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認為,人去世后到了“陰間”還可以像在“陽間”那樣生活,所以在下葬時往往要準備大量陪葬品,以供其在“陰間”使用。此外,人們還相信去世的先人在“另一個世界”能通過某種神力保佑“陽間”的子孫后代,所以厚葬去世的長輩就顯得更加有必要了。然而,先人能不能保佑子孫后代誰也無法證明,但古代那些大戶人家墓葬中豐厚的陪葬品卻成功吸引了盜墓賊的關注,越是豪華墓葬,打主意的人就越多。當然,誰也不希望自家的祖墳被人刨了,所以防盜墓工作就變得非常重要,那么古人是如何防盜墓的呢?
一、積沙墓
積沙墓顧名思義就是用沙子填充墓穴。普通的黃土很容易被盜墓賊挖開,可沙子容易流動,挖開下面的沙子,上面的又會自動流下來。早期的貴族大墓深達一、二十米,墓室上方填充著海量的沙子,盜墓賊想將沙子全部挖走顯然不現(xiàn)實,可不挖走沙子又無法深入墓穴。
為了盜取積沙墓中的陪葬品,盜墓賊想出了邊打盜洞邊用木板等物品加固盜洞四周的方法。這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擋沙子回填盜洞,但也存在著沙子壓垮防護木板,將盜墓賊全部埋入沙土中的風險。不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盜墓賊想要盜取墓中的財物,有時候也只能拼上老命了。
二、積石積沙墓
積石積沙墓是積沙墓的加強版,它在積沙墓的基礎上加入了巨型石塊,盜墓賊在盜挖至墓穴較深處時,摻在沙子中的石頭就會因沙土松動而落下,將盜洞中的盜墓賊砸死。
河南上蔡的郭莊楚墓是積石積沙墓的典型代表。該墓周圍共有十幾個盜洞,其中最早的一個大約在戰(zhàn)國時期形成。然而郭莊楚墓出色的積石積沙設計讓盜墓賊屢次無功而返,因此該墓雖歷經(jīng)了兩千多年,但主墓室仍保存完好。2005年,河南省考古人員對該墓進行搶救發(fā)掘,從主墓室中出土了青銅器物1000余件、玉器200余件,以及少量陶器。
三、設疑冢
曹操是盜墓界的祖師爺級人物,所以他深知防盜不易。因此為了防止自己死后陵寢被人盜挖,他在鄴城外設立了七十二個疑冢,只有一個是真的,其他七十一個都是空冢。盜墓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任何一個盜墓賊都難以接受費盡心力卻挖到一座空墓的結果。所以盡管有很多人對曹操墓感興趣,但一想到七十二疑冢就足以讓大家望而卻步了。
此外,除了像曹操這樣通過障眼法迷惑盜墓賊外,還有另一種疑冢方式就是在真正的墓葬中造假。比如上文提到的上蔡郭莊楚墓不僅用了積石積沙的防盜措施,墓主人還在墓室上方的沙土層中放置了空的棺槨。即便盜墓賊費盡心機挖到這里,一看是空的棺槨,自然以為這座墓葬已被人盜過,大概率就會一邊罵娘,一邊收工走人了。難怪有人開玩笑說盜墓賊走過最長的路就是上蔡郭莊楚墓的套路。
四、鐵汁灌縫,石鐵封門
有些陵墓不起墳丘,而是直接在山壁上開鑿墓室,如漢文帝的霸陵、唐高宗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這種陵寢只要找不到墓道口,那盜墓賊就算人數(shù)眾多也無可奈何,總不能為了盜墓而把整座山給移掉吧。同理,一旦墓道口被找到,那整座陵寢就無險可守了。所以這種山陵的主要防盜措施為兩種:一是隱藏好墓道口的位置(廢話);二是在通向墓室的墓道上用鐵汁灌縫,石鐵封門。
據(jù)現(xiàn)有考古資料顯示,乾陵墓道呈斜坡形,全長63.1米。其中墓道塹壕深17米,全部用長1.25米,寬0.4至0.6米的大型石條填塞。石條由南往北順坡層疊扣砌,共39層,累計約8000余塊。石條之間用燕尾形細腰鐵栓板拉固,上下之間鑿洞用鐵棍貫穿。石條縫隙以熔化錫鐵汁灌注,待鐵汁冷卻凝固就和石條完全融合到了一起。如此強度的石鐵封門別說古人無可奈何,就算動用現(xiàn)代大型機械進行挖掘,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乾陵至今安然無恙,很大程度上也是當年防盜措施做到位的緣故。
以上就是古代貴族大墓的普遍防盜墓措施。至于電影、電視劇中那些神乎其神的機關墓、毒氣墓,其實都是后人腦補出來的。比如電影中的盜墓賊因觸動機關而引發(fā)巨石滾落,這就是積石積沙墓的藝術加工結果。至于盜墓賊在盜墓時因吸入毒氣受傷甚至身亡的現(xiàn)象也不是古人在墓葬中下毒(古人不懂生物學、化學,壓根不具備這技術),而是長期封閉狀態(tài)導致墓葬中的有機物質(zhì)發(fā)生變化,從而產(chǎn)生了有毒物質(zhì)。當然,秦始皇陵中灌注了大量水銀是真的,但秦始皇的本意是以水銀為江河大海,而不是打算通過水銀揮發(fā)所產(chǎn)生的有毒氣體來消滅盜墓賊。更何況水銀雖然含劇毒,但卻是慢性毒物,并不適合在很短時間內(nèi)毒死盜墓賊。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