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欣
筆者所在學校是一所城鄉(xiāng)接合部的非寄宿制學校,60%左右的學生騎乘自行車上學,10%左右的學生步行,30%左右的學生選擇騎乘電動車。讓學校最為擔心的,也是最難管理的,就是這些騎乘電動車的學生。每年基本都會有兩三起大小不同的事故發(fā)生。
學校為此絞盡腦汁,明確提出16歲以下不允許騎乘電動車,還安排班主任每學期對學生進行相關安全教育,并與家長簽訂安全協(xié)議書。但是每年學校仍然會有部分學生和家長不配合,他們不是不明白其中的安全隱患,而是大多抱有僥幸心理。也有的家長說,他們沒有時間接送孩子,家離學校比較遠,孩子不得不騎乘電動車。學校還規(guī)定電動車不能進校園,學生就把電動車放在校園外的隱蔽地段。筆者還曾經數(shù)次率領老師前去突擊檢查,并把騎乘學生家長請進學校。
我們都知道,校園安全重如泰山。安全教育尤其是道路安全必須常抓不懈。
作為學校,要通過班會課、學校安全教育大會、專題安全課等方式,宣傳交通安全知識,向學生言明16歲以下不允許騎乘電動車。德育處與各個班級都要建立學校和班級騎乘電動車學生臺賬,與學生和家長簽訂拒絕騎乘電動車協(xié)約。一旦發(fā)現(xiàn)違規(guī)者,要在第一時間約談學生與家長,耐心做好他們的工作,贏得家長的支持、學生的認可。如果學生家離學校較遠,且家長沒有條件接送孩子,學??山ㄗh家長就近組團,分工合作接送孩子。學校要主動聯(lián)系交管部門,爭取贏得他們的主動支持與配合,不定期地走進學校給學生和家長現(xiàn)身說法地開展安全教育,并加強學校周邊道路安全的巡查管理。
作為家長,一定要緊繃孩子“生命安全第一”這根弦,自覺配合學校的要求,為孩子遵守交通規(guī)則作好表率。要通過不同的方式,多與自己的孩子溝通,引導教育孩子做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好孩子,敬畏呵護好自己的生命安全。不要抱著僥幸心理,或因為各種理由,忽視孩子的交通安全問題,縱容孩子騎乘電動車,甚至騎乘摩托車。要時刻保持與學校老師的聯(lián)系,目標一致,一起履行合理規(guī)定。
現(xiàn)實中,學校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可能比有些家長更理性與關切,這需要雙方多磨合交流,直到達成共識,找到合適的方法。但是,還有一個空間不容忽視,這就是社會。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可能會受到社會不良現(xiàn)象的沖擊。當下,整個社會的法治建設、誠信機制、規(guī)則意識等都需要不斷加強。比如,一些成年人的不文明行為就在影響著未成年人。
對于社會,不遵守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不僅僅是一個道德問題,有時候更是一個法律問題。當不文明現(xiàn)象上升到法律層面,必須依法予以懲治。比如,既然規(guī)定16歲以下不允許騎乘電動車,那么交管部門就要依法執(zhí)行檢查,對當事人以及其監(jiān)護人,要進行通報教育與訓誡。公安等部門對于違反社會治安、亂停亂放等現(xiàn)象,也要按照自己執(zhí)法的范圍和職責,進行相應的管理。
當學校、家庭與社會形成良性互動、目標一致時,才能真正杜絕16歲以下學生騎乘電動車上下學,減少學生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才能體現(xiàn)整個社會對于文明交通的堅持。不僅僅是交通安全,其他如網絡安全、飲食安全等,也應遵循如此原則,引導所有國民做出理性的選擇,進而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與氛圍。
(作者系北京市育英學校密云分校校長)
(中國教育報)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