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癡迷佛法,到處逛廟子,去了寺廟覺得才是找到了我的歸宿,感覺進(jìn)去拜拜佛,心情才能平靜,對其他事情一概沒有興趣了。
我去了很多大廟子,不管去哪里,都是先去看看那有沒有廟子,有的話一定去看看。
有一次我去一個小縣城出差,辦完事后問他們有什么廟子道觀啥的可以看看,當(dāng)?shù)厝烁嬖V我,這里有個小廟子,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因?yàn)槔锩嬷挥幸晃缓蜕?,廟子很小好像個小院子而已。
我說不管它小,我反正也還有點(diǎn)時間,就去看看吧。
于是按他們指的路去了,那個小廟子在一個偏僻的小山坡上,四周方圓一里沒有人煙。實(shí)在是太荒蕪了那地方。
我去的時候是下午五點(diǎn)多,已經(jīng)快黃昏了,那個廟子確實(shí)很小,看起來有些年代了,六十年代的那些政治標(biāo)語還沒有抹掉。殘?jiān)f壁依然在半人高的草里靜靜地矗立。
我一看廟門上匾額,上面寫著三個字:如夢寺。
啊,這個名字,果然有特色,不像一般的廟子的名字。
旁邊的對聯(lián)寫著:人生如夢夢非夢,萬法皆空空歸空。
這對聯(lián)也是很妙,我也很少在其他寺廟里看到這樣的對聯(lián)。我心想,這個廟子一定有點(diǎn)意思,很神秘的感覺。
我看那廟門沒有關(guān),半開著。便輕輕推開,跨了進(jìn)去。
只見里面有點(diǎn)像個家,倒不像個廟,除了一個住人的小房,就只剩下一間大的佛殿,里面供著西方三圣。香案上擺著簡單的清水和一盞燈。
暗暗的燈光閃爍,正好讓我看到觀世音菩薩塑像的一抹慈悲。我來到佛前下拜,磕了三個頭。剛站起來,一個聲音在旁邊說:阿彌陀佛,我們這個小廟子,難得還有人來拜拜啊。
我一看,是一位老和尚,年紀(jì)大約有六十左右,滿臉和藹。穿著一件補(bǔ)了很多補(bǔ)丁的破袈裟。
我趕緊上前跪下頂禮,老和尚扶我起來說多禮了。
他請我去旁邊桌子那坐下,那個偏角其實(shí)就是客堂了,他又拿出一個茶杯,請我喝茶。
我問:法師,您這一個人在這廟子里啊。
他說:是啊,廟子小,沒有僧人來,也沒有什么香火,定期還是有幾位善眾來幫忙打掃打掃,送點(diǎn)東西給我維持。
我說:哦,那您一個人在這里,生活方便不?
他說:沒有什么不方便,一個廟子我一個人住了,還不夠好嗎?這是佛菩薩關(guān)照我啊。這個廟子很多年代了,古代就有,一直都有人在,那些年因?yàn)橄慊鹕伲突膹U了,我從外面游方過來,當(dāng)時這里還有兩位僧人,我住進(jìn)來后他們也陸續(xù)走了。我一住就是三十年啊。
他說:沒有佛菩薩和廟子,就只能在自心里拜佛,可是,迷途眾生,并非個個都懂在自心找啊。所以拜佛不可不拜,廟子不可不有啊。
拜得多了,自然有機(jī)緣懂得更深的道理。懂得了道理,一般人都會感恩佛菩薩,去哪里感恩,除了自心感恩,還有形式上的感恩,拜佛便是一種。
所以你若明白,便不會疑惑拜佛和廟子。關(guān)鍵不在于拜和不拜,在于你內(nèi)心是否在為這個事情分別執(zhí)著。
假如你懂了,你不拜佛,也無不可,你來拜佛,便是簡單拜佛,再無他念,你若是念上加念,對每一件事都生出許多妄想分別,那遭罪的其實(shí)是你的心啊。
世界上的事情,很多沒有緣由,你要去找緣由,也有很多,但是你不執(zhí)著他的緣由,便是自在。修行的形式,沒有說必不可少,但是卻少它不得,除非你一下直到可有可無之境,自然恰恰還是會平凡簡單,不做多想。這里頭的奧妙,你自己可以體會一下。
他說:解脫者,一切的作為都是佛事,無事不是佛事。但他依然會去做點(diǎn)形式上的佛事,原因各有因緣,不一而同。關(guān)鍵不在于他做什么,關(guān)鍵在于他是否自在了。
自在之人,于一切事一切思維都無礙。
我問:世間有的人,混不吝,什么都阻擋不了他,你和他說什么他也不會放在心上,只按自己的心意行事,那不也是無礙嗎?
