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本上了解了孩子性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之后,我們究竟該怎樣對其實施正確的性教育呢?魯迅先生早年在提出要重視兒童早期性教育時,他認為“知”比“無知”更有益,不能把性教育簡單地理解為性知識教育,而應涉及生理、心理、社會、道德、倫理諸多方面。性教育就是一種生活教育、衛(wèi)生教育、道德教育、責任教育和人格教育,我們應該以幼兒的身心年齡特點為科學依據(jù),抓住生活的細節(jié),因人而異,靈活又不失原則地進行健康性教育。
(1)家長要引導孩子充分認識自己,認識他人
幼兒期待對身體特征的進一步探究。比如在廁所里,孩子喜歡觀看小朋友的生殖器,或向小朋友展示自己的生殖器;比如在家里,孩子會好奇地追隨爸爸媽媽上廁所,他們發(fā)現(xiàn)有差異,并希望弄明白這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我不能站著撒尿”“為什么我有小雞雞而媽媽沒有”等等問題經(jīng)常會令家長們手足無措。這時家長不必驚慌,更不必覺得尷尬,而應當很自然地將不同和相同展現(xiàn)給孩子,讓孩子在平靜的心態(tài)下接受事實并理解事實。因為在孩子的眼里,性就是性,還沒有社會和文化的色彩,是最純最簡單的,面對他們,我們不妨也簡單起來,回歸自然,給孩子真實的答案。
而有些家長表現(xiàn)出來的驚慌失色,遮遮掩掩,甚至對孩子的拒絕都會留給孩子更加困惑和焦慮的印象,更不利于幫助其形成穩(wěn)定的性別角色認同,這將影響他以后漸漸發(fā)展起來的性別角色心理和行為。
(2)呵護對生命思考的萌芽
這時幼兒不僅關(guān)注自己和他人的身體特征,而且,他對人的生命也頗感興趣?!拔覐哪睦飦怼薄皨寢屇銥槭裁从至餮恕薄盀槭裁窗职植荒苌鷮殞殹钡鹊冗@些令爸爸媽媽們頭疼的問題其實并不難,純粹給孩子灌輸科學的解釋孩子可不一定能理解,也并不一定會很專注傾聽,所以需要家長們動腦筋想點巧妙的辦法?;蛘咧苯亓水斠痪湓捀嬖V孩子怎么回事,比如“你是從媽媽肚子里鉆出來的”,如果孩子還不滿意,就告訴他:“爸爸給媽媽種了一顆種子,然后發(fā)芽了,開花了,結(jié)果了,就變成了你,你還要長大,所以就從肚子里跑出來了!”這樣基于一定的科學事實又富有童話味道的答案會被孩子接受。有的家長開玩笑告訴孩子說他是從垃圾堆上撿回來的,當孩子遇到挫折或者情緒低落時,這種玩笑會強化孩子的感受,是不利于孩子培養(yǎng)健康的自我意識的。
如今有許多精美的畫冊或者圖書、光盤是用來設計給孩子和家長看的,很形象生動地講述和展現(xiàn)了生命的孕育、發(fā)展過程,男人和女人的不同等等。家長們不妨與孩子一起閱讀、觀看,相信孩子會對生命產(chǎn)生更為濃厚的興趣,而這恰恰是一個人的思維變得深刻的開始。
(3)幫助孩子在游戲中體驗生活
當孩子有了基本的男女概念,也觀察到父母是由男女構(gòu)成的這一事實時,自然他們就會對兩性關(guān)系產(chǎn)生興趣。“結(jié)婚”成了他們最愛討論的話題,然而他們在講白馬王子和白雪公主結(jié)婚的故事時神秘和害羞的眼神分明又告訴我們,他們感覺到了其中美妙的滋味。我們成人在小時候也大都玩過“過家家”的游戲,女孩扮新娘或媽媽,男孩扮新郎或爸爸,他們模仿成人互相關(guān)心愛護,模仿成人各自做各自擅長的事情,比如“媽媽”喂“孩子”吃飯,“爸爸”開車送“孩子”上學等等。這種模仿成人化的生活會在他們童年的記憶里留下美麗的顏色,當然這樣的體驗也會幫助他們長大后適應成人社會而打下一定的基礎。
(4)性別角色教育不容忽視
在孩子初步認識到自己屬于男性群體還是女性群體之時,這方面的教育顯得非常重要,它甚至是個體社會化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
◆父母要做到讓寶寶樂于接受自己的性別,并自信地塑造自我。
