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說此人只適合做閑云野鶴,他的兒子曾紀澤說此人是個忠臣,慈禧也感慨這個人是個好人。這個人究竟是誰?
他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任駐外公使郭嵩燾。
他不僅經(jīng)歷了一個大家族由盛轉衰的歷史,同時也經(jīng)歷了一個王朝大時代的轉折。
郭嵩燾祖上世代經(jīng)商,在郭嵩燾曾祖父的時候,郭家在老家湘陰也成了有名的富戶,不說"鐘鳴鼎食"吧,但也達到了膏粱錦繡。
富不過三代,郭嵩燾的父親應該是沒有經(jīng)商才能,也可能是由于時運不濟,家中的生意在他手中可謂是一團亂麻,有時甚至窮到全家都沒有飯吃。
按理說郭家此時都揭不開鍋了,郭嵩燾長大難逃外出務工的命運,幸虧他天生就是塊讀書的料,族人們也深感此子可成大器,看著前途一片大好的郭嵩燾,決定砸鍋賣鐵也要供其讀書。
當然,郭嵩燾本人也爭氣,深諳考場定律,在科舉場上可是旗開得勝,17歲就中了秀才。這等上佳天賦,不繼續(xù)讀書豈不是可惜了!所以,在郭嵩燾考中秀才的第二年,家中親人們求爺爺告奶奶,用盡關系,終于將他送到了湖南享有盛譽的岳麓書院讀書。
郭嵩燾在岳麓書院里混的風生水起,在這里結交了曾國藩、劉蓉等后來因鎮(zhèn)壓太平天國而在朝堂叱咤風云的一群大佬們。
當然,郭嵩燾擁有的不僅是交朋友的敏銳目光,學業(yè)上更是不辜負家中的期望。19歲人家已經(jīng)科場順利,成為一名舉人了。要知道當時考中舉人的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真可謂是少年天才。
但是郭嵩燾與曾國藩這位大佬相比在考場上卻是截然相反。曾國藩在科舉前期路走的不可謂不艱難,就連科舉場上最低級的秀才都考了7次,但是在后期的舉人和進士考試中可是一帆風順。但郭嵩燾則是前兩次考試中順風順水,但是在舉人考試中竟考了五次,終于走進仕途。這經(jīng)歷也成為郭嵩燾人生中的一件傷心事。
郭嵩燾初入仕途,本想大干一場,但是時運不濟,封建士大夫自詡"上邦大國"的清政府被一個小小的英國"島夷"的堅船利炮打敗,簽訂了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的不平等條約。
郭嵩燾這個熱血青年也是遭遇重大打擊,立志報國,但是時運不濟。
鴉片戰(zhàn)爭并不只是帶來外部的打擊,更是造成國內(nèi)階級矛盾的激化。
十年來,朝廷的變化雖然微乎其微,但各地民變是此起彼伏。
直至聚沙成塔,各處反抗清政府的力量匯聚在一起,終于形成了近代歷史上第一次轟轟烈烈的農(nóng)民革命——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軍從廣西出發(fā),勢如破竹,不到1年時間就圍攻郭嵩燾的家鄉(xiāng)湖南長沙,賊患導致全省人心惶惶。郭嵩燾和兄弟無奈之下,只能率領全家老小,找了個山洞避避難。
不得不說,郭嵩燾注定就不是一個平凡人,就連進山避難,也能遇到同樣避難的大佬左宗棠。
左宗棠那時也算是一個天才少年,常以諸葛亮自比,性格更是高傲,湖南巡撫派人送出重禮請求其協(xié)助軍事的情況下,這位大佬卻是擺出架子,直接拒絕了。
但是郭嵩燾在逃難過程與左宗棠相交,對左的才能更是清楚,出于鎮(zhèn)壓起義,挽救國家危亡的目的出發(fā),郭嵩燾則是十分樂意充當伯樂,力勸左宗棠出山,后來更是接連為李鴻章牽線、引曾國藩舉辦團練,"中興四大名臣"的三位都是郭嵩燾引導的,這也是郭嵩燾一生自詡最為得意的幾件事之一。
當然,郭嵩燾極力勸人報效朝廷,自己自然也不能過愜意的隱居生活,雖不擅長領兵作戰(zhàn)吧,但是做個軍師也是綽綽有余。
所以,在鎮(zhèn)壓太平天國農(nóng)民起義的過程中,郭嵩燾雖然不像曾、左、李那樣領兵掛帥,"戰(zhàn)功"赫赫,但卻不失為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說他是創(chuàng)設湘軍的預謀者那可是一點也不為過,但是作為幕后人員,郭嵩燾自然也不會聲名顯赫。
在后期,當郭嵩燾引導的曾國藩、李鴻章等大佬們都從鎮(zhèn)壓太平天國發(fā)家,成為清王朝晚期叱咤風云的關鍵性人物,左宗棠本人也靠收復新疆在國內(nèi)聲名鵲起,但是郭嵩燾仍然是一個無名小卒。
郭嵩燾也從不因此而妒忌不滿,甚至在晚年的時候回憶起這件事時,仍驕傲地說:"他們出將入相,都是我在關鍵時刻出了大力,也算奇了。"
郭嵩燾引以為豪的另一件事,就是參辦洋務了。
兩次鴉片戰(zhàn)爭之后,國內(nèi)呼吁自強救國的聲音真正成為主流。李鴻章、曾國藩等大佬們都憑借辦洋務之機在朝廷大肆積蓄勢力,爭權奪利,混得風生水起。但是同樣創(chuàng)辦洋務的郭嵩燾卻不得善終,原因是啥呢?
