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66年,大唐的心腹之患高句麗發(fā)生政變,權(quán)臣蓋蘇文的長子泉男生被兩個弟弟篡權(quán),忍氣吞聲向大唐求救。
重掌大權(quán)的唐高宗為了消弭“出賣上官儀”導致的威信影響,微服私訪太尉李勣,請他出征。李治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戰(zhàn)爭狀態(tài)打擊政治對手武則天,只是沒料到,李勣率著一群老將,竟然把高句麗給滅了!
此時,大唐的名將出現(xiàn)了明顯的斷層,老將凋零,新人不出。
征服高句麗是李世民的生前遺愿,也是李勣等老將心中永遠的痛,為了徹底夷滅高句麗,李勣開始在大唐范圍內(nèi)挑兵選將!而且,都是年齡在50歲以上的老將!
可是,誰也沒想到,就是這一群大唐老將,竟然奇跡般地夷滅了建國700多年的高句麗!
出征高句麗,70歲的李勣第一個想到的是遠在西域震懾吐蕃的戰(zhàn)神蘇定方!
可是,此時的蘇定方不僅年齡比李勣還大4歲,還肩負震懾西域的重任。吐蕃之禍堪與高句麗并齊,李勣只好忍痛劃去這位老部下的名字。
隨后,蘇定方推薦見了50歲的安西都護裴行儉,李治把他征調(diào)入朝堂,負責銓選官吏。
在李治準備立武則天為后的時候,裴行儉曾言“大唐從此亂矣”被人告發(fā),武則天便命李義府等人彈劾他,把裴行儉貶黜到西域。
裴行儉復出,不僅是李治重掌朝堂的重要一步,也有意借用世家的力量確保沒人反對東征。
接著,李勣找到了在漠北鎮(zhèn)邊的大將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是比薛仁貴成名還早的大唐名將,曾跟隨李勣征戰(zhàn)漠北薛延陀部、高句麗、百濟,更曾殺得漠北的靺鞨部、室韋部聞風喪膽。
此時的契苾何力已經(jīng)66歲,但老將不死,雄心不老,契苾何力欣然應召而來。
然后,李勣找到了已經(jīng)62歲的右驍衛(wèi)將軍龐同善。
龐同善本人戰(zhàn)績不顯,但他的父親龐卿惲是大唐的上柱國,為大唐開國立下汗馬功勞。惜乎,僅僅35歲就去世了。
接著,李勣召來了已經(jīng)55歲的名將薛仁貴。
薛仁貴曾在李世民東征高句麗時大放異彩,又對李治有救命之恩,最重要的是,每在戰(zhàn)事危急時刻,薛仁貴都能爆發(fā)出強大的戰(zhàn)斗力,實在是先鋒的不二人選!
最后,李勣又征調(diào)了只有50歲的安東都護高侃。
高侃也是李勣的部將,曾參加對薛延陀部、突厥的戰(zhàn)爭,與契苾何力配合默契。能夠官至安東都護,由此可見高侃的戰(zhàn)力不會比上述幾人遜色太多。
公元666年12月底,當李勣終于聚齊這些名將后,感慨地對李治嘆道:“陛下,自高祖開國以來,我大唐良臣如云、猛將如虎,相得益彰。可惜,如今朝堂上下人人重文輕武,大唐名將逐漸凋零,何以至斯啊!”
李治胸中也有封狼居胥,也有開疆拓土,便問李勣如何應對?
李勣給他開出一個良方:民間尚武精神不足,可暫時從勛貴子弟中廣泛提拔年輕一代,跟隨東征,培養(yǎng)忠心!
