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念奴嬌·大江東去》寫的就是這個題材,其中有句云:“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贊美周瑜有著指揮若定的軍事才能,似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消滅了敵軍,塑造了“雄姿英發(fā)”的周瑜形象。
但是詞中的“檣櫓”二字在不同版本上有的寫為“狂虜”或“強虜”,所指就大不一樣了。檣和櫓是帆和槳,指的是船;虜是對北方外族的貶稱,指的是人(此處代指曹軍)?!盎绎w煙滅”的如果是“檣櫓”,就是燒光了船;如果是“狂虜”“強虜”,則是燒光了人。我認為,蘇軾用的是“檣櫓”。
《三國志·周瑜傳》引《江表傳》云:赤壁之戰(zhàn)之后,曹操給孫權寫了封親筆信,信中寫道:“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很明了地寫了當時的事實,即在兩軍對壘、決戰(zhàn)之前,曹軍因北方人不服南方的氣候與水土,患了流行的瘟疫,嚴重損傷戰(zhàn)斗力,曹操只好主動把船燒掉,自動退兵了。因此讓周瑜博得了輕易獲勝的虛名。
蘇軾是個博覽群書、學養(yǎng)深厚的詩人,他不可能輕信燒死了八十三萬人馬的傳說,同時他也肯定讀到過曹操寫給孫權的這封信,所以他才在詞中使用“檣櫓”而不用“強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