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我們的行程是參觀西安市內(nèi)著名的景點--大雁塔、小雁塔、西安城墻及市內(nèi)景點。今天老天有點不給力,淅淅瀝瀝地下起了秋雨。我們到大雁塔時雨下得正大。大雁塔門票30元,65歲以上老人免票。
大慈恩寺建于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唐高宗李治為太子時,為報答生母文德皇后的慈恩,奏請?zhí)陔方ǚ鹚?,賜名“慈恩寺”。寺建成之初,迎請高僧玄奘擔任上座法師,玄奘于此創(chuàng)立了大乘佛教慈恩宗,此寺就成了中國大乘佛教的圣地。顯慶元年(656年),唐高宗御書《大慈恩寺碑記》,從此寺名稱為“大慈恩寺”。由于高僧玄奘主持該寺,故此寺地位、名聲大大提高。加之寺內(nèi)多植名貴花草,如牡丹、芍藥等,因而常有不少王公貴族到寺院進香賞花,甚是熱鬧。唐末戰(zhàn)亂時,寺院損毀。今天的大慈恩寺是當時寺院的西園,為明末清初所重建。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春,玄奘奏請建造雁塔,到十月建成。初時塔為五層,磚表土心。公元701-704年,武則天長安年間重修時改建為七層樓閣式磚塔,一直保存至今。該塔是為保存從印度取回的貝多羅樹葉梵文經(jīng)而建的,并葬有舍利子萬余顆。據(jù)說塔名的來歷是這樣的:大雁塔是玄奘仿照印度的雁塔而建,故沿襲印度塔之原名。塔名前加一“大”字是代表大乘佛教的意思。
“雁塔題名”始于唐代。當時每次科舉考試之后,新科進士除了戴花騎馬遍游長安之外,還要雁塔登高,留詩題名,象征由此步步高升,平步青云。這在當時是很高的榮譽。唐代偉大詩人白居易考中進士后,登上雁塔,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表達他少年得志的喜悅。到了明代,長安雖已不是國都,但當?shù)氐奈娜藢W士追慕唐代雁塔題名的韻事,在每次鄉(xiāng)試(相當于省級考試)結束后,考中的舉人都要相攜登塔,題詩留名。直到現(xiàn)在,大雁塔有的門楣和石框上還有前人的部分題詩留存。
大雁塔.大慈恩寺是西安市的標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游客的必到之地。登上塔頂,憑欄遠眺,長安風貌盡收眼底。目前,登大雁塔只開放5層。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塔身呈方形錐體,具有中國傳統(tǒng)建筑藝術的風格。塔高64米,共七層,塔身用磚砌成,內(nèi)有樓梯盤旋而上。每層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憑欄遠眺,長安風貌盡收眼底。塔的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楣上有精美的線刻佛像,相傳出自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塔底層南門兩邊立有碑石,左邊的是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撰文、大書法家褚遂良手書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右邊的是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手書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記》碑,這兩塊碑石是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十月由玄奘親手豎立于此的,至今保存完好。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畫家吳道子、王維等曾為慈恩寺作過不少壁畫,可惜早已湮沒在歷史中。但大雁塔下四門洞的石門楣、門框上,卻還保留著精美的唐代線刻畫。
小雁塔
小雁塔與大雁塔東西相向,是唐代京師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地標。小雁塔在唐、宋朝時期一直叫“薦福寺塔”,“小雁塔”之名和“大雁塔”有關。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朝廷資助在長安大慈恩寺西院建造用于安置玄奘由印度帶回經(jīng)籍的佛塔,此塔名雁塔。唐中宗景龍元年(707年),由皇宮中的宮人集資、著名的道岸律師在薦福寺主持營造了一座較小的佛塔。后來,為了區(qū)別兩塔,慈恩寺塔名為“大雁塔”,而薦福寺塔外形似雁塔又小于大雁塔,故名“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
小雁塔是密檐式磚結構佛塔,由地宮、基座、塔身、塔檐等部分構成,塔身為四方形,青磚結構。原為15級,約45米高,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大地震時,塔頂被毀掉兩層,現(xiàn)存13層。1989年測定塔的總高度是43.395米,底邊長11.38米,高與底邊的比例是100:26。