李治敏銳地察覺到這是持續(xù)打擊武則天背后勢力的良機。
不久,李治從瓦崗老將、世家和普通百姓中召集了大量軍中新貴,一股腦交給李勣,讓他帶去高句麗試煉。
同時,從這些人中,李治提拔了一大批獨立于朝堂之外的人才,單獨負責軍事、后勤、人事等業(yè)務,為日后論功行賞、提拔這批人進入中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契苾何力、高侃是最早出征的一批人,因為,他們的兵馬距離高句麗最近。
公元667年3月,契苾何力的先鋒部隊聯(lián)系上了逃亡到高句麗北部的泉男生,兩軍在國內(nèi)城(今吉林集安)會合。
薛仁貴、高侃部也已運動到遼東一帶,三軍會合,把圍困泉男生的3萬高句麗大軍打得落花流水。不過,在李勣的帥營未抵達之前,三軍暫時維持對高句麗的強大壓勢,不可貿(mào)然進軍。
4月,李勣率領(lǐng)中軍抵達高句麗,開始排兵布陣。
鑒于以前數(shù)次征伐高句麗失敗的經(jīng)驗,李勣這次摒棄了以往“兵分兩路、南北夾擊”的戰(zhàn)略部署,而是集中大軍從遼東向東南方向推進,打算以快打快、大膽穿插,試圖一舉消滅高句麗的主力。至于南方的百濟、新羅聯(lián)軍,只要他們擋住高句麗南逃之路即可,不求戰(zhàn)勝。
這種戰(zhàn)法的好處在于:大唐無需應付龐大的南路渡海后勤運輸,避免海上運輸損失。
朝內(nèi),許敬宗等人詬病后勤運輸集中在遼東一線,會導致路途遙遠、人力巨費。但是,依附武則天的勢力已經(jīng)被李治借著戰(zhàn)爭清除了大半,應者寥寥。新任的吏部尚書裴行儉此時也已到任,他是知兵大家,又是世家子弟,在李治的配合下對許敬宗的條陳逐一反駁,得到絕大部分大臣的贊許。
許敬宗已經(jīng)年邁,李治特旨可以不上朝,但是,朝內(nèi)的局勢讓他不得不堅持上朝。
自從武則天身孕退居后宮,朝內(nèi)屬于她的勢力已經(jīng)被剪除得所剩無幾,許敬宗孤掌難鳴,只好派兒子去見楊夫人,請她轉(zhuǎn)告武則天朝內(nèi)局勢。
武則天臨產(chǎn)在即,固然有心和李治爭執(zhí)一二,奈何身體不允許,也只能暫時隱忍,徐圖它策。
公元667年5月,一個天大的噩耗從西域傳來:一代戰(zhàn)神蘇定方逝世,吐蕃異動!
裴行儉向李治傳達了這一噩耗,李治又悲又痛,計劃命劉仁軌遙領(lǐng)洮河道行軍總管一職,黑齒常之等大將西赴邊疆,震懾吐蕃。
6月,武則天順利誕下最后一個女兒——未來的太平公主!
為防軍心不定,李治密旨李勣告知了蘇定方逝世一事,并把他的安排告訴了李勣。李勣老成持重,認為不宜擅動劉仁軌的宰相職務,以免影響東征。
當時,大唐的世家?guī)缀鯄艛嗔宋饔蚪z綢之路的5成,李勣建議仍由吏部尚書裴行儉代領(lǐng),并征召世家子弟前往西域,充實邊郡。
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好處:
第一,裴行儉出身世家,號召力強,這些世家子弟去西域護衛(wèi)的是自家財產(chǎn),世家必然踴躍參加。
第二,世家家財豐厚,對金錢的占有欲強;如果吐蕃趁機進攻大唐,這些世家必會鼎力相助大唐,至少可以為東征拖延一段時間。
李勣不愧是老成謀國,裴行儉在西域經(jīng)營了很多年,勢力廣泛,很快就抑止了吐蕃的異動。
再說東征大軍,李勣兵分三路進發(fā):
第一路是先鋒薛仁貴部,總兵2萬。該部沿東北方向進發(fā),徹底切斷高句麗和室韋、靺鞨部落的聯(lián)系,一路攻城拔寨,大膽穿插,所向披靡。
第二路是李勣部,總兵10萬。作為中軍,李勣部沿中路進發(fā),確保每打下一座城池,就徹底摧毀高句麗的反抗力量,進展雖慢,但勝在穩(wěn)妥。
第三路是契苾何力部,總步3萬。該部的作用不是攻城拔寨,而是穩(wěn)固上述兩部占領(lǐng)的地盤,防止叛亂再生。以前,東征大軍每次都遇到剛打完的地盤上就出現(xiàn)高句麗人叛亂的現(xiàn)象,甚至屢次被切斷運輸線,導致功虧一簣。
李勣吸取了這個慘痛的教訓,以大將契苾何力的戰(zhàn)力以及該部在黑山白水的運動能力,相信可以幫助唐軍排除后顧之憂。
果然,李勣的這一招特別奏效,只要被唐軍打下的地盤,都至少被梳理兩遍,高句麗人連叛亂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一旦遇到這種情況,都被心狠手辣的契苾何力斬草除根了!
