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譯文】
孔子被匡地的羣眾所拘禁,便道:“周文王死了以后,一切文化遺產不都在我這里嗎?天若是要消滅這種文化,那我也不會掌握這些文化了;天若是不要消滅這一文化,那匡人將把我怎么樣呢?”
畏于匡:匡,邑名。相傳陽虎嘗暴匡人,孔子弟子顏剋與虎俱。后剋為孔子御至匡,匡人識之。又孔子貌與虎相似,乃圍孔子,拘之五日,欲殺之。古謂私斗為畏,匡人之拘孔子,亦社會之私斗,非政府之公討?;蛘f畏懼有戒心,非是,今不從。
文不在茲乎:文指禮樂制度,人群大道所寄。孔子深通周初文武周公相傳之禮樂制度,是即道在己身?;蛘f:孔子周游,以典籍自隨,文指詩書典冊。今不從。
后死者:孔子自指。若天意欲喪斯文,不使復存于世,即不使我知之。斯文即道,與于斯文,即使己得此道。
匡人其如予何:今我既得此道,知天意未欲喪斯文,則匡人亦無奈我何。
孔子臨危,每發(fā)信天知命之言。蓋孔子自信極深,認為己之道,即天所欲行于世之道。自謙又甚篤,認為己之得明于此道,非由己之知力,乃天意使之明。此乃孔子內心誠感其如此,所謂信道篤而自知明,非于危難之際所能偽為。
這是孔子一生中遭遇幾件大事之一??锸且粋€地名,在宋國。當時有一個壞人叫陽虎,據說陽虎貌如孔子,他的相貌長得和孔子一樣,宋人都要殺掉他??鬃訋Я艘淮蠖褜W生,經過那里,大家以為他就是陽虎,把他包圍起來,要殺他。這是有名的“子畏于匡”事件。古代的文字簡單,只用一個“畏”字。實際上這個字代表很嚴重、很可怕、很危險的一件事故。當然孔子的學生們感到很嚴重,也可以說嚇死了??墒强鬃诱f,沒有事,你們放心好了。他非常相信命,不過這個命不是普通算命的命。他說自文王死后,五百年來,中國文化衰落到現在,難道中國文化的命運真要斷了?不要流傳嗎?如果上天有意一定要把我們中國文化的根基斷絕,那么就應該是我一輩子都不會接觸到文化,可是事實上我要擔負起這個責任來。假如說上天并無意斷絕中國文化的根本,而要讓他流傳下去,那么今日就還要留著一點。如是這樣,老實說,我今天對于中國文化,是全心全力貢獻在這件事上;也只有我對于中國文化,能夠接受、能夠發(fā)揮。像這樣,那么你們放心,我死不了,匡人也不會把我殺死。
我們看到孔子在一個這樣危險的情況下,他始終不以宗教精神,來個禱告,求神保佑。再說,這個時候,他如果談軍事精神,把學生馬上一組織,變成戰(zhàn)斗的力量,也很容易。但是他不來這一套,所以他始終是“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彼冀K建立一個人文之道,處一切人、事,要自己增加自信。這一段說明他作人處世,處困難當中的精神。他這一次困難,如果不是身歷其境的人,不容易體會。等于現在和年輕人講抗戰(zhàn)時期的情形,講死了他們也體會不出那種味道。沒有跑過警報,沒有躲過炸彈,沒有逃過難,那種味道年輕人始終不知道的。孔子當時的處境是萬分危險,但他始終不動聲色,不在乎。他反而慰勉學生,放心!死不了的。中國文化的責任落在我們的肩膀上,上天有意斷絕中國文化,那是我們該死。假使上天無意斷絕中國文化,那我們不會死的。這是孔子處患難中的精神。
我們談孔子思想的時候不必太消極,要了解的是這是個事件。一個人不能夠在事后才說我當時很勇敢,因為現在已經過去了,所以我可以說我當時知道沒有問題的,當時就是當時,那個情況是沒有人有把握的,萬一真的出了事,孔子照樣問心無愧。
在這段話里面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確實面對著生命的危險,重要的不是他最后是否逃過了這一劫,而是他怎么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表達自己最深刻的信念。我們一再強調孔子在六十歲前后周游列國叫做順天命,因為他順天命,所以他在這個關鍵時刻可以說“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把天抬出來作為他的后盾,作為他的靠山,因為他相信自己是在奉行天命。
知天命,順天命,心平氣和,坦蕩如砥。
慈懷書院推出
《論語》共讀和《道德經》共讀
慈懷讀書會聯(lián)合懷師書屋推出
南懷瑾經典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