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旅游攝影網(wǎng)有責提示: 保護野生動物,杜絕野味,它們不屬于餐桌。
黃綠鵯(學名:Pycnonotus flavescens),小型鳥類,體長19-22cm。額至頭頂暗褐具灰色羽緣,眼先黑色,其上面有一粗著的白紋從鼻后至眼,在黑色的頭部極為醒目。上體橄欖綠褐色。頦、喉淡灰色或灰白色,胸灰褐色具橄欖黃色羽緣,尾下覆羽鮮黃色。明顯與其他鵯不同,野外不難鑒別。
棲息于海拔1000-2000m 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次生闊葉林、常綠闊葉林、竹林和林緣地帶。常見活動于林緣、灌叢、稀樹草坡、竹叢、農(nóng)田地邊、果園、溪邊和附近開闊的疏林與灌叢中。常呈幾只或10余只的小群活動,有時亦集成30只以上的大群。主要以植物果實與種子為食,也吃昆蟲和昆蟲幼蟲,屬雜食性。
分布于于印度、孟加拉國、緬甸、泰國、老撾、越南、印尼和中國等地。
形態(tài)特征
黃綠鵯前額、頭頂暗褐色具灰色羽緣,尤以頭頂前半部較為明顯,頭頂后部沾橄欖綠色。背、肩腰等上體橄欖綠褐色,腰部綴有黃色。翅上覆羽橄欖褐色,飛羽羽緣橄欖綠色。尾羽橄欖褐色具暗褐色羽軸紋和橄欖綠色羽緣,外側(cè)尾羽先端略淺或具黃白色先端。眼先黑色,其上方有一短的白色或黃白色眉紋,從嘴基開始到眼上方,頰和耳羽灰綠色或灰褐色。頦和上喉淡灰色或污白色,下喉、胸和兩脅灰色或灰褐色、具橄欖黃色羽緣,形成不明顯的若隱若現(xiàn)的縱紋。下胸微綴色或轉(zhuǎn)為污黃色,腹暗黃色,肛周和尾下覆羽鮮黃色,翼緣黃色,翼下覆羽黃褐色或淺褐灰色。
虹膜暗褐色、棕色或棕褐色,嘴黑色,腳褐黑色或黑色。
棲息環(huán)境
棲息于海拔1000-2000m 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次生闊葉林、常綠闊葉林、竹林和林緣地帶,夏季有時甚至上到海拔2500-2700m 的森林中,冬季則多下到海拔1500-700m 的開闊森林地帶。
生活習性
習性:常見活動于林緣、灌叢、稀樹草坡、竹叢、農(nóng)田地邊、果園、溪邊和附近開闊的疏林與灌叢中。常呈幾只或10余只的小群活動,有時亦集成30只以上的大群。性活潑,善鳴叫,多在高大喬木樹冠層或林下小樹及灌木上活動和覓食,有時亦見停息在草地、地邊孤樹和電線上。
食性:主要以核果、漿果、草子等植物果實與種子為食,也吃膜翅目、鞘翅目、鱗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屬雜食性。
叫聲:短促的五音節(jié)鳴聲,沙啞的嘁嘁喳喳聲tcherrp。
分布范圍
原產(chǎn)地:孟加拉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越南、中國(分布于云南西部至東南部以及廣西田林、樂業(yè)一帶。)。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營巢于森林中。巢多置于林下小灌木上,隱蔽甚好,不易看見。巢呈淺杯狀,通常由枯細枝、草莖、草葉、樹葉、細根,以及苔蘚和地衣構(gòu)成,內(nèi)放有花穗和細草莖。每窩產(chǎn)卵2-4枚。卵為長卵圓形至鈍卵圓形,淡粉紅色暗紅褐色或紫黑色,卵的大小21.8-26.8mm×15-17.4mm。雌雄輪流孵卵,雛鳥晚成性。外墻板
種群現(xiàn)狀
該物種分布范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qū)域或波動范圍小于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zhì)量,種群規(guī)模,分布區(qū)域碎片化),種群數(shù)量趨勢穩(wěn)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黃綠鵯在中國分布區(qū)域狹窄,數(shù)量稀少,屬稀有種類。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文中圖片由 付子波老師拍攝,僅供分享學習之用,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