所以,只要契苾何力來過某地,當?shù)氐母呔潲惾吮厝秽淙艉s。
且說蓋蘇文的長子泉男生,自從被兩個弟弟聯(lián)手篡權(quán)后,他便日漸消沉,心中只抱著一個念頭:生擒兩個弟弟,獻給大唐!不過,鑒于大唐在征伐百濟后對百濟王室的處理態(tài)度,泉男生又有點忐忑,不知大唐會如何處置他?
和契苾何力會合后,泉男生終于放下心來。
契苾何力帶來了大唐皇帝李治的詔令,任命泉男生為遼東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撫大使。
至此,泉男生徹底放下心來,帶著余部萬余人踏上了大唐的戰(zhàn)車。
公元667年10月,薛仁貴部率兵2萬一路沿著東北方向進發(fā)。
雖然有泉男生發(fā)的勸降布告,可自隋朝以來從未被徹底征服的高句麗人盲目自信,一路抵抗,給大唐虎賁的進攻帶來不少麻煩。
作為行軍總管,高侃保持了做安東都護時的謹慎作風,穩(wěn)步推進。
薛仁貴身為先鋒,認為不宜太過保守,勸說高侃大膽突進、穿插,務必在嚴冬來臨之前占領(lǐng)高句麗的堅城,在此過冬。
高侃聽計,開始調(diào)整策略,由薛仁貴領(lǐng)兵3000精銳在前攻略,他則隨后推進。
再說李勣這邊,自從進入高句麗之后,泉男生的弟弟泉男建親率15萬大軍正面迎戰(zhàn),駐扎在遼水一帶。另外,泉男建還召集了5萬靺鞨兵據(jù)守南蘇城,和泉男建互為犄角。
10萬大唐勇士對戰(zhàn)20萬高句麗聯(lián)軍,優(yōu)勢依舊明顯。
經(jīng)過數(shù)次小規(guī)模戰(zhàn)役后,泉男建終于認識到自己的聯(lián)軍根本打不過對面的大唐老將,便開始堅守不出。
為了打破僵局,李勣調(diào)動在后方的契苾何力前來,行使“暗渡陳倉”之計。
李勣以7萬大軍拖住了正面的泉男建,而契苾何力則悄悄率兵6萬,包圍了靺鞨人的南蘇城。泉男建拼命去救,卻被李勣牢牢地牽制在遼水之畔。
契苾何力沒有讓李勣失望,僅僅用了10天時間,就攻下了南蘇城,陣戰(zhàn)1萬余首級。
而后,契苾何力乘勝追擊,連下靺鞨人6座城池,把泉男建的犄角陣勢破除殆盡。泉男建見勢不妙,于9月撤出遼水一帶,徐徐后退。
這一切,都在李勣的老謀深算之中。
趁著高句麗軍的陣腳松動,李勣率7萬大軍分部壓上,契苾何力也率6萬大軍繞道偷襲,兩軍合兵一處,連戰(zhàn)連捷,一共占領(lǐng)了高句麗23座城池。
至此,高句麗北部除了新城地區(qū)外,全部被大唐虎賁攻克。
泉男建見勢不妙,把兵力集中在新城一帶,據(jù)堅守城。
可是,他忘了在自己身后還有薛仁貴的這支大唐虎賁!10月中旬,高侃率部從扶余轉(zhuǎn)向新城,竟然誤入泉男建在此設下的伏擊圈。
此時的薛仁貴正率3000部眾在百余里外奔襲。
當高侃被圍的消息傳來,薛仁貴毫不猶豫地帶領(lǐng)虎賁馳援而來。
泉男建也不是軍事白癡,隨即調(diào)動大軍,打算包圍薛仁貴的先鋒部隊。不料,55歲的薛仁貴寶刀未老,竟然一連沖破泉男建設下的三道包圍線,與高侃部會合。
眼看包圍失敗,泉男建立即撤兵,卻在金山(今遼寧圖昌西邊)一帶遇到冒進趕來的高侃部。
煮熟的鴨子飛走了,然后又自己飛來了,泉男建大喜過望。
泉男建當即團團圍困住這支大唐主力,希望一舉殲滅這股力量,沉重打擊大唐的士氣。
顯然,泉男建忘了薛仁貴是多么無敵的存在!
