗英雄項羽
催滅暴秦,無敵天下,鏖戰(zhàn)五年,終難忍兒女情長,乃羞面父老,不過江東,徒將自己最后的一脈骨血,隨烏江汩汩漂流而去,只留下長歌當(dāng)哭,楚聲裊裊
失敗英雄韓信
早年生活困苦,幾至饑貧而死。
將軍乃辱身污節(jié),避世用晦,志在鵲起豹變,食全楚之租,故受饋于漂母。
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壯圖,志吞六合,氣蓋萬夫,故忍恥胯下。
至秦失其鹿,天下角逐,乃投楚奔漢,虜魏降燕,平齊下趙,橫掃河北,擒項平難,助劉氏一統(tǒng)河山,功高蓋世,卻慘遭婦人戕害,一腔怒憤,萬種低回,地厚天高,托身無所,驚動悲慨,千載下如昨日之事也
壯哉項韓,千古名將;審美人格,光耀千秋。這便是失敗英雄的力量,傷心刻骨,卻排山倒海。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傷心人物。
歷史造就了英雄,也消滅了自己造就的英雄
歷史就是一本浸透了無數(shù)人血淚的傷心史!
歷史是多么的奇妙,又是多么的殘酷!
它讓人類在悲歡離合中輾轉(zhuǎn)沉浮,在榮辱興衰中蹣跚前進(jìn)……
弘一法師在圓寂前的瞬間,留下“悲喜交集”四個字,可謂是參透了歷史與人生的真諦。
悲喜交集的歷史,真的令人很傷心。
二、韓信的軍事天才究竟有多高?坎坷的仕途之旅鋪就了成功之路
韓信是婦孺皆知的人物,楚漢時期戰(zhàn)必勝,攻必取的大將之才
可以說沒有韓信,就沒有項羽的痛失江山
韓信開始對項羽是充滿期待的,曾給項羽提了不少有用建議,可項羽對他的人“視而不見”,對他的話“聽而不用”
項羽之所以這么藐視韓信,是因為他只看到了韓信外表的“卑微”,而沒有看到韓信內(nèi)在的非凡才能
卑微在何處?
名聲淵自于四個字:胯下之辱
父親的英年早逝,母親忍受不了貧窮和天下來的滄桑感,拋棄他改嫁它鄉(xiāng),從此,他從小就成了孤兒,一無所有,只能四處漂泊
流浪的生活雖然無拘無束,但也無依無靠,有幸遇到了一個老婆婆
出于同情,她每天都把自己的飯給他吃
而韓信爽快地接受了這“嗟來之食”,他沒有辦法,必須接受,因為只有接受他才能活下來,冷也罷,熱也罷,只要活著就好!
活著成了韓信唯一的奢求,活著成了韓信唯一的信仰
于是韓信把老婆婆的恩情永遠(yuǎn)記在了心里,并尊稱她為漂母
韓信在別人眼里是另類的
每天拿著一把劍,并以俠士自居,走街穿巷,大有哪里不平哪有我的英雄氣概
別人看他不爽,逼他胯下穿過,否則就干一架?
但韓信出人意料的選擇了第二條路,士可殺不可辱,但在他的眼里在卻是士不可殺卻可辱
原因是什么?兩個字:活著
韓信是有理想、有夢想、有追求、有奢求的人,他怎能甘心自己的一生因為這樣的小事而毀于一旦
因此,他選擇了寧可辱也不可殺,主動爬過去,用這種委曲求全的方式,滿足了對方的欲望,保全了自己
韓信對項羽失望,跳槽到劉邦陣營
古語有云:士為知己者死,將為明主而亡
可這樣的人才,他說話人家不聽,做事又沒機(jī)會,他的價值就無法實現(xiàn),他的抱負(fù)就無法施展
韓信曾說過:“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zhí)戟,言不聽,畫不用。”
韓信雖出身低微,但具有天才般軍事才能,領(lǐng)兵打仗可與項羽一拼
那時數(shù)一數(shù)二的軍事人物,即項羽和韓信兩人
他沒有放棄,轉(zhuǎn)身投奔于項羽的直接勁敵劉邦去了
有陣子,劉邦也沒看出韓信有啥特別的,冷落了一陣子
還好,蕭何慧眼識英雄,趕緊將開小差的韓信追回
劉邦在拜將臺隆重宣告人事聘用令,重用韓信
韓信職業(yè)生涯開始開掛模式!