說到底,還得埋怨郭嵩燾自己。郭嵩燾走上洋務道路,也要從親自參與鴉片戰(zhàn)爭說起。
鴉片戰(zhàn)爭前,他是一種傳統(tǒng)的士大夫思維,只知秦漢唐宋,不知英美普法,以為世界上除卻藩屬只有蠻夷,秉持中國天下第一的狂妄。
但是,當1841年,這個二十歲出頭的少年,懷著抗敵報國的信念,以幕僚身份來到硝煙彌漫的浙江海防前線,參加抗英戰(zhàn)爭,甚至以文弱之軀上陣殺敵之時。雖然戰(zhàn)爭難逃失敗命運,但是英國先進的槍炮,也帶給了他極大的震撼,萌生了只有變革、國家才能真正富強的信念。
所以,早在1859年,郭嵩燾就首先上書,要求學習外語,了解夷情。不可不說,郭嵩燾是提倡洋務的第一人。
為發(fā)展洋務,郭嵩燾頂著士大夫的罵名,聲嘶力竭與頑固派辯論,斥責其是"甘心承人之害,以使梭吾之脂膏,而挾全力自塞其利源,蒙不知其何心也"。
當洋務運動終于成了一個時代主流的時候,郭嵩燾仍然逃脫不了被罵和被批判的命運。
你說說你,隨波逐流一下不好嗎?偏偏要在"中體西用"的洋務思想下,批判把軍事作為根本,提倡全面學習西方。"老祖宗的東西有所損失"已經(jīng)夠讓頑固派難受了,你竟然還想全面學習西方,這下好了,不僅保守派把矛頭對準了郭嵩燾,洋務派中的保守分子也背離了他。
郭嵩燾的建議自然是好的,甚至可以說是富有遠見的。但不得不說個人性格太過剛硬,沒有官場上的圓滑。所以,每次任職都要與同僚反目,弄得不是降級,就是丟官。雖說已經(jīng)習慣了,但是對于曾經(jīng)志同道合的朋友的背叛,他也仍會感到委屈,當然仍舊是不遺余力地傳播洋務思想。
郭嵩燾前半生科場得意,官場失意,但是當命運再次將其推上風頭浪尖上,他的選擇仍只有一個目的——報效祖國。
1875年,英國傳教士馬嘉理不經(jīng)中國政府允許闖入云南,被當?shù)赝林鶜?。弱國無外交,英國借題發(fā)揮,要求賠償、懲兇和派遣公使當英國本土道歉。對于賠償、懲兇兩件事,清政府可以說是熟能生巧了,但是到外出道歉這一環(huán)節(jié),卻犯了難。
國內(nèi)達官顯貴聽到要赴洋道歉,那是唯恐避之不盡啊。找一個普通人吧,英國那邊卻不買賬。
在這緊要關頭,郭嵩燾不怕世人謾罵譏笑,不顧自己年老體弱,沖破重重阻力,毅然出使英國。
但是,當郭嵩燾出使英國的消息傳入,國內(nèi)輿論大嘩。士大夫甚至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指責其不忠不孝。在湖南,參加會試的考生甚至揚言要砸郭嵩燾的家,把郭家老小嚇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湖南巡撫心中更是暗喜,一點也不制止,甚至嘉獎考生。這一切無不預示著郭嵩燾的出使之途艱難無比。
郭嵩燾雖連累家人受苦感到痛惜,但是他沒有后悔,沒有推卸,而是一力獨攬出使道歉重任。清王朝的屈辱似如千斤重擔壓在這個書生身上。
那一年,郭嵩燾已經(jīng)59歲了。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以老病之軀萬里之行,從而為清政府邁出了正式向使的第一步?