剛剛解救出高侃部的薛仁貴再次率3000部眾回援!面對15萬高句麗大軍,薛仁貴和部下虎賁面無懼色,反而露出求戰(zhàn)若渴的神情。
此時,李勣、契苾何力部分散在扶余城和國內(nèi)城兩處,距離此處最近的也需要5天行程。好在,高侃部和龐同善部此次是合兵一處,40000多大唐雄兵雖然被圍困,但一時半會還不會被泉男建吃掉。
利用這個時機,薛仁貴排出百余人小隊沖入重圍給高侃送信,約定里應外合的時間,打算僅憑一己之力,來個“蛇吞象”!
11月初,夜,高句麗北部雖然仍未下雪,但月色如霜,嚴寒逼人。
是夜,薛仁貴按照約定時間率3000部眾直插泉男建大營,大唐虎賁個個如下山猛虎,薛仁貴更是身先士卒,一把方天畫戟使得出神入化。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本以為高枕無憂的高句麗軍被薛仁貴這一殺竟然穿透了大營!
包圍圈內(nèi)的高侃、龐同善部也趁機反攻,雙方合兵一處,再次從內(nèi)圍殺到外圈。
大戰(zhàn)進行了2天3夜,薛仁貴在高句麗軍營內(nèi)殺得五進五出,所向披靡,陣斬敵人50000余,俘虜30000余,把泉男建的大營踏成平地。
戰(zhàn)爭結(jié)束,薛仁貴戰(zhàn)袍浴血,拄著方天畫戟望著黑山白水,暢懷大笑。
是役,薛仁貴以3000大唐虎賁連破高句麗15萬大軍的連營,而后4萬健卒反攻,幾乎消滅了高句麗一半的精銳。這是薛仁貴的巔峰之戰(zhàn),遠超昔日“三箭定天山”的威名!
至于泉男建,早被薛仁貴嚇得魂飛魄散,在一群親兵的簇擁下好不容易逃出生天!
唐高宗聽到獲勝的捷報后,親筆寫詔書慰勞薛仁貴:“金山大陣,兇黨實繁。卿身先士卒,奮不顧命,左沖右擊,所向無敵,諸軍賈勇,致斯克捷。宜善建功業(yè),全此令名也?!?/p>
大唐上下一片喜悅,包括已經(jīng)失去大勢的武則天,也為大唐健兒立此潑天大功欣喜萬分!