在漫長歷史歲月中,小雁塔經(jīng)歷無數(shù)風云故事,而最有名的即為“三離三合”。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陜西發(fā)生6級大地震,小雁塔塔身自上而下被震裂了一條一尺多寬的縫。然而時隔34年,在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又一次大地震中,裂縫在一夜之間又合攏了。人們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攏叫“神合”。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九月,一位名叫王鶴的京官回鄉(xiāng)途中夜宿小雁塔。聽了目睹過這次“神合”的堪廣和尚講的這段奇事后,驚異萬分,把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門楣上。在小雁塔門楣刻石上記敘:“明成化末,長安地震,塔自頂至足,中裂尺許,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見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br>此后在明嘉靖三十四年,小雁塔因華縣大地震“塔裂為二”,嘉靖四十二年復震,“塔合無痕”;康熙辛未“塔又裂”,“辛丑復合”。對于一座磚塔而言,經(jīng)過數(shù)次地震開裂而不倒塌,反能自然復合,也確是一件奇事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修復小雁塔時,才發(fā)現(xiàn)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古代能工巧匠根據(jù)西安地質(zhì)情況特地將塔基用夯土筑成一個半圓球體,受震后壓力均勻分散,這樣小雁塔就象“不倒翁”一樣,雖歷經(jīng)數(shù)十次地震,仍屹立不倒,令人嘆服古代能工巧匠高超的建筑技藝。
,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廣義的西安城墻包括西安唐城墻和西安明城墻,但一般特指狹義上的西安明城墻。
西安明城墻位于西安市中心區(qū),墻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輪廓呈封閉的長方形,周長13.74千米。城墻內(nèi)人們習慣稱為古城區(qū),面積11.32平方千米,著名的西安鐘鼓樓就位于古城區(qū)中心?,F(xiàn)存城墻為明代建筑,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政策指導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當時是西安的府城。明太祖朱元璋將次子朱樉冊封為秦王,藩封、府治同在一城,因而城池規(guī)模宏大堅固,再加上后來明清屢次修葺、增建,至今保存完好。
西安城墻主城門有四座:長樂門(東門),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這四座城門也是古城墻的原有城門。從民國開始為方便出入古城區(qū),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門,至今西安城墻已有城門18座。
1961年3月4日,西安城墻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城墻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創(chuàng)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數(shù)目最大的一座藝術寶庫,陳列有從漢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千多塊。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內(nèi)容豐富,它既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又匯集了古代的文獻典籍和石刻圖案;記述了我國文化發(fā)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實,因而馳名中外。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jīng)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唐代人所稱的石經(jīng),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書寫的和公元837年刻成的。
唐玄宗的《石臺孝經(jīng)碑》
孔廟
西安孔廟唐時在尚書省西隅國子監(jiān)附近。宋代幾經(jīng)搬遷,崇寧二年(1103年)虞策將文廟、府學最終遷建于“府城之東南隅”,即西安碑林博物館現(xiàn)址。保存至今的照壁、牌坊、欞星門、華表、戟門、碑亭、兩廡多為明清建筑。
廣仁寺
西安廣仁寺位于西安明城墻內(nèi)西北角,為中國唯一綠度母主道場,也是陜西地區(qū)唯一的一座藏傳格魯派寺院,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玄燁皇帝來陜西巡視時,撥??铍方ā?br>廣仁寺是包括達賴和班禪等西北和康藏一帶大喇嘛進京朝覲路過陜西的行宮,因此又稱“喇嘛寺”。寺院內(nèi)供奉有世界上僅有的兩尊佛祖十二歲等身像之一、陜西省境內(nèi)最大的千手觀音,擁有中國唯一的精品千佛殿,同時也是文成公主在長安的奉地。
西安都城隍廟
西安城隍廟是天下三大“都城隍廟”之一,與北京、南京城隍廟齊名,位于西安市西大街大學習巷東側,占地約11024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466平方米。 道教宮觀,正式名稱為“都城隍廟”。 明洪武二十年(1387)創(chuàng)建于西安東城門內(nèi)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2)移建于今址。清雍正元年(1723)毀于大火,川陜總督年羹堯于同年重修。據(jù)史志記載,西安都城隍廟建筑規(guī)模宏大,全國各地城隍廟罕有其比。
城隍廟的大牌樓是明清風格的仿古建筑,氣勢軒昂,建筑工藝令人贊嘆。門牌樓高14.5米,寬32米,巨型粗大的紅色門柱四周加撐12根輔柱。重檐歇前帶歇山卷棚式屋頂,五架梁結構。屋面為五脊六獸,正中有三行,垂脊兩側各兩行,四翼角覆蓋筒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