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天晚上,我剛折疊好白天曬干的衣服。
宸哥兒在抽泣,爸爸坐在旁邊看著他,不語。
“怎么了?”我問,但他倆都沒有回應(yīng)我。經(jīng)驗和直覺告訴我,一定又是被爸爸兇了。
“發(fā)生了什么事?你想跟我說說嗎?”我拉起他的小手,蹲下來,微仰起頭,望著坐在沙發(fā)上眼淚汪汪的男孩。
“沒事沒事,你忙你的?!卞钒执驍辔?,拉起兒子,宸哥兒順從地跟他一起進了臥室。
2.
“這次真不怨我。剛才我們一起在院子里聽著歌,他還非常高興地跟我說了好多話。后來聽到一首關(guān)于父親的歌,他突然就哭了?!卞钒终f。
“是筷子兄弟的《父親》嗎?”。
“可能吧,那歌詞確實挺感人?!卞钒终页龈枨致犃艘槐?。
“他都對你說什么了?感恩?感謝?”
“他說覺得很難過,然后跟我說:‘爸爸,我愛你!’。這小子——嘿嘿,然后還抱著我哭了一會兒。”說這話時,我看到宸爸眼里閃閃發(fā)光,我想那是幸福的光,還有一絲感動的淚光。
3.
我想起前不久的一天,我和宸哥兒一起散步。
“媽媽,爸爸出差什么時候回來?”
“周末前一定會回來,他說了?!?/p>
“太好了!我現(xiàn)在喜歡和爸爸多待在一起了。書上說男孩子小時候跟媽媽親近,長大后就跟爸爸親近了??赡苁且驗榘职挚梢耘阄乙黄疬\動,一起探險,我開始對軍事、化學、歷史等感興趣,這些話題他都能跟我一起討論。”
“這真是太好了!從前你倆老是沖突吵架,可愁死我了呢!”我哈哈大笑。
“現(xiàn)在他暴躁發(fā)脾氣的時候,我還是會很憤怒。”
由于社會分工、家庭分工等因素,很多父親在孩子的教育上是缺位的。理由無非就是:“我忙??!”,“婆婆媽媽的事兒我沒耐心”,“我不懂應(yīng)該如何與孩子溝通”……
布蘭肯霍恩在《得不到父愛的美國》一書中認為,“父親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得不到父愛的男孩以后更易產(chǎn)生暴力傾向、受到傷害、陷入困境、在校成績不佳,而且在青春期時更有可能加入不良團伙?!?/span>
身為女性,媽媽往往更注重細節(jié),更沉靜、更精細,更能處理日常生活中瑣細的事情。加上小肌肉群發(fā)展得比男性好,女性做起精細的動作,比如照料寶寶的生活起居等,相對得心應(yīng)手。
同時,媽媽們喜歡和寶寶有親密感,能更多地擁抱寶寶,用肢體接觸來表達自己的愛意,增強寶寶的感受力。
所以,在嬰幼兒時期,更多是由媽媽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給寶寶講故事,唱兒歌……被媽媽溫柔地呵護的寶寶,內(nèi)在被母愛滋養(yǎng),會更有安全感,通常在長大后也會更加自信。
女人感性,更偏向情感和感受方面的交流。長期被媽媽影響的孩子,通常感情細膩豐富,感受能力強,更懂得體貼,更擅長表達愛。
作為男性,爸爸往往更有大局觀、男子漢氣概。男性的運動能力常比女性強,所以,當孩子稍成大些,具有一定運動能力時,爸爸們就應(yīng)該更多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陪伴孩子進行體育鍛煉和外出探險游玩等。
男人理性,男性注重思想交流,爸爸更多地和孩子談理想、談未來,給孩子理性地分析生活,引導孩子面對困難,適應(yīng)社會。他們在意和孩子思想上的碰撞,而卻常常忽略和孩子肢體的接觸。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理解能力、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爸爸們則應(yīng)該更多的與孩子進行溝通,給孩子講一些生活化的故事,暗藏人生智慧的故事,讓孩子能從爸爸的為人處事中得到啟發(fā)和學習。
通常,0-6歲孩子的養(yǎng)育,以母親為主。6歲以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由于是男孩子的媽媽,要學會“優(yōu)雅的退出”,爸爸則言當仁不讓地更多承擔起教育孩子的義務(wù)。
1.隨著孩子運動能力的增強,運動需求量變大,孩子會更傾向和父親一起玩。他們喜歡擁抱父親,在和父親打鬧玩樂中,他們能體會到父親深沉的愛,這讓他們歡喜不已。
2、孩子喜歡和父親一起探險,一起探索更大、更廣闊的世界。如果說,母親以其溫柔包容的愛,讓孩子感受到被無條件接納的內(nèi)在安全感。父親則以其高大魁梧、無所不能的形象,給孩子以外在的安全感(即使有些父親身材較瘦,但在孩子眼中,他仍然高大威武)。
3、孩子喜歡聽父親講他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對父親的成長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朋友都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甚至想知道父親是怎樣掙錢養(yǎng)家的。
4、孩子喜歡父親教他一些實實在在的技能和知識。所以身為父親,自我修練與提高也是很重要的課題。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其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父母就越成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