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要殺長孫無忌的人并非唐高宗李治,而是他的皇后武則天。
《舊唐書》記載,長孫無忌,字機輔,河南洛陽人,唐太宗李世民文德皇后長孫氏之兄。
長孫無忌是唐王朝的開國元勛,論功以為第一,先封齊國公,后徙趙國公。
史載,長孫無忌自幼與李世民相交,李淵晉陽起兵后投靠李世民。長孫無忌擔任秦王謀士 ,是被稱為“秦王府十八學士”幕府之核心人物,參與過歷次戰(zhàn)爭 。尤其是他于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參與發(fā)動“玄武門事變”的決策,幫助李世民誅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一舉奪取帝位。
李世民即位稱帝后,評價長孫無忌“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長孫無忌歷任尚書仆射、大司空、大司徒等要職,居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
貞觀二十一年(637年),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奉命纂修《貞觀律》。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唐太宗李世民因金石丹藥服用過量,中毒暴亡 ,長孫無忌受遺命輔佐唐高宗李治。
史載,李世民是唐初一代英主,具“洞察秋毫,審時度勢”的超凡能力,但他“聰明一世,懵懂一時”,在立皇儲的問題上屢屢出現失誤,立一個壞一個。
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明爭暗斗,陰欲謀反被廢黜后,李世民又將李治、李恪列入嗣君的人選中。二子的優(yōu)缺點、長短處李世民都十分清楚。
《資治通鑒》記載:李恪精于騎射,文武兼具,“其母隋煬帝女,地親望高,中外所向”。李世民很喜歡能文能武的李恪,常對左右說:此子“英果類我(各方面很像我)”,并有意加以培養(yǎng)、教導,將他封到很遠的地方做藩王,增加其歷練,威望,助其成長 。李世民對近臣說:“吾于恪不欲常見之 ?但今早有定分,使外作藩屛,吾百歲后,庶兄弟無危亡憂?!?/strong>可見他對李恪期望值之高。
史載,李治性格仁弱,缺乏主見,優(yōu)柔不能決斷,缺少威嚴不能馭眾,不具備雄主之才略,恐怕很難擔當江山社稷之大任。對這點,唐太宗李世民看得很清楚,于是打算用李恪代替李治做太子,將來由李恪繼承皇位。
但李治是長孫皇后所生 ,是嫡出,李恪是庶出,由他繼位不符合祖宗規(guī)矩,因此遭到部分大臣的反對。李治的舅父長孫無忌位高權重,他也積極為外甥爭位,唐太宗無法,最終妥協(xié),仍以李治為太子,殊不知因之留下了重重隱患。
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封武則天為后。唐高宗在位早期,重用舅父長孫無忌,朝政大事均由他處置,權傾朝野,勢焰熏天。據記載,唐高宗李治是個性格懦弱、體虛多病的皇帝,他在位時雖然也取得了征服高麗、擊敗突厥之戰(zhàn)的大勝,但很多都是武則天、李世勣、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的運籌帷幄,高宗常犯頭昏病,基本不理政事。
武則天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她深諳權謀,手段詭譎,具有強烈的政治野心。恰好她老公體弱多病,沒有精力打理政事,經常要她幫助代理朝政。于是她對高宗處理的每一件政事都要過問 ,任免賞罰,生殺予奪都須她點頭、決斷。朝野上下都把高宗和武皇后合稱“二圣”,體虛昏眛的高宗實際已成了傀儡。
此前,面對武則天的勃勃野心,國舅爺、太尉長孫無忌和宰相褚遂良等顧命元老大臣們迅速組成反對勢力,目的是阻止武則天當皇后并篡唐。
武則天雖是女流之輩,但手段非常厲害,她利用一些人想借機邀功的心態(tài),爭取到中書舍人李義府、許敬宗、衛(wèi)尉卿、御史大夫崔義玄、中丞袁公瑜的擁戴,決意與長孫無忌集團一爭高下。
武則天順利做了皇后,且享受到了手握最高權力的快樂,因而增強了她的權勢欲望。她要打破“男尊女卑”的慣例,當女皇帝。
此刻,仇視她的長孫無忌依舊有一定影響力,隨時隨地都會對她造成威脅。因此,極力反對高宗立武氏做皇后的長孫無忌是武則天首先要清除的對象。顯慶四年(659年),武則天授意許敬宗捏造所謂的“朋黨案”,污蔑長孫無忌等人陰欲謀反,高宗無奈將其流放巴蜀,后被逼自縊身亡。受其牽連,上官儀、褚遂良等長孫無忌集團的骨干成員或殺或流徙或革職,長孫氏外戚勢力被徹底摧毀。
與此同時,李義府、許敬宗被武則天攫為宰相,逐漸成為勢焰熏天的權臣。
永淳二年(683年)十一月,唐高宗李治病逝,由太子李顯繼位,是為唐中宗。李顯在行政才能、政治聲望方面哪能和把持朝政二十多年的皇后武則天比。不久,中宗李顯被廢,由睿宗李旦接班。載初元年(690年)九月九日,武則天廢黜唐睿宗李旦,自己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周,改都洛陽,史稱武周。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正式登基的女性帝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