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釣魚雜志上刊登了《如何正確看待鉛墜的重量》一文,此文建立在作者對于諸多釣鯽技巧的一知半解上,不辦易于引入歧途。
讓我們先從原文的一段話開始。于釣友虛心請教,那位資深釣友很坦誠地說:“把鉛皮座上推10——20cm,再把固定鉛皮座的上面那粒太空豆打開二指。這樣,魚吞鉤時就完全避開了鉛墜的重量,只通過一根線傳遞信號,吃口再輕也能出動作。”從字面上看,正如于釣友領(lǐng)會的那樣,這里面有一個浸入水中的物體的浮力問題。鯽魚吞餌時要克服浮漂的上浮力的確要比克服處在二力平衡狀態(tài)的線組費力這是事實。但這已是釣友們討論亂了的問題,重新提起毫無實際意義。
于釣友提出問題本無可厚非,但是卻忽略了浮力的大小與浮力體的形狀和體積有關(guān)。拿球型體與浮漂的錐型體相提并論,其本身就是混淆了浮力的概念。就二力平衡來講,小魚兒很容易就能拉動普通浮漂出動作,但是你將釣鰱鳙的球型漂加鉛皮調(diào)至二力平衡釣小魚兒試試?這就是釣鯽魚的浮漂做成錐狀體而不做成球型體的原因。
說到二力平衡,什么叫二力平衡?
就釣魚來說,你加2克的鉛皮調(diào)至浮漂入水半截叫二力平衡,加5克鉛皮調(diào)至漂肩入水亦叫二力平衡。拉得動拉不動浮漂鯽魚說了算,不信?你完全去掉鉛皮,光靠浮漂釣一下試試!說白了,浮力論當中不僅有體積概念,還有個排開水的重量問題。用傳統(tǒng)釣法相比較,于釣友的論點豈不是白讓我們的祖先忙活了幾千年!
就釣跑鉛而言,在小雜魚鬧鉤時應(yīng)用的目的、并不是要易于小魚兒拖動浮漂產(chǎn)生信號,相反,它是要過濾掉小魚兒就餌的信號。通過增加餌團的硬度和粘度、增加鉛皮的重量來達到小魚兒拉不動浮漂的目的。至于打開太空豆一拳頭距離,研發(fā)者的目的是針對滑口鯽就餌迅捷、拉動鉛墜產(chǎn)生頓力刺魚而設(shè)計的,實在是與小魚兒無關(guān)。
該如何看待高手的成名技巧?
于釣友的不盲從,這一點很值得推崇。但是釣界有一句俗語叫:高手就是高手。高手的經(jīng)驗是用時間和金錢堆積起來的,是從大量的實戰(zhàn)中總結(jié)出來的。高手之所以謂高手,其關(guān)鍵就是不會犯低級錯誤。學(xué)習他們的經(jīng)驗,對于我們釣魚來說,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不疑,是我們在學(xué)習高手釣技中的虛心表現(xiàn),"虛心使人進步"嘛!就拿釣魚雜志上的一些文章做比較吧,像以程寧、羅吉它、海老人、張漢臣為代表的一些釣界高手的文章少之又少,有時候我們等上兩年都見不到他們當中任何人的一篇作品。但是只要等到了一份兒,我們訂雜志的幾百元就沒白花!他們的哪一篇作品對于我們這些人到中年、亊務(wù)纏身,少有機會與水親近的釣魚迷來說不是價值萬金?可偏偏有人不知道感恩,對他們的經(jīng)驗說三道四而自已卻廢話連篇。說穿了,他們根本就是讀不懂真正的東西。我看了幾年了,這些人還是那點兒水平。這就是不虛心下的結(jié)果。還是那句話,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因為我們與人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不服?那就讓我們再做一下比較吧!
通常我們釣糗魚(也就是輕口魚),什么級別的釣手會選一款放大信號的浮漂呢?暫且不討論你那支"長腳、短身、長尾的浮漂"能否放大信號(別指望那支浮漂放大信號)就拿輕口魚來說事,釣真正的輕口魚,即便浮漂能放大信號,也是滯后無效的,人的反應(yīng)能力永遠也沒魚吐餌的動作快,這里面有一個力傳導(dǎo)的時間差。臺釣法的精髓就是抓小口,否則不如釣傳統(tǒng)。而口輕咬鉤又實在的魚,理論上只能出現(xiàn)在冬釣中,如果在其它季節(jié)出現(xiàn)了,根本就不是浮漂的亊。
高——級別的釣手在釣糗魚時,拋開用餌不談,單從技巧上,他不會去選浮漂。而是在現(xiàn)有的釣組上將浮漂調(diào)低釣低。為什么?因為增加了鉛墜的重量就=減小了浮漂的上牽力=增加了線組向下的律動行程,同時也就放大了輕口鯽魚就餌的信號。理論上講,這是個按部就班的方式,但卻不是高手干的活。"把鉛皮座上推10——20cm"(于釣友恰恰忽略了這一點)僅舉手之勞,卻有著調(diào)低釣低相同的效果。"再把固定鉛皮座的上面那粒太空豆打開二指",鉛錘的二次下落,帶動浮漂的進一步下行信號!看看人家那腦袋是怎么長的?
