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太祖朱溫(852年12月5日-912年7月18日)五代時期后梁開國皇帝,曾參與黃巢之亂,后降唐為將,唐僖宗賜名朱全忠。但又密謀殺害唐昭宗,立唐哀帝,后廢哀帝自立,建立“后梁”,稱帝后改名朱晃。晚年大肆荒淫,強奸兒媳。后為三子朱友珪所殺,終年59歲。
朱溫,唐朝宋州碭(音當)山(今安徽碭山)人,唐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十月二十一日出生于碭山午溝里。最初曾參加黃巢起義軍,后來降唐,被唐僖宗賜名全忠,在稱帝建立后梁時,又改名為晃,取如日之光的意思,廟號太祖。
朱溫幼時﹐隨母在蕭縣劉崇家當傭工。后參加黃巢領導的農(nóng)民起義軍﹐隨軍入長安。唐中和二年(882)正月﹐黃巢以朱溫為同州(今陜西大荔)防御使。同年九月朱溫叛變﹐降于唐河中節(jié)度使(今山西永濟西)王重榮﹐僖宗任命朱溫為金吾衛(wèi)大將軍﹐充河中行營副招討使﹐賜名全忠。次年﹐改宣武軍節(jié)度使(今河南開封)﹐加東北面都招討使。四年﹐全忠與李克用等聯(lián)兵鎮(zhèn)壓黃巢起義軍。以后十余年間﹐朱全忠憑借汴州(今河南開封)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逐步吞并割據(jù)中原和河北地區(qū)的藩鎮(zhèn)。天復元年(901)被封為梁王。同年﹐宰相崔胤召全忠入關﹐謀誅宦官?;鹿俳偬普炎诘进P翔(今屬陜西)﹐投靠節(jié)度使李茂貞。全忠攻鳳翔﹐茂貞屢敗。天復三年﹐茂貞勢蹙﹐被迫殺死劫遷昭宗的宦官﹐送昭宗出城。昭宗還長安后﹐全忠盡誅宦官﹐廢神策軍﹐從此昭宗為全忠全權控制,成為傀儡。天佑元年(904)﹐全忠迫昭宗遷都洛陽﹐隨即遣人殺之﹐立其子(哀帝)。后又貶殺宰相獨孤?lián)p等朝官三十余人。四年﹐朱全忠廢李代唐稱帝﹐改名晃﹐是為后梁太祖。都開封(后曾一度遷都洛陽)﹐國號梁﹐史稱后梁。改元開平。也由此掀開了五代十國的篇章。
朱溫在稱帝前﹐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就比較重視﹐曾任張全義為河南尹﹐以恢復洛陽地區(qū)的生產(chǎn)。開平二年(908)﹐令諸州滅蝗以利農(nóng)桑。三年﹐又令兩稅外不得妄有科配﹐禁州縣猾吏“廣斂貪求”﹐對唐朝積弊有所改革。但他與據(jù)有太原的沙陀貴族李克用﹑李存勖父子連年征戰(zhàn)﹐損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財物﹐逐漸喪失軍事上的優(yōu)勢。他生性殘暴﹐濫行誅戮。晚年﹐因皇位繼承人未定﹐皇室內(nèi)部矛盾尖銳。干化二年(912)﹐為次子朱友珪所殺。
生平
朱全忠出生于大中六年(852年)12月5日。朱全忠原名朱溫,宋州碭山午溝里(今安徽省碭山縣)人。年幼喪父,年少時是一個游手好閑、不務正業(yè)的無賴。
乾符四年(877年)朱溫參加黃巢軍,反抗朝廷,屢立戰(zhàn)功,很快升為大將。大齊政權建立后,任同州防御使,率軍攻打河中。由于屢戰(zhàn)屢敗,怕受責罰,于是叛變降唐,投歸河中節(jié)度使王重榮。唐僖宗任朱溫為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充河中行營副招討使,并賜名“全忠”。中和三年(883年)又被授以宣武節(jié)度使,隨后擊敗黃巢。
龍紀元年(889年)斬黃巢余部蔡州節(jié)度使秦宗權,被封為東平王。黃巢覆亡后,唐帝國已名存實亡,各藩鎮(zhèn)擁兵自重,其中以宣武節(jié)度使朱全忠、河東節(jié)度使李克用、鳳翔節(jié)度使李茂貞、盧龍節(jié)度使劉仁恭、鎮(zhèn)海節(jié)度使錢镠、淮南節(jié)度副大使楊行密等人勢力最大,史載“郡將自擅,常賦殆絕,藩鎮(zhèn)廢置,不自朝廷”,“王室日卑,號令不出國門”。
