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的九個流派
蝶漪(待踏馬蹄清夜月)
2016-01-14
(一)浙派
南宋著名琴派。奠基者為郭楚望。他的代表作品為《瀟湘水云》。經(jīng)劉志方授與毛敏仲和徐天民。毛、徐兩人在楊瓚的主持下編纂《紫霞洞琴譜》。徐天民祖孫四代都是著名的琴家,明代尊之為“徐門正傳”。后人稱浙派傳譜為浙譜。郭楚望傳弟子劉志芳,劉志芳的弟子毛敏仲、徐天民編著了《紫霞洞琴譜》(世人稱為“浙譜”),毛敏仲創(chuàng)作的《漁歌》《樵歌》《山居吟》《列子御風》《莊周夢蝶》等琴曲影響極為深遠,遂形成了在中國古琴史上風靡一時的“浙派”。
徐天民在傳授琴藝上成就極為突出,我國琴史上尊稱為“浙派徐門”,其家傳經(jīng)徐秋山、徐夢吉傳到明代著名琴家徐和仲。徐和仲培養(yǎng)出一大批著名琴家如:其子徐惟謙,弟子王禮、金應隆、吳以介、張助、蕭鸞、戴義、黃獻等。使浙派琴藝達到了更高的藝術境界,稱為當時影響最大的琴派。其重要的琴譜有蕭鸞主張“去文以存勾踢”即只把琴曲作為器樂演奏,不用文辭直唱。他編著的《杏莊太音補遺》《杏莊太音續(xù)譜》及黃獻于明嘉靖丙午年(公元1546年)編著的《梧崗琴譜》,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徐門琴家楊嘉森曾編為《琴譜正傳》。
形成時期:南宋末年
創(chuàng)始人:郭沔(楚望);主要風格:流暢清和;
代表人物:郭楚望、毛敏仲、徐天民、徐秋山、徐夢吉、徐仲和等;
代表琴曲:《瀟湘水云》、《漁歌》、《樵歌》、《胡笳十八拍》等;
重要琴譜:《琴操譜》(郭楚望)、《琴述》(袁桶)、《霞外琴譜》(金汝勵)、《琴學名言》(徐夢吉)、《梅雪窩刪潤琴譜》(徐仲和)、《梧崗琴譜》(黃獻)、《杏莊太音續(xù)譜》(蕭鸞)等。
(二)虞山派
明代琴派。虞山地處江蘇常熟,當?shù)赜泻恿髅俅?,所以又稱“熟派”或“琴川派”?!罢悴傩扉T”中的第三代徐曉山,曾在常熟傳琴,致使當?shù)孛州叧觯悙弁┘雌渲兄?。傳至嚴征,結“琴川琴社”,傳譜輯為《松弦館琴譜》。陳愛桐的另一再傳弟子徐上瀛在嚴氏的基礎上加以豐富,添加了快速的《瀟湘水云》等曲目,輯有《大還閣琴譜》,并著《溪山琴況》。虞山派在琴界威望很高,本世紀三十年代在上海成立的“今虞琴社”就是紀念該派而命名的。
派名:虞山派、熟派
形成時期:明末
創(chuàng)始人:嚴征(天池)
主要風格:清微淡遠,中正廣和。
代表人物:嚴天池、徐上瀛、吳景略等
代表琴曲:《秋江夜泊》、《良宵引》、《瀟湘水云》等重要琴譜:《松弦館琴譜》(嚴天池)、《大還閣琴譜》(徐上瀛)等。
(三)廣陵派
清代著名琴派。江蘇揚州古稱廣陵,以此地為中心形成的琴派為廣陵派。最初由徐常遇在虞山派的基礎上發(fā)展而成。其子二子繼承家學,晉京獻藝,一時爭傳“江南二徐”。所輯《澄鑒堂琴譜》為本派最早譜集。繼起者徐祺吸收名地名曲加工整理,編成《五知齋琴譜》,為近代流傳最廣的譜集。此后,名手薈萃揚州,吳虹又在此基礎上編纂《自遠堂琴譜》,也是很有影響的琴譜。太平天國以后,該派還陸續(xù)出版了《蕉庵琴譜》、《枯木禪琴譜》等,其影響一直及于當代。
派名:廣陵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chuàng)始人:徐常遇等
主要風格:中正、跌宕、自由、悠遠。
代表人物:徐常遇、徐祜、徐祺、吳灴、秦維翰、釋空塵、孫紹陶、張子謙、劉少椿等
代表琴曲:《龍翔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瀟湘水云》、《廣陵散》等
重要琴譜:《澄鑒堂琴譜》(徐常遇)、《五知齋琴譜》(徐祺)、《自遠堂琴譜》(吳灴)、《蕉庵琴譜》(秦維翰)、《枯木禪琴譜》(釋空塵)等。
(四)浦城派
浦城派,又稱閩派,是清代后期興起于福建浦城的一個古琴流派,其風格特點以恬逸幽靜見長。創(chuàng)始人為祝鳳喈等,編訂有《與古齋琴譜》,其中對琴學理論有不少獨到的見解,又曾評注《春草堂琴譜》。
派名:浦城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chuàng)始人:祝桐君
