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做兒女這個角度來說,在中國做一個父親、可能多數(shù)都是這樣的結果,兒女長大成人之后,父親就是一個家的符號,是一個事事都想知道而兒女們又都避諱與父親交流的角色,在家這個單元里,父親的分量好似越來越輕,反之母親在家庭中的角色分量卻越來越舉足輕重,當然這樣的情況都不會是絕對的,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心里的感受一定是這樣的,也許做女兒的會有例外,但做兒子的對父親的心理感受大多是這樣的,沒見過幾個很獨立的男人在家與父親交心的聊聊學習、戀愛、工作、小家庭、孩子、甚至是離婚的大事------。
想想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時候呢?要回家了給父親買些他愛吃的東西、愛抽的煙、愛喝的酒甚至給父親些零用錢-----,事實上在這些方面兒女對父親母親的感受是一樣的,但 如果有些想要說的話,想要征得家長同意的事,想要取得父親母親支持的大事,母親一定會比父親好溝通的,這不是因為父親有多么的嚴厲、有多么的不通情達理,而是兒女們在心理上大多與母親的距離要比父親近些,或許您并不是這樣,但也許是個例----。
其實 父親的形象在我們兒時應該說是非常偉岸的,是家的絕對符號,是母親用來嚇唬孩子的靈丹妙藥,也是我們兒時心理上的主要依賴,甚至是我們炫耀的資本,不管他在我們淘氣惹禍時給我們?nèi)怏w上留下了怎樣深刻的記憶都不妨礙他在我們心中高大形象的位置------。
讓我們再仔細想想,在我們大學畢業(yè)后、在我們開始工作后,在我們長大成人后、在我們戀愛、結婚生子或又戀愛、結婚、生子之后,我們真正面對面推心置腹與父親聊過嗎?這個時期父親在我們的眼中依然是威嚴的,或慈祥的、或高大的,但在心理上卻無論如何也不是最近的,最想交流的,最值得信賴的了------。
有時 只是象征性的與父親交流,敷衍似得與父親溝通、禮貌一樣的與父親商議。這個時期與父親的親情無論怎樣都不會有像我們兒時那樣的狀態(tài)和感受,但我們自己或許無法感知這些,甚至自我感覺還是一個孝子,因為 我給他買了這個、買了那個,作為兒女我們的孝心或許體現(xiàn)的就在給他們買了多少東西-------?;蛘呶覀兛傄浴懊Α弊鳛槔碛伞⑽覀兛傄浴皦毫Α弊鳛榻杩?,我們總以“日后”我會怎樣作為心理的安慰,我們總以他們現(xiàn)在“身體”還好作為--------。
當有那么一天、當出乎我們作兒女的意料之外、當我們覺得他還沒有老、當我們還沒來得及與他仔細的、推心置腹的聊聊、當我們還沒有感覺到他對這個家有多么的重要、當我們還在幻想等我的事業(yè)成功了--、當我們想在他年老之后我會在他身旁盡孝、當我們想等有了孩子讓他享受一下真正的天倫之樂-------------,當我們再想要讓他怎么樣的時候,他已經(jīng)走到了他生命的最后時刻-----,想要怎樣怎樣時一切都已經(jīng)晚矣--------。
當父親真的“走”了、當這突然的噩耗降臨在我們的生活中,當我們用多少錢也無法挽救他的生命時,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我們太自私、太為了自己、太對不起他、他太不應該走時,這一切已經(jīng)真的無法挽回了,留給我們的是長時期的自責和后悔-------,事實上 我們身上畢竟流淌著他的血液、在我們身上有他的基因顯現(xiàn)、無論從形象、性格、意志品行、甚至是說話、咳嗽都會有他再現(xiàn)。
記得2002年3月6號這一天,也就是父親“走”的那天,我面對父親,我從內(nèi)心里發(fā)出了“我不孝”“我不孝”這樣的詞句,甚至是嚎出來的這幾句話,鄰居們聽了自然認為我在父親在世時沒有好好孝敬他,而事實上這些“嚎”出來的詞句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從心里在“愧疚”,愧疚的是我為父親再也做不了什么了,我想要孝順父親再也沒有機會了,喊“爸”時再也聽不到有他的答復聲了,我的孩子永遠也不會有叫“爺爺”的機會了。孩子這一生永遠不會享受“爺爺”的愛撫,永遠沒有機會在爺爺身邊“撒嬌”了。
事實上 我們“忙”沒有忙到?jīng)]有時間盡孝的地步,我們“忙”沒有忙到不去關注他們健康的地步,或許有個朋友的一句話提醒了我,“人是護小不護老”的,等自己有了孩子才體會到父母親的“不容易”。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烏鴉”是一種不吉祥的生靈,然而 在許多作品中盛贊“烏鴉”的就是“反哺”,動物尚且如此,那我們?nèi)嗽撛鯓幼瞿兀俊?/font>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