他說:那是一意孤行,正是大礙,礙的是心的活路,混不吝的人是以膨脹的自我拒絕一切,看似無礙,其實(shí)堵塞。自在的人,是以圓融智慧隨順一切因緣,所以無礙。
他說:隨順有兩種,一是做不了主的隨順,一是自在隨順,做不了主的隨順,叫做隨波逐流,隨緣奔馳,顛倒流離。
做的了主的隨順,叫做自在隨順,是自心絕不跟隨亂跑,靜靜看著因緣起滅,名為隨順。
正所謂萬法皆空人生如夢,哪一樣不是夢幻泡影,如此看待,萬緣之下一心不亂,便是隨順。
心能被緣影干擾,便無法隨順,被牽引羈絆,只有不被任何緣影干擾,知幻即離,便可自在隨順。
他說:我們本是在家之人,因外緣起幻,塵影紛紛,以為是真,便以幻為真,牽動生死煩惱不斷。如若知此皆幻,便是回歸在家之相,知道原來本在家中從未出離,這個冤枉,生生世世不得解開。
所以佛說遠(yuǎn)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只有遠(yuǎn)離了妄念所造的顛倒夢想,才能究竟啊。
世人認(rèn)為修行有所修,有所去,要離開娑婆人間,離開現(xiàn)實(shí)社會,離開自己的糟糕生活,去往天堂極樂。殊不知這些不也是一念貪妄嗎?
唯有停止貪妄,狂心頓歇,歇下了才是菩提。
好像暗室無光,是因?yàn)榇昂熣谧?,拉開窗簾,光芒自在。于是當(dāng)下窗簾拉開,便是極樂凈土光芒世界,哪里要去一個特別的地方尋找光芒。
這個知幻,便是開關(guān),開關(guān)一動,便覺照幻有,瞬間即在凈土,只是一般人不知道不覺得,也不怎么相信。
他說:真正的信佛,是信具足佛,信你自性本自具足的那個,你信了這個,才有出路,才有根源,才有奔頭。
佛陀所說一切,無非帶領(lǐng)你走向自在,回歸本來。但你若不信這個本自具足,你便以為修行要找他方神圣,走上冤枉路。
你要脫離三維四維,奔向五維,六維,去 不知哪里的八十八層天外天尋找佛性,豈不謬哉?
十方三世都在一念之中,都在你的摩尼寶珠之內(nèi),你要跑去哪里才算是個盡頭。孫悟空有這樣的癡傻,所以逃不過如來佛的手掌心。
他以為飛到了天盡頭,卻還是在如來手心里。因此只好落得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不得自在。
這便是孫悟空不信佛,不懂自心即一切,不懂本自具足的道理。
真正信佛人,老老實(shí)實(shí),不做狂亂妄想,不求虛遠(yuǎn)遙不可及之事,不做未來期待,平靜沉著輕松自然,借眼前緣,手上事,修心中真,都是在眼前當(dāng)下,應(yīng)來當(dāng)來的一一修來。
觀照好一念一行,便是修行。不使自己脫離絲毫覺照,便是功夫。
我又問:那么,有的人很喜歡追求神通氣脈,追求各種感應(yīng),到底好還是不好呢?
他說:神通本是妙用,人因執(zhí)著,變成障礙,它本具足,自然來就來沒有就沒有,何必追求,跟不該渴求貪戀。氣脈亦如是,知見對,氣脈才有可能真正意義上對路。否則氣隨意轉(zhuǎn),意亂氣怎么可能是不亂的。
所以修行人,都應(yīng)以知見正確為第一要務(wù)。否則彎路太長,難以走完。
說到此時,外面已經(jīng)天黑了,法師起身合十:施主,天色已晚,我就不多留了。
我聽得十分入迷,正在沉吟思維,聽他一說只好起身準(zhǔn)備離開。
我問:還未問法師上下?
他笑說:貧僧法號了夢。
便走入偏房。我自出廟,抬頭一看,一輪明月掛在星空,天色皎然、夜涼如水,身心內(nèi)外頓覺清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