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余朗讀者”溫玉璽)
城中小屋
江西省大余中學高二(4) 何月
沿著一堵貼滿小廣告的墻,登上一級總是灰色的水泥臺階,握住一柄古銅色的把手,打開了一扇銹跡斑斑的鐵門,一陣穿堂的輕風吹走屋外的疲倦,小屋總是以最舒適的方式迎接歸者。
天邊的朝霞劃破黎明的寧靜,安靜了一夜的城市開始竊竊私語。晨練的老頭手中收音機放著的廣播,街邊駛過的自行車清脆的鈴聲,鳥兒拍打翅膀的聲音,晨風吹動樹葉的聲音,都隨一縷柔和的晨光爬上窗臺。小屋用窗播放著城市的生機,驅散了剛剛蘇醒的人們殘存的困意,催發(fā)出“一日之計在于晨”的感嘆。
當金色的陽光在小屋東面的墻上挪過了一段距離,工作了一個上午的人們終于能夠回到自己的小屋享受那一小段午后的輕松時光。不論是柔軟的皮沙發(fā),還是舒適的竹搖椅,坐定后,或小憩,或伴一本厚厚的書、一杯清茶,總能和著墻上掛鐘的嘀嗒聲,產生出一種緩慢、清閑的旋律,這是小屋給辛勤勞作的人們的一份獨特的禮物。
小屋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有著不同的意義。在孩子眼里,小屋是港灣,是依靠,是燈光下墻上的手影;在父母眼里,小屋是責任,是守護,是柴米油鹽的交融;在異鄉(xiāng)人眼里,小屋是遠方,是牽掛,是日思夜想的氣息;這守望者眼里,小屋是希望,是執(zhí)念,是物是人非的淚水。千萬種情感,映射出千萬間小屋,但它們仿佛又只有一個共同的定義——家。
小屋被情感冠上了一個新的名字,家,這是個每次讀起就會感到心頭一暖的名字。在家里,賢惠的女主人總會將每一塊瓷磚擦得光滑如鏡,總會讓餐桌上的食物散發(fā)各色的濃香,總會在花瓶里插上一朵代表自己的鮮花。在家里,強壯的男主人總會讓燒壞的燈泡重放光亮,總會舉起臂膀扛下一個又一個的重擔。在家里,孩子們總會用歡笑點亮整個廳堂,總會用彩色的蠟筆渲染每一處單調。這家里,節(jié)日的來臨,總是喜慶熱鬧;客人的來訪,總是歡樂和睦。有了情感的小屋便成了家,外面的風雨不論多大,家永遠是溫暖、安全的。
沒有城堡的巍峨壯大,更無別墅的富麗堂皇,不如田間草舍的簡樸恬淡,也非竹林幽居的淡雅靜謐。城中的小屋,蜷縮在街頭巷末的角落,浸沒于風塵世俗的燈火,以孤鳥為伴,與夏蟬同歌。春沐細雨,夏頂烈陽,秋迎悲風,冬披殘雪。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