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垓下破項羽
1、出陳倉定三秦
漢元年(前206年)十一月,劉邦乘項羽進(jìn)攻齊地(山東大部)田榮之機(jī),決計出南鄭(漢都,今陜西漢中市東)襲占關(guān)中(指函谷關(guān)以西地區(qū)),東向與項羽爭天下,楚漢戰(zhàn)爭爆發(fā)。 劉邦拜韓信為大將,以曹參、樊噲為先鋒,利用秦嶺棧道已被漢軍燒毀,三秦王松懈麻痹之機(jī),采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派樊噲、周勃率軍萬余大張聲勢地?fù)屝迼5溃赝醯淖⒁饬?,自己則親率軍隊潛出故道,翻越秦嶺,襲擊陳倉。章邯從廢丘倉促率軍馳援陳倉,被漢軍擊敗,逃至廢丘、好峙,漢軍分路追擊,在壤東、好峙兩地再敗雍軍,俘虜章平,進(jìn)圍章邯殘部于廢丘。爾后,連續(xù)作戰(zhàn),分兵略地,迅速占領(lǐng)關(guān)中大部,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對楚的初戰(zhàn)勝利
2、擒魏
漢二年(前205年)八月 劉邦任命韓信為左丞相率兵擊魏。魏豹把重兵布守在蒲坂,封鎖河關(guān)(黃河渡口臨晉關(guān)后改名蒲津關(guān))。韓信故意多設(shè)疑兵,陳列船只假意要渡河關(guān),而伏兵卻從夏陽以木盆、木桶代船渡河,襲擊魏都安邑。魏王豹大驚,引兵迎擊韓信,韓信大勝,虜魏豹,平定了魏國,改魏為河?xùn)|郡
3、破代
劉邦采納韓信“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于滎陽”,對楚實施戰(zhàn)略包圍的建議,在堅持對楚正面作戰(zhàn)的同時,給韓信增兵3萬,命其率軍東進(jìn),開辟北方戰(zhàn)場。劉邦派張耳與韓信一起引兵東擊趙王歇,北擊代王陳馀,活捉代相夏說、破代。 即以俘獲之精兵,補(bǔ)充在滎陽對楚作戰(zhàn)的劉邦軍,支援正面戰(zhàn)場作戰(zhàn)
4、滅趙
韓信、張耳統(tǒng)兵幾萬欲過太行山井陘口進(jìn)攻趙國
趙王與成安君陳馀陳兵二十萬在井陘口抗擊漢軍。成安君陳馀沒聽李左車的計策。韓信大膽引兵前來,離井陘口三十里駐扎下來,半夜選二千輕騎兵,人持一面紅旗,從小路來到山坡上偽裝隱蔽起來,窺視趙軍,并且告誡將士:趙軍見我軍出擊,一定傾巢而出,你們就乘機(jī)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拔掉趙國旗幟,插上漢軍紅旗。 同時命令副將傳令大家:“今天打敗趙軍之后會餐?!睂⑹總冋l都不相信,只好假意稱是。韓信又召集將領(lǐng)們分析認(rèn)為,趙軍已先占據(jù)了有利的地勢,他們在未見到漢軍大將旗鼓之前,定會擔(dān)心我們遇到阻險而退兵,是不肯輕易發(fā)兵攻打我們的。