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關系,家里主板確實不缺,但是屬于自己的倒是不多。為了讓i5 9600kf繼續(xù)安家,特意從好友收了一片95新的微星Z390。
個人建議,組建主機,電源、主板這些東西還是盡量不要摳預算,并不是說非要買頂級的,而是盡量別省。我手上有B360的主板,湊合也可以點亮使用,但是考慮到高頻內存、兩個高速M.2 SSD以及小概率出現的SLI測試,還是忍忍收了一塊Z390,畢竟芯片組的等級不一樣,功能上還是有差距的。
微星MPG Z390 Gaming Plus主板,從型號來看,這是一款面向于電競市場的ATX主板。一般來說,MATX會帶M,比方說,微星的MAG Z390M MORTAR,Z390M就是代表MATX規(guī)格的主板;ITX會帶I,比方說MPG Z390I GAMING EDGE AC,而AC后綴的話,就是帶支持802.ac規(guī)格的無線網卡,如果是AX后綴,應該就是WiFi6的規(guī)格的無線網卡,比方說Intel的AX200.
現在來說,命名還是規(guī)范化的,畢竟產品多,更新換代快。
Z390主板支持八代、九代酷睿處理器,至于即將出現的十代酷睿,據聞針腳增加了。也就是說,不可能會有九代甚至是之前的1151主板魔改支持新的十代酷睿。
從已經知道的消息以及部分大神拿到的ES版本cpu來看,十代i3接近于六代的i7,當然了,不清楚有無睿頻和L3的大小;十代i5是六核心12線程,比起九代的i5多了超線程,就相當于八代的i7那樣子。想當年,公司買了一對i7 8700處理器的主機做視頻編輯,效果杠杠滴。當時我們買散片大約是1k7左右,現在同性能的十代i5,有望1k2到1k4拿下,而且主頻高一截,升價適合游戲玩家,通用性更強。
至于十代i7,貌似也是全面開放了超線程,九代i7是不帶超線程的,i9才有,而十代i7就是相當于上一代的i9了,看起來真心不錯。
我也是因為有cpu,逼著收主板而已。
紅黑配色的主板非常多,但是微星這個是融入了紅龍的主題的,辨識度還是非常高的。從整體來看,這主板還是比較干凈,考慮到一千(電商參考價格)不到的一線大板,可以了,要什么自行車呢?
習慣性,拿到主板還是會先看看供電部分的。最簡單直觀的當然是數電感,當然了這不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多半時間也不會有問題。
微星Z390 Gaming plus采用是6+2+1相供電,其中六相為cpu供電,兩相為GPU核顯供電,一相為vcc其他供電。基本上來說,還是夠用的,即使頂級的i9還是可以的。之前我試過用B360帶i99900k淡定,跑了兩個星期測試,啥問題都沒有。
有意思的是,微星Z390用了一個巧妙的設計,發(fā)熱量巨大的cpu供電mos部分,采用了大面積的鋁合金散熱片,而核顯和VCC部分卻沒有。其實這個也會合理的,畢竟相比而言,GPU和vcc供電部分的發(fā)熱量低多了。
要看主板供電,更專業(yè)的方法是尋找相應的數字管理芯片。微星Z390采用的是使用了來自 uPi 的 uP9521p PWM 方案,該 PWM 方案最大支持 4 相Vcore+3 相 VccGT;在game plus中,uP9521p 通過主板背面的 3 顆驅動器實現 6 相 Vcore 核心供電(也就是玩家口中的 ' 倍相 '),再搭配 2+1 相 VccGT 供電,聯合組成 9 相 CPU 供電,整體規(guī)格還算不錯。
散熱片那邊我就懶得拆了,反正明顯不是Dr.mos,雖然這東西微星用到爛了,但是這個價位的主板還是指望不上的。
Mos部分,采用的是微星常見的安森美C024和4C029,在溫度和耐壓方面表現都強于之前的尼克森,更加適合超頻,而電感為R22全封閉鐵素電感,電容方面則為定制的日化固態(tài)電容,可以看出這還是挺有誠意的。不吹不黑,一線里面,微星的主板性價比高一點點。
看完cpu供電模塊,再來看看內存部分吧。
內存部分是兩相供電,和cpu那邊的同款,也是安森美C024和4C029。
當然了,除了供電以外,微星Z390支持DDR4Boost,對于兼容性和超頻能力都有所提升,最高可以超頻支持DDR4 4400+??上?,手上沒啥像樣的條子,無法測試。
聲卡方面,就是普通的螃蟹ALC892 7.1聲道集成聲卡,音頻電解電容,獨立音頻線路,但是沒有做EMI金屬遮罩和相關的所謂HiFi文案。
順便說說,市面上現在很常見的兩大螃蟹聲卡。alc892是一款八聲道的音頻芯片,支持新一代音頻標準Dolby True HD 和 DTS HD。200元以下的獨立聲卡就不用買了,而ALC1150同樣是款八聲道的旗艦音頻芯片!在規(guī)格上來說,alc 1150信噪比是115 db,要比Alc 892的95 db要好。一般的臺式機主板,中低端的大部分集成的是alc 892,而Alc1150在一些面向高端市場的主板上集成。除了主要的音頻芯片以外,周邊電路也很重要。越高端的主板集成聲卡的音質會越好。
