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guī)(dì zǐ guī )
圣人訓(xùn)(shèng rén xùn )
首孝弟(shǒu xiào tì)
次謹(jǐn)信(cì jǐn xìn)
《弟子規(guī) 圣人訓(xùn) 首孝悌 次謹(jǐn)信》解析
《弟子規(guī) 圣人訓(xùn) 首孝悌 次謹(jǐn)信》出自中國的傳統(tǒng)啟蒙教材《弟子規(guī)》。
解釋:我們剛剛有提到《弟子規(guī)》就是從《論語·學(xué)而》所摘錄出來的,完完全全都是儒家的經(jīng)典重要所在。此地講的“圣人訓(xùn)”,我們狹義地來講,可以說就是孔老夫子;廣義來講,我們都曉得凡是古圣先賢、列祖列宗,只要他們有好的典范,他們有立教于后世的,值得我們后人學(xué)習(xí)的,我們都可以稱為訓(xùn)誨、訓(xùn)勉。所以我們此地所講的,它是有范圍的,所指的圣人是指至圣先師孔老夫子,孔夫子教我們應(yīng)該如何從家庭、從自身做起。
他就說道:首先,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明了要從“孝弟”著手。我們都曉得,我們的身體是來自父母,所謂“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既然已經(jīng)深深地明白,我們是從父母那里所來,我們就應(yīng)該要知恩感恩。能知恩感恩,這個孝心才會生得起來。
我們看看這個“孝”字。孝,從它的造字由來,是一個“老”字,再一個兒子的“子”,也就是指兒子背負(fù)父母,背負(fù)年紀(jì)大的父母。它告訴我們一個意義,就是代代相傳。我們要代代相傳,我們就要效法父母,我們就要照顧父母,我們就要孝順父母。能孝順父母,我們才能稟承父母的志節(jié)、父母的志向。父母對我們的期望,我們也應(yīng)該好好去落實,這樣才能代代相傳。而不是我們現(xiàn)今人所感慨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如果一代不如一代就不叫代代相傳,就一代比一代差了。我們能代代相傳,是表示我們能接受父母的教誨,我們能承傳父母所留給我們的一些德教,我們再傳下去。
“弟”,弟的意思,此地的“弟”應(yīng)該讀成“悌”,在古字它是相通的,通我們現(xiàn)在豎心旁的“悌”。我們看到一個“心”,再一個弟弟的“弟”,我們就曉得,做哥哥的他心里有弟弟的存在。什么意思?就是做哥哥的他知道去照顧他的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愛他的哥哥,也要尊敬他的哥哥。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友愛。
“友”,古人的造字就是兩只手疊在一起。我們都曉得,兄弟姊妹都是從父母而出。在父母,視所有的兄弟姊妹,他的這些子女完全都是一樣的,都是同氣所生,就好像一棵樹木一樣,同氣連枝。子女就像枝干一樣,父母就像樹,樹本身的樹干一樣。所以為人子女的,不但要孝順自己的父母長輩,而且在兄弟姊妹當(dāng)中,還要彼此友愛,相互照顧。我們想一想誰跟我們最親?在家庭里頭,父母之外,就是兄弟姊妹。兄弟姊妹不親,又親誰?
所以圣人告訴我們,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先懂得要孝;要行孝,要行悌。這兩樣你都完全明白,你能做到了,再來我們就要懂得如何修身養(yǎng)性。修身并不是很困難的事情。所謂“修身”,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修正自己不對的種種言行舉止。所以接下來圣人告訴我們,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態(tài)度、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言語,一切都要謹(jǐn)慎。簡單地講就是要有禮節(jié),要知道制止自己不對的行為,要了解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合乎禮。什么叫合乎禮?就是你內(nèi)心當(dāng)中,要存有恭敬之心。
我們想到現(xiàn)在的人誰都不服誰,誰都高喊自由的社會。人正是因為有這樣錯誤的觀念,認(rèn)為自由就是為所欲為,所以社會才會這么紛亂,家庭才會不和。家里的成員才幾個人,往往沒有辦法和睦共處,所以家庭不幸福,社會怎么會安定?人與人相處怎么會沒有紛爭?所以懂得約束自己,懂得禮貌,懂得一切都有恭敬心,我們在立身處世方面,就可以得到和諧。人人都能如此,社會哪有不安定的這種情形!
你的修身做好了之后,我們接著還要下一步,還要再下一步,更提升人生的境界。這個時候我們要培養(yǎng)愛心,培養(yǎng)自己的慈悲心。
小故事:晏殊是宋代名臣,還是著名的文學(xué)家。晏殊小時候便有神童之譽。一次,皇上讓他參加御前考試,拿到考題后,他馬上請求皇上另出新題,并老老實實地稟報:“這個題目,我十天前正好練習(xí)過,草稿還存在家里,為考出真才實學(xué),請為我出道新試題?!彼@種誠實的態(tài)度深得皇上賞識??贾羞M士后,晏殊仍然每天閉門讀書,刻苦用功。他如此敦厚,如此好學(xué),頗得世人好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