主要風格:指法細膩,瀟灑脫俗,疾緩有度。
代表人物:祝桐君、許漁樵、張鶴等。
代表琴曲:《漁樵問答》、《陽關三疊》、《石上流泉》等。
重要琴譜:《春草堂琴譜》(蘇琴山)、《與古齋琴譜》(祝桐君)、《琴學入門》(張鶴)等。
(五)泛川派
又稱蜀山古琴派,簡稱蜀派。蜀山派(川派)源遠流長,至少有2000年歷史的古琴派,是當今中國最具代表性、流傳最廣泛、內(nèi)容最豐富的一支古琴流派。漢代蜀山琴派名家有:司馬相如、揚雄、諸葛亮、姜維等。近代川派的知名琴家有:張孔山、楊紫東、李子昭、吳浸陽、龍琴舫等人?!短炻勯w琴譜》和《沙堰琴編》收有川派作品,其中以《流水》和《醉漁唱晚》等曲最為流行。我國著名川派古琴演奏家、教育家顧梅羹,以畢生的精力貢獻給古琴藝術之發(fā)掘、整理、研究、演奏諸多方面的工作成績卓著。將減字譜翻譯成簡譜配在減字譜下,又完成了三十余萬字的《琴學備要》一書的修改整理工作。據(jù)悉,為保護蜀山派(川派)古琴這項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我國將建立蜀山派(川派)古琴基地,專門展示蜀山派(川派)古琴、培養(yǎng)古琴人才。
派名:泛川派、川派、蜀派形成時期:清代
創(chuàng)始人:張孔山主要風格:峻急奔放,氣勢宏偉。
代表人物:張孔山、顧玉成、顧雋、顧梅羹、夏一峰、查阜西、喻紹澤、朱默涵、丁承運等。
代表琴曲:《鳳求凰》、《雉朝飛》、《梁父吟》、《當歸》、《流水》、《醉漁唱晚》、《孔子讀易》、《普庵咒》等。
重要琴譜:《天聞閣琴譜》(唐松仙)、《百瓶齋琴譜》(顧雋)等。
(六)九嶷派
清代時,楊宗稷(時百)建立九嶷琴社,立一家宗風,形成九嶷琴派。琴風蒼勁堅實,清麗脫俗,講究吟猱節(jié)奏。另外,九嶷派在發(fā)掘古譜方面尤為突出。代表琴曲包括:《廣陵散》、《幽蘭》、《大胡笳》、《流水》、《平沙落雁》、《離騷》等。楊時百是湖南人,他的家鄉(xiāng)有九嶷山,因此這樣命名。他曾經(jīng)在北京向黃勉之學琴。2003年11月的時候,古琴列入世界遺產(chǎn)。2006年第一個非物質(zhì)遺產(chǎn)日,北京市申報的時候發(fā)現(xiàn)北京也有自己的古琴特色,即九嶷派古琴。九嶷派的三代宗師:
第一代:楊宗稷(時百)楊時百編纂了一部琴學專書《琴學叢書》,曲譜部分有32首,附有工尺板眼。對《幽蘭》、《廣陵散》等久已絕響的傳統(tǒng)名曲也作了點拍的嘗試。書中除了曲譜以外,收錄的琴學資料頗豐,文字部分涉及面很廣。此書從1911年到1931年間陸續(xù)成書,共43卷,約70萬言。楊青:楊時百當時師從黃勉之學習的時候,同學中還有張之洞等。
第二代:管平湖清代名畫家管念慈之子,江蘇蘇州人,出生于北京。從小隨父學習繪畫、彈琴,幼年喪父后,廣泛求藝。他的琴藝并不僅僅限于九嶷派,它還綜合川、武夷等派,形成近代中國琴壇上有重要地位的“管派”。他在發(fā)掘古譜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廣陵散》、《秋鴻》、《唉乃》等許多著名古琴大曲,均由他率先發(fā)掘打譜,使這些絕響已久的古琴曲得以重新恢復了藝術生命,并有《古琴指法考》等著作傳世。管先生不僅善于彈琴,而且精于制琴和修琴,現(xiàn)故宮所珍藏的唐琴“大圣遺音”、明琴“龍門風雨”,都經(jīng)過管先生修整完好。楊青:管平湖對不少古琴曲首先進行了錄音,我們現(xiàn)在所聽的《廣陵散》第一個錄音本即為他所作。管先生的《流水》是其經(jīng)典作,有如“大浪擊巨石”。1977年美國想太空傳送的地球之音那盤光盤中,就收錄了這首名作。管先生一生清貧,他經(jīng)常燒煤,彈琴的時候煤渣抖落。他沒有指甲,手指被琴弦磨得很硬,他的琴我們都彈不動,琴弦也非常硬。
第三代:王迪她自幼受業(yè)師承于九嶷派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深得琴藝真?zhèn)鳎笕胫醒胍魳穼W院作曲系學習,1953年畢業(yè)后到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從事古琴研究五十余年、曾任北京古琴會副會長。在傳承和發(fā)揚古琴九疑派演奏風格,繼承、總結、完善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的琴學遺產(chǎn),尤其是琴歌的挖掘、整理和制作、推廣方面,王迪先生做出了重要貢獻。