不過,高句麗已經(jīng)進入嚴冬,各地陸續(xù)飄起了雪花,再戰(zhàn)已經(jīng)無功。
盡管如此,受到鼓舞的大唐士卒依舊充滿高昂的斗志,打算再次度過第二個嚴冬,準備來年徹底夷滅高句麗。
可是,隨著大唐士卒收縮到堅城中,高句麗人似乎看到了契機,竟然蠢蠢欲動、趁機反攻。
在隋朝、李世民和李治、武則天合計七次的東征中,大唐虎賁除了2次是因為高句麗詐輸而遺恨鴨綠江外,剩下5次毫不例外都打贏了,可就是因為嚴冬已至、后勤運輸困難不得不鎩羽而歸。
李勣吸取了教訓,不僅只把東征的大軍放在北路,而且采用梳篦的形式防范占領(lǐng)地區(qū)的反叛。不過,即便這樣,大唐的15萬大軍仍控制不了嚴寒下的黑山白水。
公元668年2月底,駐扎扶余城的龐同善部再次發(fā)出求援信號,遭到高句麗、靺鞨20000聯(lián)軍的猛烈反攻,后勤運輸中斷。
此時的高句麗北部,從國內(nèi)城向北,全部被大唐占領(lǐng),這股聯(lián)軍是此前被打散的殘余部隊。他們打算故技重施,利用唐兵不擅長在冰天雪地作戰(zhàn)的劣勢,趁機反攻。
正在新城過冬的薛仁貴和高侃商量后,由高侃據(jù)守新城,他則孤兵馳援。
而契苾何力此時正在國內(nèi)城周圍過冬,距離扶余有數(shù)百里之遙,如果等他抵達,黃花菜都涼了。可是,如果薛仁貴引兵前去,必然會遭到當?shù)貧堄嗖筷牭尿}擾,若是高句麗殘兵越聚越多,很可能會把薛仁貴也陷入其中!
薛仁貴想到了一個妙招,命將士們一起動手,買光了新城周圍的白布,命人做成裹腿的白布和罩在身上的外衣。當夜,便趁著雪色悄悄出發(fā)了。
此時的遼東地區(qū)已到處是皚皚白雪,3000大唐虎賁在白衣的保護下,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到扶余城附近,對聚集在那里的高句麗殘軍進行了致命的打擊!
僅僅一夜功夫,嘯聚在這里的20000高句麗殘軍便被打垮,唐軍陣斬萬余首級,再次取得大捷。
這次奔襲的勝利,是唐軍在高句麗戰(zhàn)爭的重大轉(zhuǎn)折點!
因為,唐軍都學會了如果在黑山白水之間保護自己,并利用強大的機動性有效地打擊各地的叛軍。據(jù)考證,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利用“保護色”的戰(zhàn)役。
因此,夷滅高句麗,薛仁貴居功甚偉!
根據(jù)薛仁貴的經(jīng)驗,李勣命各處唐軍效仿,高句麗各地的叛軍剛發(fā)動不久,便被從天而降的唐軍給夷滅了,讓泉男建和泉男產(chǎn)兩人十分沮喪。
一直到了來年4月,高句麗北方的冰雪才開始融化,而滅國之戰(zhàn)也到了最關(guān)鍵的時刻,并差點功敗垂成!
事情是這樣的,為了對高句麗發(fā)起最后的總攻,李勣決定一戰(zhàn)而竟全功。
于是,劉仁軌、黑齒常之被他征調(diào)而來,渡海至百濟、新羅,組織這些藩屬國對高句麗發(fā)出最后一擊。
按照李勣的設想:大唐無需承擔兵力、后勤,在百濟、新羅就地募兵,一起進攻,徹底斷絕高句麗的生路。劉仁軌曾經(jīng)在百濟扎根數(shù)年,經(jīng)驗足、人望興,是不二的人選。
李治雖然還想讓劉仁軌繼續(xù)幫他打擊武則天的勢力,不想放他離開,可是,權(quán)衡之下,也認為李勣的安排最妥當,便也同意了。
接到征召后,這位大唐中樞的宰相二話沒說,領(lǐng)命而來。
劉仁軌一去,大唐朝內(nèi)深孚眾望的宰相就少了一位,人老、資格老的許敬宗便開始折騰起來了,開始反對繼續(xù)東征。
李勣帶兵出去已經(jīng)一年多了,而更早的契苾何力、高侃等人已經(jīng)出征快2年了。
戰(zhàn)爭對大唐國力的消耗十分劇烈,許敬宗趁機動議和高句麗罷戰(zhàn),等國力恢復后再來一次。李治本不想理睬他,可此時的西域又傳來噩訊:吐蕃出兵了!
