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神阿Q,其實就是當被人欺負,又不能像戰(zhàn)斗民族那樣"一旦被人欺負,瞬間就要出手"的時候,不能自卑、生悶氣,活活把自己氣死,只能自己安慰自己。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找出自己先輩曾經欺負過對方的先例,或者說對方曾經為人稱道的功績來掩飾自己的自卑,獲得活下去的勇氣。
然后臥薪嘗膽、忍辱負重、韜光養(yǎng)晦,以圖重振雄風、東山再起?;蛘呃^續(xù)沉淪,等待下一次被欺負的時候,抓住機會嘲笑別人。
比如當年日寇入侵我國的時候,汪氏就一味渲染敵人何其強大,軍隊多么有戰(zhàn)斗力,去自己滅自己的之氣,長別人威風,最后失去抵抗決心,投降敵寇,遺臭萬年。
眾所周知的是元朝軍隊在13世紀后期就兩次大舉入侵日本,比抗戰(zhàn)早了整整六個多世紀。
而且在明朝初年,朱元璋也曾經要打日本,要不是劉伯溫的苦苦阻攔,日本說不定那時候就并入中國版圖了。
日本跟中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歷史上兩國非常友好,日本千百年來把中國當做老師,虛心學習中國的文化、科技和軍事。
從漢代開始就有不少日本使者和學者千里迢迢,遠渡重洋來到中國,既增進兩國人民的了解,也傳播中華文化。
這個還真不是吹的,僅僅是在唐朝,日本派來的遣唐使就有19次,最終成行的有16次之多,平均每20年派出一次。
而且這個我們說的遣唐使并非是一個使者,而是一個龐大團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遣唐使團"。
這個使團其實更像是一個完整的行政機構,因為里面各種角色一應俱全,各種配置應有盡有,行政,雜役,監(jiān)管一樣不少。
確切地說,他們漂洋過海到中國來,不是為公費旅游,而是全心全意向中國"取經"。
由此可見,中日交流一直是以日本向中國學習為主,中國一直是日本的老師。
可是,日本經過千百年孜孜不倦的學習,終于強大起來了,不但不再虛心,而且也看不起昔日的老師了。
學生有出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很正常,學生忘了孝敬師傅的也不少,但是日本這個小學生竟然想欺負自己的恩師,打起非分之念。
十四世紀初,也就是強大的明朝建立不久,日本卻開始分離,進入跟中國五、六世紀相似的南北朝分裂時期,諸侯割據(jù)一方,天下大亂,混戰(zhàn)不止。
這時候,那些在內戰(zhàn)中沒有占到便宜的南朝封建主,就把目光對準海外,他們組織武士、商人和浪人跑到中國沿海地區(qū),對我沿海地區(qū)進行騷擾搶掠,這就是明史中所說的"倭寇"。
明初開始,最讓人頭大的就是倭寇之患,從遼東、山東到廣東漫長的海岸線上,到處都有倭寇的身影,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劣跡斑斑,犯下滔天罪行,沿海人民叫苦不迭。
"明初筑海上 16 城,籍民為兵,以防倭寇"(《明史紀事本末》卷 55《沿海倭亂》)。
由于朝廷的嚴密防范,倭寇的行動不得不有所收斂,不再那么肆無忌憚。
日本的猖獗不是無緣無故的,強大的元朝軍隊曾經想征服日本,在1274和1281年兩次大舉入侵日本,但都以失敗告終。元朝這事不多提,倒不是日本人挑釁,是忽必烈太有雄心,可惜兩場“神風”救了東洋人,元軍鎩羽而歸。
因此日本人覺得,那么強大的蒙古人對日本都無可奈何,孱弱的明朝更不會把日本怎么樣,所以他們才那么放肆。
事實上,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北方沒有平定,西南局勢也不穩(wěn),政權沒有達到鞏固程度,人心惶惶,可以說是百廢待興,根本沒有力量去保衛(wèi)沿海,更沒有實力去染指日本;所以日本根本就沒有對這個和尚建立的明朝正眼相看。
可朱元璋并沒有這么想,中國有句話叫勝者為王,英雄不問出處。我朱元璋雖然要過飯,也當過和尚,但無論如何我成就了霸業(yè),統(tǒng)一了中國,是英明偉大的大明洪武皇帝,就該四海來賀。
因此朱元璋就向日本派出一個叫楊載的使者,告訴日本統(tǒng)治者,大明建立了,你們應該向大明稱臣,灑家絕對不會虧待你們。
當時負責接待的,是日本南朝的權臣懷良親王,他嚴辭拒絕了明朝稱臣納貢的要求,并以明使無禮為由把主使楊載和副使吳文華扣押起來,最后還斬殺了五個人。
"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吾何懼哉。"
朱元璋是偉大的軍事家,也是非常英明的政治家,很有魄力的一個皇帝,得知消息怒發(fā)沖冠、龍顏大怒。
心說日本不就是一個小國,有什么了不起,咱家的軍隊比你們總人口都多,不把你們滅了,何以顯示大明國威?
可是朱元璋的一號智囊劉伯溫聽說之后,趕緊跑來苦苦相勸:陛下啊陛下,使不得、使不得。
朱元璋說:有什么使不得,稱霸歐亞,所向無敵的大元都被咱家滅了,小小東瀛算個啥。
一、出軍日本千里迢迢,路途遙遠,需要大量軍費,大明剛剛建立,需要大量資金搞戰(zhàn)后重建,征討日本就會影響恢復經濟,引起社會不穩(wěn)。
二、戰(zhàn)爭是要死人的,遠征日本更要付出大量傷亡。一旦這樣,百姓肯定接受不了,反戰(zhàn)浪潮會此起彼伏,大明就會失去人心,窮兵黷武不是什么好事。
三、日本雖然跟中國同文同種,但語言不通,日本民族又桀驁不馴。我們拿下日本不難,難的是征服人心。
四、占領之后要對日本進行管理,要付出高昂的管理成本。如果日本組成游擊隊進行抵抗,沒有十年二十年,局勢難以明朗,明朝軍隊陷入戰(zhàn)爭泥潭也未可知。一旦這樣,勢必影響到皇帝您的威望。
五、日本彈丸之地,拿下也沒有什么意義。而且日本地震頻發(fā),是苦寒危險之地,白送也沒有人要,吾皇英明,何必興師動眾去打一個沒有油水的國家?
的這番話有理有據(jù),朱元璋聽了連連點頭,于是就放棄了報復日本的想法。而且洪武皇帝還把日本列為不征之國,諄諄告誡后世子孫決不能恣意征討。
到了16世紀末,朱元璋的后代出了個萬歷,在1593年發(fā)動了抗倭援朝戰(zhàn)爭,明軍一度取得勝利,但最終也沒能達到戰(zhàn)爭目的,明軍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全部撤退至王京漢城。明神宗得報,下令將楊鎬革職回籍聽勘,內閣大學士張位因推薦楊鎬有誤,也遭到罷官處分。
《明史·日本傳》"秀吉死,諸倭揚帆盡歸,朝鮮患亦平。然自關白(秀吉)侵東國,前后七載,喪師數(shù)十萬,糜餉數(shù)百萬,中朝與朝鮮迄無勝算。至關白死,兵禍始休,諸倭亦皆退守島巢,東南稍有安枕之日。"
明軍兩次抗倭援朝戰(zhàn)爭興師動眾,勞民傷財,一無所獲,如果不是豐臣秀吉猝死,戰(zhàn)爭還真不知道打成什么樣子。把萬歷年的戰(zhàn)爭,當作特大勝利進行夸耀,倒也的確是略有些阿Q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