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陳永正先生在學而優(yōu)書店談詩詞的解讀與寫作。消息甫出即收到極大反響,活動當天座無虛席,后來的聽眾站到了門外,俯仰皆可見攜紙筆認真記錄的人。陳永正先生書法造詣頗深,此次活動更帶來了自己的筆墨,為讀者簽名。 本文根據(jù)陳永正先生現(xiàn)場所述內(nèi)容,提煉整理而成。
主講人 陳永正
字止水,號沚齋,1941年12月生,廣東茂名人。著名文獻學家,詩人,書法家。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廣東省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著有《沚齋叢稿》、《嶺南詩歌研究》等,編校整理有《山谷詩注續(xù)補》、《王國維詩詞箋注》、《李商隱詩選》、《黃庭堅詩選》、《黃仲則詩選》等古典詩詞箋注本及選注本二十馀種。
主持人 黃仕忠
1960年生,浙江諸暨人?,F(xiàn)為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古文獻研究所所長,教育部特聘教授。主要從事戲曲及俗文學文獻的整理和研究。
“有用”與“無用”
所謂現(xiàn)代之學與古典之學之分,馮友蘭先生在他的《中國哲學史》上面講這個問題已經(jīng)講得很透徹?,F(xiàn)代之學是全新的,尤其是近百年前的中國以后,對中國的學術影響非常大,當然是有非常好的一方面的影響。但是古典之學被壓抑,甚至于逐漸消亡,令人非常遺憾。這說明當代人拿一本書來看就老是問:我讀了這本書,有沒有用?莊子說“無用”,一棵大樹之所以保持千年,是由于它沒用,無人砍伐。現(xiàn)在的書法衍變?yōu)闀ㄋ囆g,成為有用之學了,可以賣錢,那寫詩還能賣錢嗎?所以陳永正先生現(xiàn)在還很敬佩詩人,他提到在座有一位何先生,是廣東的杰出詩人,也是杰出醫(yī)生,他寫詩沒有目的,就只是因為喜歡。如果我們對學問也是這種態(tài)度,喜歡它,入迷了,就感到好,并不是要有用才感到好。
如何讀詩
怎樣辨別一首詩是好還是壞呢?古人講才、學、識,這三者非常重要。才是天生的;學問是努力去學的;詩意,非常重要。怎么樣培養(yǎng)詩意?首先自己天賦如何?更重要的學問就藏其之內(nèi)??春芏嘁涣鞯臇|西,慢慢提高提高詩意。那我們普通人怎么辦,詩意還不夠怎么辦?培養(yǎng)。很多人往往拿一首詩看一遍,看注解,看翻譯,這樣是錯誤的。好的、正確的做法是拿一首詩反復讀、天天讀、一遍又一遍地讀,感受與古人默默相對。
陳永正先生還提醒大家,書不光是要看,古人不是說看書,是讀書。在詩歌來說,朗讀還是不夠,最好還是能夠頌、吟、歌,要誦讀,一邊吟誦,一邊領會節(jié)奏,聲律的高低。吟誦兩三次,短詩就可以背誦了;長的,吟誦七八次,也可以背誦了,這就是一輩子的事情。吟誦,最好用家鄉(xiāng)話,湖南人用湖南話,廣州人用廣州話,這樣更了解詩歌聲律的變化,很有好處。
如何學詩
陳永正認為如果光是看文學史、看選本,尤其對大學生、研究生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須把真真正正的文本拿出來,認真讀文本??炊鸥?、李白,看完之后如何能證明自己讀懂這首詩?能否譯出來?不要看別人怎么翻譯,自己譯出來以后再與專家的對一對,找差距,就可以知道大學者的譯跟自己的譯有什么不一樣。不看注解,不看翻譯、白文,這樣長期地訓練,就可以知道怎么讀一首詩。陳永正先生的著作里面有一章是今譯的,但他本人對今譯基本上是持否定態(tài)度,也即詩歌是不能譯的,一譯,就完蛋了。但是讀詩的時候不可不譯。
學會選擇讀本也很重要,陳永正先生教第一屆研究生的時候提出了幾個要求:看的文本不能是簡體的;要看線裝的;要看沒有標點符號的。魯迅先生說,一個標點符號,就可以把你的學問全部牽連出來。所以這是一個很難的學問。
詩的解讀
