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方■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嘔吐頻作或食入即吐 下利(胃熱脾寒) 消化性潰瘍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干姜9g黃芩9g黃連9g人參9g
功效:清上溫下,辛開苦降。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 :芩連若寒藉姜開,濟以人參絕妙哉,四物平行各三兩,諸凡拒格此方開。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寒熱格拒證(上熱被下寒格拒,脾胃升降失常)
⑴臨床癥狀:食入口即吐,謂之寒格;更復吐下,則重虛而死,是更逆吐下。
⑵病機辨證:本病屬于“格拒”,也就是說,“下寒”所致的脾氣不升“格拒”了“上熱”所致的“胃氣不降”,所以臨床上出現(xiàn)了嘔吐、下利。飲食入口即吐,說明胃內熱盛,胃氣上逆明顯,這也是臨床辯證“上熱”的重要依據。
⑶審證要點:食入口即吐,胃熱氣逆,脈沉細乏力,屬于脾陽不足,脾胃虛寒所致“下利”,又外感風寒,而在臨床上又“誤吐”或“誤下”,導致了脾胃進一步受損,脾氣升清功能更減,胃氣上逆更加明顯,出現(xiàn)了“寒格”證。
⑷處方用藥:《傷寒論》厥陰篇359條:“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
⑸西醫(yī)辨?。嚎梢灾委熛到y(tǒng)疾病。
⑹使用禁忌:脾胃陰虛證,慎用本方。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嘔吐~食入即吐
莊某某,女,46歲,居美國紐約,10月13日月經至,進食即吐3日,喝水亦吐,每日20余次。西醫(yī)診斷,以病毒感染用藥無效。16日微信求診,舌苔底色白,舌中間略黃膩。齒痕舌。此寒熱格拒之上熱下寒證。處方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如下:
干姜30克、黃芩30克、黃連30克、黨參60克。水煎服,3劑。
患者開車20分鐘,至本地開業(yè)多年老藥房拿藥代煎,等待1個半小時,出藥。服藥后,約半小時,又吐,自覺湯藥未全吐;以往,喝水兩口,自覺吐出三口。隔日 嘔吐漸少,有五六次每日,略能安睡。3劑藥服完,不再惡心嘔吐,胃脘輕松許多,感覺體力漸恢復,能喝白粥。
【原文】傷寒,本自寒下,醫(y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359)
【方藥】干姜黃芩黃連人參各三兩。
【煎服】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醫(yī)者按】:王太仆曰:“食入即吐,是有火也。”,《長沙方歌括》有:“芩連苦降借姜開,濟以人參絕妙哉,四物平行各三兩,諸凡格拒次方該?!标愋迗@曰:“若湯水不得入口,去干姜,加生姜汁少許徐徐呷之,以此少變古法,屢驗?!?/span>
本證胃熱腸寒,寒熱格拒,芩連苦寒清上熱,干姜辛溫以祛下寒,佐以黨參補益中氣,清熱祛寒之藥各得其所,效用顯著。古賢誠不我欺!
胰臟癌的主力處方: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旋復花代赭石加干姜吳茱萸湯;厚樸半夏人參甘草干姜湯、通脈四逆湯、葛芩...
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寒格痛吃不下吃則吐;
旋復花代赭石加干姜吳茱萸湯:能吃下惡心吐酸;
厚樸半夏人參甘草干姜湯:腹脹,寒濕加炮附白術茯苓;
通脈四逆湯:寒利嚴重;
四種熱利:葛芩連湯熱利加表癥,黃芩湯熱利腹痛,黃連湯熱利寒熱并存,白頭翁湯純熱利下重;
01條辨三七四:傷寒,本自寒下,醫(y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者,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
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方
干姜,黃連,黃芩,人參,各三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胰臟癌的主力處方,非常重要的處方,癥為:東西吃不下,吐,寒格在中間,吃了就吐。
干姜熱藥,溫中;黃芩、黃連為寒涼藥,去熱;人參補藥,補吐下所傷腸胃津液。
胰臟癌的另一主力處方:旋復花代赭石湯,加減干姜吳茱萸。
(1)旋復花3錢,代赭石3錢,干姜3錢,吳茱萸3錢。
(2)用于病人惡心嚴重,吐酸,胃酸很盛。
胰臟癌兩主力處方對比:
(1)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用于中隔非常痛,東西已經吃不下,吃入即吐,沒有吐酸。
(2)旋復花代赭石加干姜吳茱萸湯:用于能吃下東西,但會嘔酸。
(3)兩方用后,一周,會大下,大便黑色,下完則痛去,胃口恢復。99%的胰臟癌用此二處方,可救回來。
胰臟癌末期,有的出現(xiàn)往來寒熱,惡心,為小柴胡湯證,用小柴胡湯。
喝咖啡會導致胰臟癌,已經得病的喝咖啡會加速病進和死期。
患胰臟癌,中醫(yī)治愈后,能吃能喝能睡能拉,精神好,黃色退,大小便正常。癌細胞可能還在,但不會影響身體,不要去刺激它。
寒格:所有癌癥都是寒、陰實,寒隔在脾胃中間即胰臟。
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可根據癥狀加減。例如,有點怕風,加桂枝湯,項強加葛根湯,皮膚癢加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非胰臟癌,出現(xiàn)此二主力處方的癥狀,也可用該方。都屬于寒格。
02條辨三七五: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
厥陰篇,都在講下利?;魜y、瘧疾都屬于下利,下利若不能止,也會死。
厥陰:肝有問題,熱要出來,一定會進入大腸,出現(xiàn)下利。