派名:九嶷派
形成時期:清代創(chuàng)始人:楊宗稷(時百)
主要風格:蒼勁堅實,講究吟猱節(jié)奏。
代表人物:楊時百、管平湖等。
代表琴曲:《流水》、《胡笳十八拍》、《幽蘭》等。
重要琴譜:《琴學叢書》(楊時百)等。
(七)諸城派
山東諸城琴派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中葉。分別源于“虞山派”和“金陵派”的王既甫1807—1886和王冷泉1807—1877,由于二人師承不同,所以在諸城自然地分成兩個支派。一支是王既甫傳下來的。王既甫傳給兒子王心源。王心源1842—1921琴藝高超,當時的古琴界稱他和另一支創(chuàng)始人王冷泉為“諸城二王”。王心葵1878—1921博才多學,從王心源先生習琴,兼學王冷泉先生琴譜,又吸納了山東民間音樂,歷十二載,融會貫通、并蓄南北,從而形成了諸城琴派。早在4300多年前,出生于諸城諸馮村的虞舜就善于制琴、彈琴?!抖Y記·樂記》載:“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夔始制樂,以賞諸侯?!敝T城既是“諸城琴派”的故鄉(xiāng),又是中國古琴的發(fā)源地之一。諸城派古琴形成于19世紀中葉,歷經(jīng)幾代琴家的探索、交流、吸收、發(fā)展,形成了一個具有諸城特點、風格、技巧和特有曲目傳譜的古琴流派。
派名:諸城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chuàng)始人:王溥長、王雩門
主要風格:清和淡遠(溥長),綺麗纏綿(雩門)。
代表人物:王溥長、王雩門、王心源、王燕卿、王心葵等。
代表琴曲:《長門怨》、《陽關三疊》、《關山月》等。
重要琴譜:《桐蔭山館琴譜》(王溥長)、《琴譜正律》(王雩門)等。
(八)梅庵派
梅庵琴派是眾多古琴流派中比較晚近的一個流派,它其實是諸城琴派的一個分支,故也有琴家將其歸入諸城派。其主要琴家有王燕卿、徐立蓀、邵大蘇、程午加、吳宗漢、劉景韶等。代表性的傳譜有《梅庵琴譜》。1917年,南京高等師范大學校長江謙聘請當時著名的山東諸城古琴家王燕卿教授古琴,開高等院校古琴教育之先河。當時從學者眾,其中出色的有徐立蓀、邵大蘇、孫宗彭、凌純聲、程午加、李湘僑等。梅庵琴派之稱,是為紀念王燕卿在梅庵園傳授琴藝之故。
派名:梅庵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chuàng)始人:王賓魯(燕卿)、徐立孫
主要特點:流暢如歌,綺麗纏綿,吟猱幅度較大。
代表人物:王燕卿、徐立孫、邵大蘇、王永昌等。
代表琴曲:《平沙落雁》、《秋江夜泊》、《擣衣》等。
重要琴譜:《龍吟館琴譜》(毛式郇)、《梅庵琴譜》(徐立孫)等。
(九)嶺南派
嶺南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清道光年間的廣東新會人黃景星(字煟南?——1842),琴藝學自其父及兄黃觀炯(1761-1814),由于官考屢次失敗,生活貧困,只得寓琴為樂。晚年客居廣州,并與陳綺石等人組織琴社,切磋琴藝。黃景星在1836年編輯的《悟雪山房琴譜》自序中說:“余生也晚,適當老成。凋謝之秋,竊取先君子手抄《古岡遺譜》一帙,按而習之,而苦心與手,不能相應也。已末歲得晤香山(今廣東中山縣)何琴齋洛書并其翩君耕耘文祥先生,始知心與手合,音與意合之旨。拜受十余曲并前所習者,祥加刪訂……”《悟雪山房琴譜》共收集琴曲有五十首,大多出自《古岡遺譜》。
派名:嶺南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chuàng)始人:黃景星
主要風格:清和淡雅。
代表人物:黃景星、李寶光、鄭健侯、楊新倫等
代表琴曲:《碧澗流泉》、《懷古》、《玉樹臨風》、《鷗鷺忘機》、《烏夜啼》等。
重要琴譜:《古岡琴譜》、《悟雪山房琴譜》(黃景星)等。(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