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古今興衰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5000年文明史,4000年城市史,1500年建都史,13朝古都,105位帝皇,華夏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
這就是洛陽,一座光聽名字就能腦補出80集古裝連續(xù)劇的千年古都。
洛陽,地處古洛水之陽,因水得名。
河流穿過歷史,從洛陽城下緩緩流過,見證了夏商兩周的文明伊始,旁觀了漢唐魏晉的大國風流,目睹了武皇的稱帝,道學的發(fā)源,儒學的興盛,四大發(fā)明的誕生,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的揮毫潑墨……
毫不夸張的說,洛陽的一磚一瓦都藏滿了故事。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陽還是一個絕佳的旅行目的地。
這里有“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的名花牡丹;有夏、商、周、漢魏、隋唐的“五都薈洛”;有“千年古剎”白馬寺;有世界文化遺產(chǎn)龍門石窟、漢函谷關(guān)、含嘉倉……
△圖片來自央視新聞
龍門石窟
舉世聞名的龍門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中國四大石窟之首,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shù)的高峰”。
龍門由大禹治水中所開鑿,魚躍龍門的傳說亦發(fā)生于此,石窟則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盛于唐,終于清末,歷經(jīng)10多個朝代,陸續(xù)營造長達1400余年。
石窟現(xiàn)存洞窟像龕2345個,造像11萬余尊,造像多為皇家貴族所建,如武則天,就曾根據(jù)自己的容貌儀態(tài)雕刻盧舍那大佛。
來到龍門石窟,虔誠瞻仰著形態(tài)各異的佛像,耳邊仿佛傳來了那穿越千古的斧鑿刀刻的余音,繚繞的煙火,為這里增加了一絲神秘、一份憧憬。
白馬寺
白馬寺,被譽為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始建于東漢,煙火相傳了1900多年。
這里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是中國、越南、朝鮮、日本及歐美國家的“釋源”和“祖庭”,也是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參拜的圣地。
白馬寺的“馬寺鐘聲”象征吉祥如意,是“洛陽八大景”之一,在日本享有很高的聲譽,在這里喜迎新年是不少日本人的神圣愿望。
冬季雪后,白馬寺一片銀裝素裹,湛藍的天空、磚紅的墻壁、掛滿白霜的樹木、虔誠的信徒僧侶、空靈的梵音……不自覺的讓人心神安寧了下來。
隋唐洛陽城應(yīng)天門遺址
在洛河沿岸東西不足40公里的范圍內(nèi),分布著夏、商、周、漢魏、隋唐五座都城遺址,人稱“五都薈洛”,氣勢非凡。
隋唐洛陽城是隋唐兩代東都城,始建于隋煬帝大業(yè)元年,而應(yīng)天門是宮城的正南門,是朝廷舉行登基、改元、大赦、宴會等外朝大典的場所。
在應(yīng)天門,唐高宗曾詔釋百濟國王扶余義慈,武則天曾登基稱帝,唐玄宗曾接見日本遣隋使,這里見證了萬國來朝的輝煌。
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天堂明堂景區(qū)
“穹崇明堂,倚天開兮”,這是李白《明堂賦》中對明堂的稱贊。
明堂位于隋唐洛陽城中軸線上,是宮城的正殿,也是唐高宗和武則天在“神都”執(zhí)掌國政的重要場所,號稱“萬象神宮”,2013年徐克導演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國》中的通天浮屠的原型就在這里。
天堂曾是武則天禮佛的地方,建筑外觀五層,內(nèi)有九層,可俯瞰洛陽全景,內(nèi)部有著大大小小的佛像和壁畫。
夜幕降臨,明堂、天堂兩座建筑交相輝映,流光溢彩,滿滿的盛唐風韻,仿佛穿越時空來到了那個璀璨的年代。
老君山
“遠赴人間驚鴻宴,一睹人間盛世顏”,刷爆抖音的絕美旅行地老君山,被網(wǎng)友稱為“現(xiàn)實世界里zui接近仙境的地方”。
坐落于洛陽市欒川縣的老君山,是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97米,高聳入云。相傳這里是道教始祖老子的歸隱修煉之地,古時被皇封為“天下名山”,歷來香火旺盛。
這里的風景美若仙境。一座座古建筑如同天上宮闕立于峰頂,在翻騰的云海之中若隱若現(xiàn),置身其中,藍天、白云、星空仿佛觸手可及。
一場雪后,老君山更是美出了新高度。
山間的樹枝綴上了晶瑩的冰掛,片片雪花鋪滿了上山的臺階,云霧環(huán)繞著各個山峰,入目一片銀裝素裹,仙俠劇中才能看見的夢幻場景被搬到了現(xiàn)實之中。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