如今主持吐蕃政權(quán)的不是松贊干布的后代,而是權(quán)相祿東贊的兒子贊若悉。
唇亡齒寒,高句麗若是被大唐夷滅,從此大唐東北方向再無掣肘,今后再對付吐蕃就占據(jù)了主動權(quán)。所以,大相祿東贊剛死不久(終于熬到戰(zhàn)神蘇定方去世后,才敢死掉),他的大兒子贊若悉不顧吐蕃貴族的反對,執(zhí)意出兵西域。
本來,劉仁軌手下大將已被調(diào)去西域。
沒想到,李治的點子太背,剛調(diào)走劉仁軌及其部下黑齒常之,吐蕃就出兵,讓李治頓感被戲弄了。可是,西域之重遠勝高句麗,只要李治不昏,馬上就能做出決斷!
朝內(nèi)大臣反對繼續(xù)戰(zhàn)爭,西域那邊吐蕃又躍馬揚鞭席卷而來......在這種內(nèi)憂外困之下,李勣來信了!
“陛下,當今之計應以東征為要!值此之際,臣建議假裝與吐蕃王商議和親,以離間吐蕃王和大相贊若悉,爭取3月有余,臣有信心一戰(zhàn)而竟全功!”
李勣的意思是讓李治用“和親”來籠絡吐蕃王,利用吐蕃王的傀儡身份拖住權(quán)相贊若悉。只要給東征大軍3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凱旋而歸,震懾吐蕃了!
李治認為此計甚妙,欣然應從。
要和吐蕃“和親”總得有公主吧?剛剛出生的太平公主就是現(xiàn)成的呀!
和誰“和親”?當然是吐蕃王的兒子了,總不能厚顏無恥到把剛出生的嬰兒嫁給吐蕃王吧!
為什么要“和親”?這還用說嘛,文成公主不就嫁給松贊干布了嘛,如今我們大唐想親上加親,不可以嗎?
當武則天聽說李治要拿剛出生的女兒“和親”,恨不得把提議的人親手殺掉??墒牵斔犝f是李勣的建議時,心中再不悅也只能認了。否則,若是李勣大勝歸來拿她開刀,眼前這個已經(jīng)學會奪權(quán)奪勢的皇帝丈夫肯定樂得拍手叫好。
不過,李勣沒想到的是,這也為他身后的李家埋下了禍根。
就這樣,李勣用一句“空話”成功離間了吐蕃王和權(quán)相贊若悉,為東征大軍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公元668年6月,高句麗最后一支精銳部隊被李勣殲滅,10多萬唐軍包圍了平壤城。
3個月后,高句麗覆滅。
建國705年的高句麗被滅國,為了防止后患,唐高宗下令把高句麗之民移走大半進入江淮地區(qū),并從關(guān)隴地區(qū)充實5萬余戶至遼東,以徐徐同化之。
當李勣帶著一群須發(fā)皆白的老將凱旋歸來,李治親自迎出長安城外30里,灑淚酹酒,獻俘于祖陵之前。
至此,困擾隋唐兩朝百余年、四代人的高句麗,在第八次東征中灰飛煙滅,再也沒能東山再起。而做成這件大事的,竟是一群雄心不死、智謀層出不窮的老將(最年輕的高侃也已50歲),堪稱中外戰(zhàn)爭史上的奇跡!
當武則天在宮墻之上看著簇擁在李治周圍的大唐功臣時,心中泛起陣陣苦澀。
終于,還是讓李治給翻盤了!不過,這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他畢竟是自己的丈夫,作為女子,不就應該遵循傳統(tǒng)、相夫教子嗎?
轟轟烈烈的東征終于結(jié)束,武則天也似乎認清了自己的位置,開始做個循規(guī)蹈矩的皇后,每天在宮內(nèi)陪著女兒太平公主。只是,她真的甘心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