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淵一共有二十二個兒子,屬于正宮竇皇后所生的有四個,即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四千李元吉。其中,李元霸幼年夭亡。在封建社會里,嫡長子是理所當然的皇位繼承人。李淵是關(guān)隴貴族,本來就有強烈的封建正統(tǒng)觀念,所以,從他起兵反隋、進入長安、自封為唐王時起,就很自然地立長子李建成為世子。不久,李淵即帝位,又立李建成為皇太子。
太原起兵以后,他和李世民共同領(lǐng)導(dǎo)左右統(tǒng)帥,分掌軍權(quán),從首戰(zhàn)西河到攻入關(guān)中、洛陽,李建成在軍事上的貢獻,同李世民是不相上下的。李建成當了太子,成為國家的儲君以后,李淵擔心他不熟悉朝政,就把他留在身邊,努力培養(yǎng)他。除軍國大事李淵要親自過問外,其余全由李建成處理。唐朝統(tǒng)一全國的過程中,李建成在穩(wěn)定后方、支援前線、輔助李淵處理政務(wù)上,起過不小的作用,這就更為李淵所器重。
李建成是皇位的繼承人,加之他的才干,宮廷內(nèi)外也有不少人擁護他。他也很注意培植自己的勢力。
在兄弟中,他拉攏了地位僅次于李世民的李元吉,他倆結(jié)成宮府(東宮和齊王府)集團,李元吉成為他在關(guān)中的可靠助手。
在宰相中,裴寂,封德彝都支持李建成,而裴寂又是李淵最寵信的大臣。貴戚們?yōu)榱巳蘸蠖嗟枚鲗櫍捕枷蚶罱ǔ煽繑n。
在朝廷上,李建成處在有利的地位。在京城里,李建成有合法的東宮兵;還有私養(yǎng)的長林兵兩千人,同諸王相比,李建成的兵力最強。
在地方上,李建成也培養(yǎng)了自己的勢力。而且,他還在內(nèi)宮爭取高祖的妃嬪支持他,妃嬪常在李淵面前稱贊李建成。
盡管李建成有如此多的有利條件,但是在爭奪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上,他還是遇到了勁敵,那就是李世民。
首先,李淵在太原起兵時,李建成,李元吉還在河?xùn)|,只有李世民在他身邊,直接參與了起兵的策劃和行動。這就使李世民在諸子中的地位高出一籌,也是他和李淵身邊的元老重臣關(guān)系密切的原因。如對太原起兵有過重要作用的大臣劉文靜和武將孫順德、劉弘基等,都同李世民十分親善。
其次,李淵起兵以后,地位很不穩(wěn)固,他就大封宗室,兒子叔侄都被封為王公,掌握重權(quán),以維護和鞏固初建的唐王朝。李世民被封為秦王,李元吉被封為齊王。秦王的地位僅次于太子。對軍權(quán)、李淵更為重視,從不交與外姓,而用李氏諸王擔任各路大軍統(tǒng)帥。最要緊的崗位就由嫡系的兩個大兒子李建成、李世民擔任。那時李元吉只有十五歲,還不能委以重任。李建成當太子之后,軍權(quán)就只能由李世民一個人來執(zhí)掌了。
李世民手中掌握了大量軍隊,在統(tǒng)一全國的戰(zhàn)爭中,屢建奇功。地位、威望自然不斷上升,而且在戰(zhàn)爭中壯大了他的力量。如破劉武周時,李世民招撫了著名農(nóng)民起義將領(lǐng)尉遲敬德。平王世充時,李世民又搜羅了大批文臣武將,如秦叔寶,程知節(jié)、徐世勛等。這些人都是勇將,為李世民坐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李世民同李建成一樣,除擁有秦王府兵之外,還有私自蓄養(yǎng)的八百多勇士。他的軍隊多是收編的農(nóng)民起義軍。所以,秦府的兵精將猛,在當時是很出名的。
再有,李世民不僅軍事地位很高,而且由于才識兼?zhèn)?,李淵從藩衛(wèi)皇室出發(fā),還讓他身兼丞相之職。這就更有利于李世民收羅人才,擴大自己的政治勢力。如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著名政治家,都是秦王府里的重要謀士和決策者。平定王世充、竇建德之后,李世民認為海內(nèi)逐漸平定,就又開了文學館,招徠四方文學之士十八人,號為“十八學士”,實際上,這是秦王府的智囊團。
