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道”,是道家鼻祖老子哲學的核心概念。
而在《道德經(jīng)》(《老子》)中,還有一個與“道”密切相關的重要概念,這就是“一”。
如《道德經(jīng)》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p>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p>
等等。
那么,“一”和“道”是什么關系呢?
有的學者認為,《老子》中的“一”,很多時候具備了“道”的意義,甚至等同于“道”。
例如,上引《老子》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句中的“一”,就等同于“道”。
那為什么老子不直接說“天得道以清,地得道以寧”呢?
這是因為,“‘一’突出了世界總根源和總根據(jù)的統(tǒng)一、惟一的特點,這個特點用‘道’這個符號是表達不出來的,所以用‘一’字有其必要和新義。”(劉笑敢《老子古今》)
其實,老子自己就說過,“道”這個稱呼也只是不得已而用之(“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因此在不同的情形下,老子當然可以使用不同的概念來表示“道”,比如“一”,還有“有生于無”中的“無”。
可是,老子也說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呀,如果“一”等同于“道”,又怎么解釋“道生一”呢?
對此,有學者指出:“《老子》上的所謂‘一’,嚴格地說,是‘無’的、即是‘道’的次一級的概念,所以他才說‘道生一’。但寬泛一點說,則‘一’是形容道的無分別相,所以‘一’便是道?!保ㄐ鞆陀^《中國人性論史》)
也有學者認為,應該嚴格按照《老子》的文本來分析這一問題。
比如上引《老子》第十四章“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句,有學者認為“其”指代的是前面的“一”(“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而“上”、“下”皆為時間概念。
這樣,“‘一’的上邊不明(不皦)的、看不清楚的,是指的道;‘一’下邊不昧的、清清楚楚的,當然是指的萬物。那么介于‘道’和‘萬物’之間的‘一’,就是‘道生一’之‘一’,也就是‘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之‘有’?!保ü砰Α⒅苡ⅰ独献油ā罚?/p>
也就是說,“一”為“道”所生,是比“道”低一層級的概念;但“一”也是萬物產(chǎn)生的起源,是“道”產(chǎn)生世界的原初階段。
那么,“一”究竟是等同于“道”的概念,還是比“道”低一層級的概念呢?
也有學者融合二者后認為——
從宇宙本體論的角度來講,“一”等同于“道”,是宇宙發(fā)生、發(fā)展和萬物存在的終極依據(jù);
從宇宙生成論的角度來講,“一”是“道”產(chǎn)生世界萬物的原初階段,可以指代“混沌”(即陰陽未分之氣)或者“無極”。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