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館離開南門近吧,先到達南門。壽縣城墻有四個門,南門也稱“通淝”。
明顯看出這些個都是新建的,老城墻全部被包裹在了里面。
雖然老城里拆了很多老建筑,但城里基本沒有高樓,可能也是為了保護。
花花草草開滿了半邊城墻。想起在龍門石窟里看見一枝就欣喜地不得了。
青石板路上的“車轍石窩”。
據(jù)說歷史上有"鐵打壽州城"的說法,現(xiàn)在看到的城墻是南宋時期重修的。
這個應該是用來頂住城門的吧。但不知道為什么石基一邊是方的而一邊是圓的。
壽縣古城墻的東門有甕城。
甕城,古代城門內的第二重城門。如敵人攻破第一座城門來到第二座城門前,基本上也會倒在城樓上射來的弓箭和砸下來的石頭之下。
城墻是古代戰(zhàn)爭的產物,有了城墻,肯定也帶動了拋石機、弓弩和云梯這些個武器的產業(yè)鏈。
站在甕城下面看上面城樓,真有甕中捉鱉的凄慘感覺,而似乎一點也沒有攻城者的士氣。
想象一下在戰(zhàn)爭年代,有多少兵卒倒在城樓之下。城墻成就的應該是將軍。
據(jù)說城門之間中軸線的錯開,是為了萬一敵軍攻破第一道城門后,需要改變方向才能攻擊第二道。
還有的說這樣對抗洪也有利。洪峰進入甕城之后,會產生渦流而減輕了對城門的壓力。
怎么搞的,看到了古城墻怎么老是會想到戰(zhàn)爭呢?其實確實不能忽略古城墻有很多的民生功能。
可能是因為中國的古代史本身就是一個戰(zhàn)爭史吧,所以看到古城墻,一直會想到打仗和攻城。
上到城樓上面,看到紀念碑。離這里不遠,曾經發(fā)生過中國古代十大戰(zhàn)役:淝水之戰(zhàn)。8萬對80萬。
城樓上一站,一下子變成了守城者,居高臨下,優(yōu)勢感特明顯。
壽縣的西門也去了??上в捎诔鞘懈脑斓脑虬?,西門已經完全變得簡單得不像一個城門。
最后要說的是,能來壽縣,非常感謝朋友們的做向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