這樣,李世民的秦王府中,文武具備,實力很強。此外,在高祖的嬪妃中,李世民雖不能像太子那樣直接接觸,卻也不放松爭取工作,他讓妻子長孫氏去后宮活動,他還收買李建成手下的人為自己服務(wù),李建成手下的親近常何和王旺,就都被他收買過去。而李建成雖然也用重金收買了李世民手下的尉遲敬德等人,但都沒有成功。
總之,李世民雖不是嫡長子,但在爭奪皇位上,他是可以同李建成勢均力敵的。
在這之前,他們需要一致對外,不可能把主要力量用在爭奪皇位上。從武德七年(624年)起,雙方在李淵面前互相揭發(fā),公開斗爭了好幾次。李淵對他們之間的斗爭,早已覺察到了,但始終拿不出有效措施來解決,他從正統(tǒng)觀念出發(fā),自然要維護太子李建成的地位。
自武德五年(622年),李淵就已注意節(jié)制秦王的地位和勢力。如關(guān)東未平,就命秦王班師,改派李建成去鎮(zhèn)壓二次起義的劉黑闥。又如,將李世民的重要臂膀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逐出秦王府。在后宮妃嬪的挑唆下,李淵還訓(xùn)斥過秦王。可是,李淵也不愿傷害秦王,因為李世民在鞏固初建的唐政權(quán)中,起了臺柱的作用,他在朝內(nèi)外的勢力都相當大,革除秦王,會動搖唐朝的統(tǒng)治基礎(chǔ)。而且,當時突厥問題尚未解決,抵擋突厥的進擾,還要靠秦王。所以,李淵對兒子們之間的沖突,經(jīng)常是各打五十大板,力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到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終于爆發(fā)了。這年夏天,突厥進擾至黃河南岸。李建成向李淵推薦李元吉為出征統(tǒng)帥,目的是借此把秦王府的精兵勇將都移到自己手里,然后再邀秦王至昆明池飲酒,埋伏下壯士殺掉他。這個密謀被王旺透露給了李世民。李世民忙同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人商量對策,決定先發(fā)制人。研究具體的辦法時,李世民派人請被貶在家的房玄齡和杜如晦一同商議。
六月三日,李世民向李淵密告李建成,李元吉同妃嬪淫亂,以及他倆要殺自己的事。李淵不敢輕信,決定第二天上朝由諸大臣公斷。秦王密告的消息,立即由妃嬪轉(zhuǎn)給李建成、李元吉。李元吉有些擔心,想推脫有病,不去朝見高祖。李建成認為守衛(wèi)宮門——玄武門的常何,是自己人,不會出問題。第二天一早,他倆照常入朝。李世民在常何的協(xié)助下暗中在玄武門埋下伏兵。李建成、李元吉行至臨湖殿,發(fā)現(xiàn)情況不對,想調(diào)轉(zhuǎn)馬頭回去。李世民帶領(lǐng)伏兵出擊,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尉遲敬德趕到,射中李元吉坐騎。李元吉棄馬逃往樹林里,李世民縱馬去追,被樹枝掛住衣服,墜馬落地。李元吉趁勢跳過來壓在了李世民身上。元吉力大,李世民正處在生死關(guān)頭。正在這時,尉遲敬德趕到,把李元吉射死。
這天李淵正上朝等候三兄弟的到來,李世民派尉遲敬德報告李淵說:“秦王因太子、齊王作亂,舉兵已殺了他倆,恐驚動陛下,派我來保衛(wèi)您?!碧?、齊王已死,軍權(quán)在李世民之手,李淵無可奈何,只得改立秦王為太子。
玄武門之變沒有引起朝中大亂,李世民只殺了太子、齊王及其后代,對他倆的文武官員一一加以任用。因此,朝中絕大多數(shù)官員都立即表態(tài)擁護李世民。八月,李淵被迫退為太上皇,傳位于李世民,是為唐太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