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讀的書是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每次讀《我們仨》,落淚不知幾次。書中寫生死離別的字里行間,我感受到了楊絳與錢鐘書之間濃濃的真情。這真情,感動著我,也引起我對生死的思考。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書中寫道,楊絳總是夢到鐘書突然消失,自己到處找,卻怎么也找不到。這種凄凄惶惶的心情,正是源自她對鐘書的牽掛與不舍:害怕兩人中一人突然的、永遠的離開。鐘書踏上汽車一去不回,她心中有強烈的不安,責怪自己“怎么能讓鐘書坐上一輛不知來路的汽車,開往不知哪里去呢”。得知鐘書消息后,她不顧自己“病后剛能獨立行走”的身體,跟女兒一步步走上古驛道,跟鐘書相聚。并忍受著身體的勞累,每天往返于鐘書的船與自己住的客棧之間。
在書中我感受到了楊絳的害怕,牽掛,依戀,心疼,不舍,無助,茫然……面對即將到來的天人永隔,唯一能做的,就是兩個人爭分奪秒的相守吧。世間生死不由我們做主,我們所留戀的,終究一樣都帶不走。在強大的時間面前,舍不得,最無可奈何。但是,我們又如何能舍得?自己至親至愛的人啊,那種看著你生生逝去的痛,我們怎么承受?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然而,錢鐘書對楊絳的牽掛與不舍,尤甚。女兒去世后,夫婦兩人都很悲痛,楊絳卻能感受到“他黯然看著我”“他心上不僅痛惜圓圓,也在可憐我”。他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會走呀!現(xiàn)在女兒先走了,自己再走了,以后誰來陪楊絳呢?要她一個人生生承受兩個至親之人離去的痛楚,雙倍的痛苦啊,自己怎么放心得下?
第一次船上相會時,鐘書曾問:“絳,還做夢嗎?”直到他去世后,楊絳才明白,他記得楊絳做過的夢,記得楊絳曾怪他忽然就走了,“他現(xiàn)在故意慢慢兒走,讓我一程一程送,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里長夢”。這大概是愛人能為對方做的最后一件事吧?怕你接受不了突然的生死永別,我選擇一點一點耗盡自己的心力,讓自己的生命消逝的慢些,再慢些……
“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惫湃碎L亭送別,送完一亭又一亭,尚覺離別意不盡。如今這樣的生死離別,送多遠才會意盡?
如果有一天,我們終究會生死分別,我愿意在那天到來之前,我們把每天都過得像一個世紀那樣豐滿。
讀書,能看到世間的真理。讀《我們仨》,能讓你看清自己人生的取舍。生死有命,你會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什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