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時,雪糕和冷飲,絕非是今日從家中冰箱里隨手可得的。冰棍兒,可以說是“奢侈品”。
趕上放暑假,有的家長會找來木板,做個箱子,刷上白漆,里面塞上保溫的小棉被,即是一個冰棍箱。再找個小推車,冰棍箱架在上面,于是,小孩子每天帶著草帽,早早出發(fā),從冷庫里批發(fā)冰棍,上街叫賣,三分錢一根,叫“勤工儉學(xué)”。
三伏天,街道上,人跡罕至。人們多是躲在家中午休,或覓一陰涼處避暑。小孩子勤勉的賣冰棍的聲音不絕于耳:“冰!冰!”,悠揚(yáng)而清脆?。ㄍ兾鱞iang biang面中的biang同一個讀音)。
一個假期,賣得好,能掙足2元的學(xué)雜費(fèi)。趕上陰雨天,時運(yùn)不濟(jì),冰棍賣不掉,晚上全家要喝“冰棍湯”。
暑假結(jié)束,班級里誰若曬得黢黑,多是賣了一個假期的冰棍,黢黑的皮膚,代表著“勞動最光榮!”的自豪與驕傲。
每年,母親總會領(lǐng)我去一趟湖北的大姨家。時逢夏天,在信陽汽車站轉(zhuǎn)車,母親總會利用等車的空兒,買一種五分錢一根的綠豆冰棍。這種冰棍是由綠豆做成,色澤碧綠,好看;沙甜爽口,好吃;是駐馬店沒有的。
駐馬店食品廠的冰棍,據(jù)說是開水做的,能經(jīng)得起吸允。吸允冰棍中的糖分,是非常美好的享受。有時,買的冰棍是一塊堅硬的冰疙瘩,無法吸允,據(jù)說是生水做的。物質(zhì)貧乏的年代,買了“次品”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我的冰棍錢多是從爺爺那里討來,賣回冰棍,爺爺多不會嘗上一口,咬一塊冰塊塊塞到爺爺嘴里,老人嘴里含著的是甜蜜,更是兒孫的愛。
我的父親似乎從來不吃冰棍。有一次,父親教育我要有“節(jié)約”的意識,才使我消除了這種誤解。他說:“全家老少八口人,就我和你媽拿工資,有時上街辦事兒,口干舌燥,真想買支冰棍兒解解渴,想一想,很快就到家了,回家喝茶,能省三分錢?!”
也許,這三分錢的奢侈是今天的孩子難以想象的。也許,只有經(jīng)歷過那樣的日子,才懂得感恩今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