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在生活中我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呢?所謂言多必失,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再想收回來就難了。
所以古人經(jīng)常勸誡我們說“話到嘴邊留半句”、“今日出惡言者,明日必得惡報”。不要想說什么就說什么,一言一語都要謹慎,能不說的盡量不說,話說多不如少。
而說起“笨人”曾國藩,估計世人無所不知,曾國藩的勤儉廉勞、修身律己讓大家對他的印象深刻,更是被后世譽為“千古第一完人”!
曾國藩在給后代的家書中也曾告誡過這大智慧:厲害的人有三不說,越不說越積福積德,福氣常伴!
口出狂言的話不要說
口出狂言是最有損福報的。
在清朝,沈萬三是一個清朝初期很有名的大富豪。有一次朱元璋有心試探沈萬三,便問沈萬三錢財可夠養(yǎng)得起所有的軍隊。沈萬三得意之下,竟沒有察覺到朱元璋的話外音,甚至還說,管夠,每人都可得一兩銀子!
沈萬三的這份狂妄,讓朱元璋很是不喜,后來朱元璋就設(shè)計了一出好戲,順便抄了沈萬三的家。
所以人生在世千萬不要隨意炫耀,甚至是口出狂言,否則真的很容易招惹禍端。
不說抱怨的話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華是非常有才華的一個人,但是因為總是科舉不中,他就老是抱怨,甚至總責怪他老婆,于是曾國藩就寫信罵了弟弟。
曾國藩先是肯定弟弟才華,然后批評他平日里恃才傲物,牢騷太多,性情太懶,又不看愛書,又不勤做作業(yè),考試不理性是自然的。
最后,曾國藩用一句話一針見血地點評曾國華“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你無緣無故埋怨上天,上天也不會答應(yīng)。
曾國藩還說身邊那些愛抱怨的人,大都沒有什么好下場。
不說揭人短的話
古人言:“當著矮人,別說短話”。說話的時候,不要揭人傷疤,不然只能害人害己。
“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每個人都有尊嚴,你傷了別人的面子,別人也不會給你面子。看看身邊那些非常厲害的人,是不是從來都不會說揭人短的話?
所以我們不管是在職場還是生活中,揭人短的話千萬不能說!這是大忌!
所謂訥言,就是忍而少言,謹慎慢言,說話前要三思,切勿口無遮攔,信口開河,也不要饒舌話多,滔滔不絕。
越是厲害的人,就越懂得在適當?shù)臅r侯、對適當?shù)娜?,說適當?shù)脑?,對誰能說真心話,對誰只說客套話,什么場合該閉嘴,什么場合該開口。
會說話的人,就是在給自己結(jié)善緣。得道者多助,善緣多了,好運也就來了。
我們都知道曾國藩能靠自己在官場站穩(wěn)腳跟,但很少人知道,曾國藩的成就得益于一個人!
馮夢龍
這個人和曹雪芹,施耐庵齊名,國人卻罕為人知。
馮夢龍是一個奇人,一生創(chuàng)作、編撰、輯錄的書籍相當豐富,至今傳世的代表作有小說《三言》、《東周列國志》以及紀史之作《情史》、《笑府》……門類之廣、數(shù)量之多,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但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智囊全集》了!
馮夢龍在《智囊》的開篇第一句就寫道:“人有智猶地有水,地無水為焦土,人無智為行尸。智用于人,猶水行于地,地勢坳則水滿之,人事坳則智滿之。周覽古今成敗得失之林,蔑不由此?!?/p>
他寫這部書的目的,就是要總結(jié)“古今成敗得失”,使人擁有智,讓智用于人。
這本書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集合歷代智慧故事1238則,字字猶如三尺利劍,將種種智慧收攬無遺。
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
曾國藩日夜捧讀,紀曉嵐倒背如流!
而康熙皇帝只允許內(nèi)部傳閱,不可外傳。
而在當代,萬達總裁王健林每年年初都會發(fā)表年度工作報告,每次在報告中他都會推薦一本書給員工,推薦過的書單里便有這部《智囊全集》。
可謂是商界、政界乃至職場通用的智謀錦囊,讀過后受益一生。
《智囊》是一本匯集了從先秦到明代的各種小故事的總集,在書中,作者馮夢龍將智慧分為上智、明智、察智、膽智、術(shù)智、捷智、語智、兵智、閨智、雜智十個類型,而每個小故事都充分體現(xiàn)了不同的智慧類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