于是韓信派一萬人為先頭部隊,背靠河水?dāng)[開陣勢,趙軍見漢軍擺出只有前進(jìn)而無退路的絕陣,都大笑不已。 天剛亮,韓信打起了大將軍的旗號和儀仗鼓吹,擊鼓進(jìn)軍井陘口。趙軍果出營迎擊,大戰(zhàn)良久,韓信、張耳棄鼓旗,佯裝打敗,退到河邊的軍陣之中。趙軍見狀,果然傾巢而出追逐韓信、張耳,爭奪漢丟下的旗鼓。 韓信、張耳退人河邊陣地,水上軍迎戰(zhàn)趙軍,各個拼死作戰(zhàn),趙軍無法把他們打敗。這時韓信所派的二千輕騎兵,等趙軍傾巢而出追擊漢軍,爭奪戰(zhàn)利品的時候,立即沖入趙軍營壘,拔掉趙軍旗幟,豎起二千面漢軍的紅旗。趙軍久戰(zhàn)不勝,想退回營壘,卻見營中遍是漢軍紅旗,大驚失色,認(rèn)為漢軍已經(jīng)把趙王及其將領(lǐng)全部俘虜了,于是陣勢大亂,四散奔走逃告。 趙將雖斬數(shù)人,竭力阻止,卻不見成效。這時漢軍兩面夾擊,大破趙軍,在泜水(河北省魏河)斬殺成安君陳余,活捉了趙王歇
5、降燕
韓信聽從李左車的計策,派使者去燕,燕聽到消息立即投降。 韓信又請求立張耳為趙王,鎮(zhèn)撫趙國,劉邦同意,就封張耳為趙王
6、伐齊
韓信引兵東進(jìn)擊齊,未到平原渡口,得知酈食其已說齊歸漢,對漢軍的戒備松懈,韓信乘機(jī)襲擊了齊駐守歷下的軍隊,一直打到臨淄。 齊王田廣驚恐派人向楚求救。 當(dāng)韓信襲破臨淄時,項羽聞訊遣龍且親率兵馬與齊王田廣合力抗?jié)h,號稱二十萬眾。龍且輕視韓信,又急求戰(zhàn)功,不用此計,率兵與韓信軍隔濰水東西(山東境內(nèi)的濰河)擺開陣勢。 韓信連夜派人做了一萬多條袋子,盛滿沙土,壅塞濰河上流。率一半軍隊涉水進(jìn)擊龍且之陣,龍且出兵迎擊,韓信佯裝敗退,龍且以為韓信怯弱,率軍渡江進(jìn)擊。這時韓信命人決開壅塞濰河的沙囊,河水奔流而至,龍且的軍隊大半沒有渡過去。韓信揮軍猛烈截殺,殺死龍且。東岸齊、楚聯(lián)軍見西岸軍被殲,四處逃散。韓信率軍急渡水追擊至城陽,楚兵皆被俘虜。齊王田廣逃走不久被殺。漢四年(前203年)齊地全部平定
7、垓下破項羽
漢五年(前202年)十二月,劉邦、韓信、劉賈、彭越、英布等各路漢軍約計40萬人與10萬楚軍于垓下展開決戰(zhàn)
漢軍以韓信率軍居中,將軍孔熙為左翼、陳賀為右翼,劉邦率部跟進(jìn),將軍周勃斷后。韓信揮軍進(jìn)攻失利,引兵后退,命左、右翼軍繼續(xù)攻擊。楚軍迎戰(zhàn)不利,韓信再揮軍反擊。楚軍大敗,退入壁壘堅守,被漢軍重重包圍。楚軍屢戰(zhàn)不勝,兵疲食盡。韓信命漢軍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屬劉;韓信屯垓下,要斬霸王頭”致使楚軍士卒思鄉(xiāng)厭戰(zhàn),軍心瓦解,韓信乘勢進(jìn)攻,楚軍大敗,十萬軍隊被全殲
項羽逃至東城自刎而死
三、軍事天才韓信一生犯的一個致命錯誤!