歸根究底,郭嵩燾身上有傳統(tǒng)士大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優(yōu)良美德和主張走出去、接觸世界的開放思想。
也就是這兩種信念,支撐著他在從上海啟程之日起,不顧海上顛簸、牙疼、胃痛、失眠、頭昏、暈船等,天天記下沿途見聞,直至抵達倫敦時止。途中30天的記錄,最終匯編成《使西紀程》。這位旅居海外,仍心系祖國的赤子,將自己的泣血之作,快馬加鞭送至總理衙門。
但是結局卻是郭嵩燾從未想到的,一本小小的書,卻在朝野上下招致一片討伐聲。清朝政府詔命立即銷毀《使西紀程》字版,禁止印行。張佩綸更是上奏,要求清廷撤回郭嵩燾,理由之一,就是《使西紀程》在繼續(xù)傳播。
雖然如此,郭嵩燾仍堅持在其位、謀其職。
出使以后,他在一無國威、二無經(jīng)驗的情況下,認真了解、研究西方,甚至為了外交的需要而自學外語。他盡己所能,努力遏制外國侵略者,盡力保護華僑,維護國家的主權和民族的尊嚴。但是他面臨著的不僅是英國政府的刁難,更重要的是國內(nèi)守舊勢力的干涉。內(nèi)外的雙重壓力就像熔巖,最終讓郭嵩燾難以承受。
當郭嵩燾出使時,總理衙門的守舊官僚為了制約郭嵩燾,平衡權位,故意派思想保守的劉錫鴻為副使。劉錫鴻走出國門,沒有什么特別任務,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掣肘郭嵩燾了。
由于所攜帶的國書沒有副使名目,英外交部不準劉錫鴻覲見英國女王,郭嵩燾因為同僚之誼一再交涉,英方終于同意。
但是,劉錫鴻狹隘的性格,使他在心中對郭嵩燾更是嫉恨,甚至在發(fā)回國內(nèi)的信函中,迎合保守派,在清廷面前給郭嵩燾上眼藥。
郭嵩燾一直忍耐,但是退一步終不會風平浪靜,兩人的矛盾最終激化。
劉錫鴻訪問愛爾蘭剛回,以薪俸等問題質詢郭嵩燾,最后"大怒垢罵,拍案狂叫而去"。接著,他向朝廷狠狠地告了郭嵩燾一狀。指控郭嵩燾出使以來犯有十條罪。這些罪狀全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甚至不乏有惡意中傷的地方,但是清政府卻不經(jīng)查證,就撤回了郭嵩燾。
郭嵩燾在英國經(jīng)營3年之久,他出使以來一心為國,遵守國際法規(guī),樹立中國駐外公使的形象,雖未在清廷中得到真正的認可,卻無心插柳柳成蔭,郭嵩燾在英國卻得到極高聲譽。
在他卸任東歸前夕,倫敦、巴黎兩地人士頗有依依不舍之情,稱之曰:
"如斯人者,可不愧國使兩字。當其初至也,崇行人之館,建中國旅旗,不失漢官威軍儀。請見英王,不亢不卑,進退合度。于一切政事之宜,皆能明察,而運以大公無我之心,通告本國。茍利時事,知無不言。中國駐外公使,皆得于是人,何有于忌也!"
郭嵩燾回到國內(nèi)后,對清王朝只剩下了失望,不愿再返政壇。但卻贈詩給新任駐英法公使曾紀澤,傳授經(jīng)驗,繼承其未完成的志向。
曾紀澤對這位曾經(jīng)和父親交好,一心向國的叔叔也甚是欽佩,出國前仍不忘向慈禧求得恩典,保全其聲名。雖是慈禧太后,也不得不承認:"郭嵩燾是個好人,其出使之后所辦之事不少。".
但郭嵩燾最終并沒有兌現(xiàn)保全其聲名的承諾 ,一直被封建士紳們斥為漢奸,遭受罵名。
這是郭嵩燾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曾國藩曾直言不諱地說郭嵩燾只適合著書立說,不適合從事官場繁重的工作。確實,真能夠隱居山林、著書立說,對郭嵩燾來說,那何嘗不是一大幸事。
郭嵩燾終究沒有做出那樣的選擇,即使在晚年退出政壇后,他的視線仍然是始終關注著外面的世界,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國家與社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