微熱而渴,代表津液要回頭,胃氣要回來,一點點熱回來,渴喝點水,自己會痊愈。
03條辨三七六:下利,脈緩,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復緊,為未解。
下利,微熱回來,胃口開,不用治,稀飯養(yǎng)回來,胃氣慢慢恢復。
若脈又變緊,為未解。
正常人七分飽,生病時五分飽,以養(yǎng)胃氣。
胃氣長存,手腳溫熱,則長壽。
04條辨三七七: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下利,手足冰冷,沒有脈,灸也不溫,脈回不來,微喘,為陽要絕,死癥。里寒太盛。
臉色:青黃、暗黃,暗的不反光,為死色。無病突然出現(xiàn)死色,為災色。
05條辨三七八: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少陽脈在太溪(腎脈),趺陽脈在腳背(胃脈、沖陽脈),太溪脈小于沖陽脈為正常。
少陰為陰,沖陽為陽。
06條辨三七九:下利,寸脈反浮數(shù),尺中自濇者,必圊(qīng,廁所)膿血。
正常人,寸脈為陽,脈小,尺脈為陰,脈大,若此寸脈浮上來,則里面胸陽不夠,大便出血。
大便出血不一定為肝癌或大腸炎,食物為血之源頭,食物消化后變?yōu)檠?,里陽不夠,大便會有血?/p>
精(男子射精)中帶血:射精帶血不痛為寒,痛為有性病。精的前身為血,精宮位于小腸與膀胱中間,若小腸熱不夠,陽虛,則血不能蒸化為白色的精子,故精中帶血。
07條辨三八〇: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下利清谷,吃什么拉什么,里寒,不可攻表。攻表里寒會更盛,出現(xiàn)脹滿。
寒濕脹滿,沒便秘,用厚樸半夏人參甘草干姜湯。里面寒濕,加炮附子,白術茯苓利小便,排寒濕。
08條辨三八一: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shù)者,為欲自止,雖發(fā)熱,不死。
下利,脈沉為里,弦為寒,里寒,為寒利。
下利,包括了霍亂、瘧疾、厥陰寒熱并結等情況。
(1)若脈微弱數(shù),代表胃氣還在,不會有問題。
(2)若下利里虛時,陽脫(津液不足),脈洪大為脈證不合,危險。
(3)若手腳發(fā)熱,代表胃氣回來。
(4)下利,很多為死癥。
09條辨三八二: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谷者,病人病微厥,其面帶陽,下虛故也。
遲脈,為里寒,脈沉遲、細小,都代表里寒。
臉上紅,微熱:陽氣被里寒逼出來。
下利清谷:下焦太虛,用干姜附子湯。里虛很盛,可用生附。
10條辨三八三:下利,脈數(shù)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圊(qīng,廁所)膿血。
脈數(shù)而渴,代表里熱,照理說熱癥可自愈。若沒有自愈,則熱從大便排出,即大便膿血。
厥陰證下利,寒熱都會有。厥陰證的主要癥狀是手腳冰冷。
11條辨三八四:下利后,脈絕,手足厥冷,睟(su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下利以后,脈沒有了,手腳冰冷,24小時脈又回來,手足溫熱,代表胃氣回來,不會死。
一天后脈不回來,危險。
12條辨三八五:傷寒,下利日十余行,脈反實者,死。
脈證不合,危險。
下利是,脈應該很微很細,若反而洪大為陽要絕。陰陽不合,即脈證不合。
承氣湯用于便秘,脈為實,脈證合。
13條辨三八六: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下利清谷,大便有沒消化的蔬菜、米飯等拉出來。
寒利,嚴重時用通脈四逆湯。
表里不通,里寒外熱,用通脈四逆湯。
14條辨三八七: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四種熱利處方
(1)葛芩連湯:熱利+太陽表證。
(2)黃芩湯:熱利+肚子疼。
(3)黃連湯:熱利+寒熱并結,有寒證也有熱證。
(4)白頭翁湯:純熱利,下重,一天十幾次,肛門痛,上完廁所還想再去。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二兩,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
此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白頭翁湯
(1)白頭翁2錢,黃連、黃柏、秦皮各3錢。
(2)秦皮:很好的止利藥,能潤腸。
(3)黃連入胃,黃柏入腸,清不同地方的熱。(黃芩入上焦)
(4)早晚各服一碗。
病人癥狀交錯,用復方。
(1)病人一天下利十幾次,有2、3天為純熱利,大便臭,有1天下利時血便混合,有時無血。用桃花湯+白頭翁湯復方(兩個處方合并在一起使用)。
(2)瘧疾:有時下利清谷,有時熱利。通脈四逆湯或干姜附子湯,白頭翁湯交替使用,或使用復方。
傷寒論55遺漏條辨:
15條辨三五七(補):傷寒發(fā)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其后比便膿血。
發(fā)熱四天,冷三天,熱多冷少,有發(fā)熱四天,為生。冷多人少為死。
用熱藥是對的,不用、少用寒藥。用生附、硫磺,可放心大膽用,硫磺有毒,即熱毒,吃下去熱而已。
16條辨三五八(補):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寒由四天變?yōu)槲逄欤酂嵘?,為陽退病進。
寒熱天數(shù)同等最好,可作為處方中病的標準。熱三寒七用藥后變?yōu)闊崞吆撸瑸橹胁?,不變處方,繼續(xù)服用,直到有一天半夜餓,胃氣恢復為止,愈。雖然癌細胞在,不動之即可。
肝癌后期為的癥狀為肚子很大,坐著等死。
17條辨三五九(補):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里陰寒很盛,陽要絕時出現(xiàn)此現(xiàn)象,可灸期門、章門(五臟會穴),若還是寒厥,為死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