一個老師講了這么一個故事:班里一個乖巧的女孩忽然變得調(diào)皮搗蛋,“瘋”得不可控制。一問才知道,這個老師曾在和別人聊天時無意間說自己更喜歡調(diào)皮一點的孩子,結(jié)果被小女孩聽到了,所以小女孩就努力要讓自己“調(diào)皮”起來,讓老師喜歡自己。只因為沒有從老師那里獲得對自己的肯定和接受,這么純真的孩子卻做出了這樣的犧牲。還有相似的例子,比如媽媽無意間對女兒說:“你要是一個男孩子就好了?!被蛘甙职譄o意間在兒子面前流露出對別人家的女孩子的喜愛等等,這些都會造成孩子自卑、懷疑甚至自棄的心理,非常不利于他性別意識的培養(yǎng)。
要想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性別并且很好地扮演自己的性別角色,除了明確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性別,還要讓孩子喜歡并樂于接受自己的性別。來自父母的欣賞和喜愛,會令孩子信心百倍,更加努力地學習扮演自己的性別角色。
◆父母要表現(xiàn)出鮮明的性別特征,給寶寶帶來生動強烈的印象。
爸爸和媽媽是孩子最先接觸的性別代表,在外形上我們應該很自信,父母給予孩子的印象和暗示不容置疑。我們很少能發(fā)現(xiàn)帶著孩子的媽媽打扮得像個男子,或者帶著孩子的爸爸打扮得像個女子,這種現(xiàn)象幾乎是不存在的。除此之外,我們更需要從內(nèi)在塑造性別角色特征,讓孩子有一個強烈的體驗和比較。
孩子在媽媽溫暖柔軟的懷抱里吮吸乳汁,甜甜入睡;轉(zhuǎn)過身來卻被爸爸有力的雙臂高高舉起,就在那激動人心的剎那,眩暈的同時,寶寶越過爸爸的頭頂,看到了更遠的地方。媽媽是根,讓我們的生命滋潤豐滿;爸爸是主干,讓我們的生命充分伸展!從肢體的接觸,眼神的傳遞,直到與孩子溝通的話題,共同參與的游戲、事件等等,爸爸和媽媽的表現(xiàn)都能夠讓孩子感覺到不同,并且漸漸適應和接受這種不同。
◆我們還要對幼兒進行性別角色規(guī)范訓練。
在孩子很小時,我們就對他的行為是否符合其性別角色而加以贊許和批評。孩子從贊許或批評的強化中會逐漸感悟到怎樣做才符合自己的性別角色規(guī)范。例如,男孩子愛玩槍、炮,對汽車、太空頗感興趣;而女孩則喜歡“芭比娃娃”,對色彩、造型等頗為敏感。如果女孩子舞棍弄槍,我們會說這個女孩兒怎么瘋瘋癲癲;如果男孩子抱著布娃娃柔聲細語,我們會擔心這個男孩缺乏陽剛之氣。于是,我們會從外在形象到內(nèi)在行為規(guī)范,從名字到興趣愛好到性格特征等等不同方面對孩子進行引導,于是就有了在黑暗中給媽媽壯膽的“小男子漢”,有了在爸爸勞累時,細心問候的“小棉襖”。這些都反映了我們,反映了社會對于男孩和女孩的性別角色期待,它是在社會文化范圍內(nèi)被允許和支持的一種教育引導,正是這種引導塑造著一代又一代被社會所接受和認可的男人和女人。
◆我們還要讓孩子接觸更多的伙伴,在游戲中學習體驗性別特征。
上文中提到的“過家家游戲”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如今獨生子女缺少了兄弟姐妹的成長環(huán)境,城市化生活也使得孩子們無法與小伙伴們充分接觸和交往,這無疑使得孩子失去許多學習的機會。幼兒園是孩子走出家庭所進入的第一個社會場所,為孩子們提供了結(jié)識小朋友的空間和時間。孩子們一起聽故事,一起做游戲,一起吃飯,一起睡午覺,甚至一起上廁所。孩子們正是通過這些生活細節(jié)不斷地觀察著同性和異性,并塑造著屬于自己性別特征的心理和行為。建議家長們放開孩子的手腳,讓他回到伙伴中間。幼兒園也好,社區(qū)大院里也好,讓他積極主動地認識別人,并讓別人認識自己,在共同的游戲中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相信從小能與不同性別的伙伴友好相處的孩子,長大后就會有很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http://baby.sina.com.cn/edu/09/2812/0927153295.shtml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