我們在釣鯽魚的過程中,浮漂出動作小或者干脆不出動作,我們不光單單要從浮漂上找原因,還要看雙餌是否過于持底。雙餌過于持底,子線如果彎曲會損失許多魚就餌的信號,造成表面現(xiàn)像的口輕。如果釣的水位過深、用漂又小,鉛墜過輕拉不直水線亦會造成力的傳遞過程中信號損失過大。但是就釣河流來看,浮漂動作小,主要原因應(yīng)該是考慮一下水環(huán)境的因素。
我們知道:河流的特點,從岸邊算起、水體是由淺至深的,這是由水下的坡度造成的。河流的另一個特點是水流的側(cè)蝕力。河岸邊的釣點沒有絕對意義上的靜水,人眼看上去波瀾不驚的靜止水體,水下亦會有暗流涌動。只不過是小到不易察覺罷了。一套臺釣線組入水、鉤餌落底、浮漂立水。哪帕是一點點兒漫向岸邊的水流,先是將受力面積大的浮漂一點點向后推移,浮漂帶動鉛皮座挪位后,水下的斜坡會托住鉤餌使之持底。此時,如果鉤餌持底的附著力與水流的側(cè)蝕力相抵,那么,線組就會靜止不動。這時,浮漂、鉛皮座、鉤餌三點并不在一條垂直線上,這就嚴重的違背了臺釣法的定律。
試想一下,在線組這種處于地心重力引力與水流側(cè)蝕壓力雙重制約下,雙腦線嚴重彎曲,尤其是在釣手使用長腦線時。如果有魚就餌,在沒有魚群搶食的前提上,鯽魚原地吸餌入口,魚體尚處在靜止狀態(tài),浮漂會不會出信號?如果"只是一個不易察覺的下挫1/3目"這根本就不是魚口輕的問題!而且,超過15度的斜坡,從深水游處來的魚可能有就餌的微弱訊號,但是從淺處游來的魚,在高位上吸餌入口,釣口動漂你想都別想!在這個意義上說,臺釣法用于釣流水純屬扯淡。
那么,有沒有對付河流的這種特殊環(huán)境的釣組呢?
筆者經(jīng)年志勵于野釣,對此稍有心得。用平常釣水皮兒的浮漂替代臺釣漂,。減小水阻增加律動性是釣河流的鐵律!漁線必須采用強力細線為主線,同樣為了減小水阻。用墜則必須打破傳統(tǒng)用墜的習慣,采用三步分配法在主線上配置鉛墜。
第一步,用墜總量的1/3量拉至浮漂下端10cm處,其目的是增加浮漂的下行信號、并且有拉直浮漂的作用。
第二步,用墜總量的0、5/3置于水線的中間段,使其盡可能的拉直上半截水線。
第三歩,將剩余的1/2墜置于平常位置。然后是子線,以臺釣子線長度20cm計,將其縮至1/3長。采用倒拉牛形勢配置硬腦線以提升魚就餌的信號。此套線組入水靜止后,最靈敏的狀態(tài)是雙餌持底腦線略有彎曲。最遲鈍的狀態(tài)是底墜觸底,雙腦線分列兩端,但不管線組處在何種狀態(tài)下,抓魚的第一口都沒有問題。
順便提及:此套線組用于釣走水,在底質(zhì)環(huán)境較平坦、水流較緩的狀況下無需改動三墜在水線上的位置。如果水流較急,可以適當拉升底墜,以保持浮漂和夾鉛處在垂直狀態(tài)。但需注意上游追下來的魚的就餌信號,因與水流和線組幾乎同步,信號會很隱晦。如果是釣亂石堆,請?zhí)嵘讐嫷奈恢?、縮短水線,讓鉤餌在石頭上游走,這是釣石頭塘的訣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