不過實在話,現在大家都是戴耳機吃雞,偶然用音箱聽聽音樂和看電影,集成聲卡湊合就算了。獨立聲卡?不好意思,戒了,我家的一對啟明星的入門級2.0 5寸音箱,從我女兒出生至今就沒開過,六年了。
倒是,音頻接口是鍍金的,信不信由你。我唯一買過的金制品僅僅是結婚戒指(送人的另外說),對貴金屬所知不多。
除此,背面的接口還有ps/2口,適合有老鍵盤的死忠游戲大咖。兩個USB2.0接口,兩個USB3.0接口,Type-c和Type-A類型的USB3.1 Gen2接口以及DVI視頻輸出、HDMI輸出,至于祖?zhèn)骷@無DP的傳統(tǒng)還在。說起這個,單位的同事們特愛把鍵鼠插USB3.0,U盤插USB2.0接口,不知道這樣子玩游戲是不是延遲低一點,求解惑。
再來看看擴展槽方面,雖然兩條pci-E 3.0 16X長度的槽,但是只有第一條才是有完整的16X帶寬,第二條是8X的。這個也是桌面級芯片組的慣例了,畢竟要預留一點空間給至尊級別的平臺。
不過,只能支持AMD的雙卡CF交火不能支持NVIDIA的SLI,因為后者需要授權費的,限于定位,這個是沒有。
M.2插槽方面,兩個均支持pci-E3.0 4x,也就是nvme協(xié)議,32Gbps高速M.2接口,唯一的區(qū)別就是上面的一個最長支持22110的規(guī)格,后面一個是支持到2280而已,不要注意這些細節(jié),現在基本上都是2280了。
第一條pci-E槽有合金包裹,理論上有一定程度保護PCB不會因為顯卡太重而拉裂變形的,這個姑且信信吧,要是超重的顯卡,建議還是加一個支撐比較靠譜。
相比而言,我倒是對那個短短的M.2接口有興趣一點。這個是Intel的Cnvi接口,也就是專用的無線網卡接口。
從物理上來看,就是一個支持2230規(guī)格的無線網卡。理論上,比起pci-E規(guī)格的無線網卡節(jié)省cpu資源,散熱也更好。保留個人意見,一個無線網卡能耗掉多少資源,對于超級本來說估計有用,畢竟低電壓cpu比起桌面級的弱多了。舉個栗子,我的超級本用的四核八線程的i5 8250cpu,跑分杠杠滴,但是用PR做視頻的時候,完完全全不如四核四線程的七代酷睿i5 7500,畢竟超級本要考慮太多功耗發(fā)熱的東西,性能還是和臺式機不可比的。
intel cnvi全稱為ConnectivityIntegration Architecture,中文翻譯為連接集成體系結構,是英特爾芯片集成連接將Wi-Fi和藍牙關鍵要素轉移到英特爾處理器中的一門新技術。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53931intel cnvi技術的應用大大降低了電腦的成本和功耗。
intel cnvi技術以英特爾處理器的集成無線IP部分,搭配M.2外形配套的 RF(CRF) 模塊(2230和 1216焊接)實現將部分Wi-Fi單元到處理器中,實現個人電腦的無線聯網功能,但是該單元模塊不能直接使用,需要配合外置天線、主板芯片組協(xié)同才可正常工作。
燈效方面,雖然支持RGB,但僅僅是12V4針的RGB規(guī)格,并不是新的5V3針ARGB。12V RGB和5V ARGB有多大區(qū)別?簡單來說,12V的只能夠是單一模塊顯示單色,并沒有達到真正的RGB流動變換的效果,所以嘛,喜歡玩燈的朋友,不建議買12V4針老規(guī)格的,除非你僅僅是想統(tǒng)一一下機箱里面所有燈的顏色或者是做一下簡單的七彩呼吸燈而已。
畢竟是跟朋友收的95新主板,使用痕跡還是有的,尤其是在百微之下,p到我瘋掉還是有不少灰塵的。
整體而言,微星Z390 Gaming plus還是可圈可點的。但是受限于價位,某些中高端用戶的功能并沒有加入,比方說,SLI、ARGB燈效。但是對于中端游戲玩家以及不是特別喜歡折騰機箱燈效的朋友來說,絕對還是夠用的。
可惜,手上沒有好超的內存,cpu的超頻也比較一般。微星有一個類似于一鍵超頻的功能,但是我的i5 9600kf無法穩(wěn)定在4.7G上面使用,跑分無問題,但是長期用有一定機會藍屏。
個人建議,數碼產品還是買新不買舊,除非收到骨折價的上一代產品。至于打算升級主機的朋友,個人還是建議再忍忍。十代酷睿處理器比起九代來說還是非常有誠意的,畢竟農企那邊確實給力,牙膏廠也慌了;NVIDIA的安培架構顯卡,相信在光線追蹤方面的性能會有明顯的提升,同時開DLSS的條件會降低,效率會提升,不過可能價格也不會便宜到哪里去…….至于農企的顯卡,暫時只見過PPT,RDNA2架構效能如何,沒見到實物的話,還是保留個人意見。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