人生即是選擇,尤其在緊要關(guān)口,向左,可能大富大貴,向右,也許就窮困潦倒普通人沒這種機(jī)會,韓信卻有
他一生做過幾次重大選擇,有對也有錯,選擇對了,就聲名顯赫,錯了,竟斷送了性命,連改正的機(jī)會都沒有
只有選對人,才能改變命運
早期,他是窮人,也是廢人,既不會經(jīng)商,又不能種田,政府也不肯雇用。因為窮,只能到處蹭飯,先在南昌鄉(xiāng)長家混吃食,后又在河邊吃漂母的飯,再后來,竟受到街頭混混污辱,被迫從人家跨下鉆過
所謂窮則思變,辱更思變,他背著嘲笑,提著劍,去尋找戰(zhàn)爭。此時,秦末戰(zhàn)爭已經(jīng)開始,各地反秦武裝紛紛舉事,遍地都是王侯將軍。很多人都在認(rèn)真鬧事,都想在秦的大蛋糕上挖下一塊
他很清醒,知道自己的目的,走進(jìn)戰(zhàn)爭不難,難的是被人賞識,找到向上的梯子。為此,他開始擇人,方法是自我推銷,期望能引起注意。起初,他跟了項梁。因為項梁是楚將,他是楚人,有同根而生的意義,也許更便于推銷。但他沒有機(jī)會,和領(lǐng)導(dǎo)說不上話, 最終“無所知名”
項梁戰(zhàn)死后,他跟了項羽,幾次獻(xiàn)計獻(xiàn)策,項羽不理不睬,無奈,只好投奔劉邦。在他看來,事情不能就這么算了,你項羽可以有眼無珠,可天底下有眼有珠的人多了去了,沒準(zhǔn)就能碰上一個
他投劉邦,其實只是想撞撞運氣,談不上有什么把握。畢竟,他不了解劉邦,只知道劉是忠厚長者,有點兒地盤和人馬
韓信投漢初期,仍“未知名”,仍在自我推銷。因為犯下死罪,在被砍頭之際,他推銷成功,說動了滕公夏侯嬰,免于一死,還當(dāng)上了治粟都尉
他又抓住了蕭何,多次面對蕭進(jìn)行自我宣傳。雖費盡口舌,結(jié)果卻無法期待,韓信只好逃亡。這一次,卻因為蕭何手疾眼快,外逃未遂
經(jīng)蕭何強(qiáng)烈推薦,劉邦這才以最隆重的禮儀,拜韓信為大將
此時,劉邦對韓信一無所知,之所以拜將,既出于對人才的渴望,也源于對蕭何的信任。劉邦很精,他的想法是:既拜你為將,你就得是那塊料,否則,你還得走人
拜將之后,他馬上找韓信談話,進(jìn)行具體考察。現(xiàn)在已很難確知韓信受教育情況,但該人善于局勢分析,精于兵法,卻是不爭的事實
談話中,韓信縱論時局,剖析前景,指出了項羽的弱點和失誤,提出了謀求天下的種種構(gòu)想?!皾h王大喜,自以為得信晚”
韓信和劉邦的照面,分明是命運的巧意安排,是歷史的歪打正著。因為有了劉邦,韓信才有了大感覺,建了不世之功,由此改變了自家命運
也是因為有了韓信,劉邦才得以滅項羽、定天下,成就了豐功偉業(yè)
選擇中的游移,最終還是埋下了禍根
韓信是軍事天才,善于以奇制勝
但也有弱點,一個是太重情義,另一個是不夠大氣
因為重情義,面對選擇時,就會游移,不絕決
因為不大氣,處事就欠周全,不怎么考慮領(lǐng)導(dǎo)的感受
楚漢相爭時,劉邦實施了兩線戰(zhàn)略。自己在滎陽、成皋一線與項羽周旋,另派韓信出兵北方,與各諸侯國作戰(zhàn)
僅兩年多時間,韓信就滅了5國,完全平定了北方
他的勝利,有效改變了楚漢爭斗格局,項羽受到牽制,力量被嚴(yán)重削弱;劉邦卻得到強(qiáng)力支持,兵員得以充分補(bǔ)充
