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gè)“甘”字就當(dāng)“甜”講。甲骨文①的外形是個(gè)“口”,當(dāng)中的一小橫是指事符號(hào),也就是指著舌頭所在的地方,表示這里最知道甜。所以“甘”字是個(gè)指事字。小篆②像甲骨文的形體??瑫垡才c甲骨文形體相似。
“甘”當(dāng)“甜”講是它的本義?!疤稹弊志褪莻€(gè)會(huì)意字,右邊是知道味道的“舌”,左邊是“甘”,這就成了“甜”?!案省背恕疤稹边@個(gè)本義之外,又可引申出凡“美味”均能稱為“甘”,如《韓非子·外儲(chǔ)說右上》:“甘肥周于堂。”意思是:美味佳肴擺滿堂上。從味道的甘美,又能引申為語言的“甜”,如《左傳·昭公十一年》:“今幣重而言甘,誘我也。”就是說:現(xiàn)在用很多的錢和甜言蜜語來引誘我。后來又引申為“甘心情愿”的意思,如龔自珍《病梅館記》:“甘受詬厲。”是心甘情愿受斥罵的意思。
請(qǐng)注意:“甘”與“旨”是不同的。在先秦,“甘”字除代表“甜”以外,還泛指“美味”。而“旨”只代表一般美味及好吃的東西。有時(shí)“甘旨”連用,是指美好的食品,如《韓詩外傳》:“鼻欲嗅芬香,口欲嗜甘旨。”
——左民安《細(xì)說漢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