怎樣解讀一首詩呢?陳永正先生在自己的書中將詩歌分為三個含義:第一,字面上的意義,淺層的意義,每一個讀書人都必須要準確無誤地了解這首詩在表面上是講什么,這是最基本的要求。第二,言外之意,也即詩人寫詩時運用的手法,將詩歌的真意掩蓋起來。如果沒有很深的研究、了解,無法明白言外之意;言外之意可以慢慢去做,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言內(nèi)之意,尤其是初學者。
“言外之意”基本上由學者去解決,但每一個人都可以猜一猜詩人這首詩里面有什么言外之意,能夠把詩歌里面的言外之意解讀出來,那才是真正讀懂這首詩。陳永正書中談到的,除了詩人的生平、履歷、交友、寫作背景,還有時代、詩人的一貫寫作風格、習慣手法,都要盡可能去了解。袁行霈先生將其歸結為“宣示義”、“啟示義”,陳永正先生覺得不太準確,“言外之意”不光是啟示?!皢⑹玖x”其實包括陳永正書里所說的第三種含義:象外之意。詩人將心中所想寫了出來,啟發(fā)讀者,讓讀者想象某一個意境出來。讀詩,能夠解讀言內(nèi)之意、言外之意就夠了,怎么啟發(fā)你,那是個人的事情。陳永正先生還特別提醒,解詩的時候千萬不要象外之意過分解讀,會誤導讀者。
詩的創(chuàng)作
寫詩就用寫詩方法去寫。古人是用什么方法?通過實踐。十多年前陳永正先生在中大講課時說到,詩人是不能培養(yǎng)的,是石頭里蹦出來的。但是成為一個會寫詩的人,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按照規(guī)矩就可以。這一點在陳的《詩注要義》里面也講了很多,陳永正先生寫這本書的目的最初是因為講義,詩歌注釋學講義,下冊前半部基本上是講義的內(nèi)容,上冊則完全是其個人研究的心得。
寫詩要和韻,和古人韻,模仿它,每一句、每個詞都模仿。在新文學家看來這是大逆不道,胡適先生在“八不主義”里面就提出模仿是不行的,應該寫新的東西,寫心得、寫個性、寫感情。對此陳永正先生說“寫詩跟寫書法一樣,記住,沒有通過模仿階段,永遠是門外漢,門外看。一個是門外漢,一個是門外看。”
很多人以為自己沒有模仿,其實還是模仿了,一定有一個學習對象,不模仿進不了門。對此陳永正先生表示模仿很簡單,參照《紅樓夢》林黛玉小姐教香菱就夠了。香菱想學詩,林黛玉指示她,最好先學五律。陳永正先生自己就是學五律,在年輕的時候學很多詩,初中的時候就開始學舊詩,學七絕,學幾百篇七絕,但到后來看來沒有一篇是像樣的。
陳永正:
記住,很多現(xiàn)在教人寫詩,都從七絕開始學,這個路子是絕對走不通的,但是天才可以例外。我現(xiàn)在不是跟天才說,是跟一般人說,寫詩,從絕句入門是入不了門的。為什么?很容易學,易學難精。無論怎么寫,先學對偶。
語言學家、語法學家往往寫不了好的詩,因為太精于語法。如果沒有詩性思維,就不要用當代人的白話文的思維去寫詩。現(xiàn)在很多人寫詩寫不好,主要是沒有改變思維方式,不懂得如何用詩歌的方式的思維。詩歌往往是非理性的,反邏輯的,或者是另外一套邏輯,這不是講幾句話可以講得完的。
陳永正先生提出,真正能夠寫得好的詩人,是用詩歌來思維,用古文來思維。寫詩還需要學古文,這很重要。很多古人本來不是詩人,勉勉強強寫一首詩出來,也寫得不好,包括很多大學者。但是古文不一樣,每個人都可以寫標準的、好的古文。光是從詩里面學詩是不夠的,一定要通過學習古文來模仿古人的筆法、句法,唐詩跟宋詩的區(qū)別之一就是宋詩里面很多是用古文的筆法寫的,陳永正先生自己的詩很多也是用古文寫的。因此要寫好的詩,不光是要讀書,還要多讀古文。
陳永正:
怎么樣才能寫出好詩?詩歌跟書法一樣,寫詩,要臨帖,臨帖非常重要。書法家不臨帖,永遠成不了真正的書法家。寫詩,不臨帖,永遠成不了詩人。怎么臨帖?拿著杜甫、李白、白居易、黃庭堅的作品、古人的詩歌,去模仿他。沒有通過模仿階段的人寫詩,是永遠進不了門。這句話講出來,得罪好多人。我個人來說,詩歌模仿好多人,十多二十個家,都模仿過,書法也是模仿很多家。如果你不模仿,永遠是門外漢。寫詩跟書法一樣,臨帖很重要,拿出李白的、杜甫的、黃庭堅的、李商隱的好詩,一首一首、一句一句,逐句模仿。通過模仿,不出兩三個月,你就可以寫出一首比較好的詩了。
▲讀者排隊簽售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