最重要的是,北方已經(jīng)姓漢,劉邦具備了戰(zhàn)略反攻的條件
是時,他面臨著多種選擇
比如,可以獨立,讓天下三足鼎立
也可以幫楚,或繼續(xù)助漢
無論楚漢,只要他支持某方,他方肯定完蛋
他左右了時局,意向舉足輕重,天下人都在看他的眼色,猜測他的動向
但他不能不有所顧及,劉邦于他有知遇大恩,人家發(fā)現(xiàn)了你,又給了你前程,關(guān)鍵時你卻踹人一腳,做人不能這樣不講情義
他猶豫過,終究還是“不忍背漢”
猶豫和不忍,表明他心里矛盾,雖不背漢,卻心有不甘,感覺有點兒虧
在他看來,不獨立,就是報了劉邦的大恩,接下來,就該搞點兒補(bǔ)償
他做了兩件事,一個是申請代理齊王
另一個是拖延合圍項羽的時間,以便獲取更大利益
事兒做得不夠大氣,也不很慎重,甚至有要挾的意味
劉邦強(qiáng)壓怒火,在滿足韓信欲望的同時,也藏下了不滿和怨恨
他沒有多大政治野心,也從未想過謀反
他對劉邦不甚了解,對功高震主的說法也沒放在心上
他甚至“自以為功多,漢終不奪我齊”
戰(zhàn)場上,他料事如神,進(jìn)入官場,卻有些弱智
錯誤的時候做出了錯誤選擇
其一是該收斂的時候不收斂
劉邦疑心重,尤其是代理齊王和延遲合圍事件后,對韓信已有警覺,待到打掉了項羽,馬上采取組織措施,把韓信調(diào)到了淮北,轉(zhuǎn)封楚王
一年后,劉邦又憑一封可疑的檢舉信,假借南游云夢,將韓信生擒,不殺,由王直降為侯
劉邦的兩步棋,走得精巧,沒費事就把擁兵自重的王,打壓成無職無權(quán)的侯
對此,韓信沒有準(zhǔn)備,不知如何應(yīng)對,特別是被擒前,他狼狽極了,甚至殺了正受追捕的朋友鐘離昧,以期取悅劉邦
此時的韓信,早沒了戰(zhàn)場上的睿智和風(fēng)采,對上頭的心思不甚了了
實際上,他該知道,仗一旦打完,你非但沒了價值,反倒成了負(fù)擔(dān)。你該換個面孔,懂得收斂,學(xué)會低調(diào),當(dāng)個老實聽話的臣子,果真如此的話,王位是不成問題的。
遺憾的是,他沒朝這方面這努力,反倒一如舊日,該干嘛干嘛
他很傲,即便受了打擊、由王而侯之后,還是傲氣不減
他看不起周勃、灌嬰及樊噲等人,羞于與之同列為伍
某次,皇帝和他閑聊帶兵問題,他斷定皇帝只能帶兵10萬,還自夸“臣多多益善耳”
當(dāng)然,他也有限地恭維了皇帝,指出:您不能領(lǐng)兵,卻善帶將,您受命于天,非人力可及
其二是不該謀反的時候偏要謀反
當(dāng)齊王時,他有權(quán)有人,造反輕而易舉,做楚王時,也有條件與朝廷為敵
唯獨當(dāng)淮陰侯的時候,他不該動歪心思
道理是明擺著的,此時的他,已兩手空空,想也是白想
但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他策劃了一次政變
他曾和陳豨相約共同舉事。陳時任相國,在趙和代地監(jiān)軍
高帝十年,陳自立為代王,宣布造反
韓信在京城也做了部署,但被人告發(fā),呂后采用蕭何之計,把韓信誘到宮中,殺死于長樂宮鐘室。
可悲可嘆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