天復元年(901年)昭宗被宦官韓全誨幽禁,宰相崔胤乃召朱全忠救駕。韓全誨不得已投靠鳳翔節(jié)度使李茂貞,朱全忠進攻鳳翔,鳳翔食盡待援。天復三年(903年),節(jié)度使李茂貞殺宦官韓全誨等七十余人,與朱全忠和解,護送昭宗出城,昭宗又回到長安。崔胤指責宦官“大則構扇藩鎮(zhèn),傾危國家;小則賣官鬻爵,蠹害朝政”,不久朱全忠盡殺宦官數(shù)百人,廢神策軍,完全控制皇室。天復元年(901年)封為梁王。天佑元年(904年),朱全忠殺宰相崔胤,逼迫昭宗遷都洛陽,八月壬寅夜,指使朱友恭、氏叔琮、樞密使蔣玄暉等人殺昭宗,另立其子李柷為帝,是為唐哀帝。天佑二年(905年),在親信李振鼓動下,于滑州白馬驛(今河南滑縣境)一夕殺盡殺宰相裴樞、崔遠等朝臣三十余人,投尸于河,史稱“白馬之禍”。年末,預備篡位稱帝,讓宰相柳璨、蔣玄暉謀劃受九錫,蔣玄暉與太常卿張廷范認為天下未定不可過急,朱全忠不悅。宣徽副使蔣殷、趙殷衡素與蔣玄暉、張廷范不和,趁機誣告他們與柳璨對何太后盟誓復唐,朱全忠怒,遣使殺蔣玄暉,密令蔣殷、趙殷衡在積善宮縊殺何太后,迫哀帝下詔稱太后系穢亂宮闈自殺謝罪,追廢為庶人,停新年郊禮。又貶殺柳璨、張廷范。
朱全忠為節(jié)度使時,用法苛嚴,大軍交戰(zhàn)時,如將軍戰(zhàn)死,所部士卒則一律斬首,稱“跋隊斬”,自是戰(zhàn)無不勝。而且士卒逃匿州郡,不歸者甚眾,為防士卒逃亡,朱全忠命軍士紋面以記軍號。
開平元年(907年)廢唐哀帝,自行稱帝,改名為晃,建都開封,國號為“梁”,史稱“后梁”,后人稱為后梁太祖。封李柷為濟陰王,次年又殺李柷,自此唐朝結束289年的統(tǒng)治,中國進入五代十國的紛亂時期。
朱全忠在位時頗重視農(nóng)業(yè)發(fā)展,下令兩稅法之外不得妄有科配,并曾因侄子朱友諒不恤災民卻進獻瑞麥怒罷其官;但因連年戰(zhàn)事,民不聊生,開平四年(910年)發(fā)生柏鄉(xiāng)之戰(zhàn)并戰(zhàn)敗,與晉王李存勖矛盾加劇。晚年宮廷內(nèi)陷入權力斗爭。朱溫生性殘暴,殺人如草芥。夫人在世時尚能勸止,死后卻大肆淫亂,甚至亂倫,包括兒媳都得入宮侍寢。乾化二年(912年)被三子朱友珪刺殺,終年61歲,在位6年。
朱溫之死
因為朱溫長子郴王朱友裕早死,因此從建國稱帝以來,朱溫始終未立太子。此時他明白自己命不久矣,而其他幾個親子又不堪重用,僅僅養(yǎng)子博王朱友文尚可成氣,因而決定傳位于他。
朱友文駐守在東都開封,朱溫于是將傳國玉璽交給其妻王氏,讓她去召回朱友文,事情被郢王朱友珪的妻子張氏探知,告于朱友珪,朱友珪這時是控鶴都指揮使,控鶴都負責皇宮的警衛(wèi)工作。朱溫看出朱友珪有野心,又下詔即將朱友珪調(diào)任為萊州刺史,朱友珪知道這是為了傳位給朱友文做的準備,如若自己起身赴命,那么從此就與皇帝寶座無緣,而且當時大多被貶到地方的人,緊接著就追命賜死,恐有殺身之禍,朱友文更不能自安。
乾化二年(912年)六月二十二日,朱友珪穿上庶裝,裝扮成庶人進入左龍虎軍,把情況向統(tǒng)軍韓勍說明,韓勍是朱友珪的老部下,恐發(fā)生變故因此受到波及不能自保,于是與朱友珪一拍即合,決定協(xié)助他弒父篡位。韓勍帶領著自己信任的親兵五百人,換上控鶴軍士的服裝,跟隨朱友珪混入皇宮中隱蔽起來,至半夜啟動,砍斷萬春門的門閂涌入朱溫所在的寢殿,此時宮人因恐懼而呼號奔走地逃逸了。朱溫從床上驚醒坐起,問:“造反的人是誰”朱友珪走入回答:“不是別人,是我!”朱溫對著朱友珪說:“我早懷疑此賊,憤恨沒有殺之。你如此悖逆,殺父篡位,老天爺會放過你嗎?”朱友珪指示自己的馬夫馮廷諤說“將老賊萬段”馮廷諤提刀追砍,朱溫奮起,繞著大殿內(nèi)的柱子躲避,期間馮廷諤揮刀三次都劈到了大柱子上,最后朱溫力乏,倒于床榻,馮廷諤找準機會向朱溫的腹部刺了一刀,刀刃從后背穿透出來,朱溫隨即斃命。
朱溫被殺死之后,朱友珪使人將寢宮地磚扒開,挖一個坑,用蚊帳包裹其尸,然后埋入寢宮地下,即派供奉官丁昭溥策馬飛奔傳要將朱友文賜死的偽詔,并于清晨呼使文武百官集中在大殿上,宣讀偽造的皇帝詔書“博王朱友文謀圖造反,指示殺駕,昨日夜,有穿盔帶甲的兵士突入皇宮,幸好依賴于郢王友珪的忠孝,親率控鶴軍士將其殲殄,保全了朕的性命。然朕之病情也因為昨晚發(fā)生的事情而更加嚴重了,故此現(xiàn)以郢王友珪監(jiān)國,主持軍國大事?!?p> 六月二十六日,丁昭溥返回,朱友珪確認朱友文已死,公開了朱溫駕崩的消息,而后又公布假遺命制書,宣布繼帝位,定明年的年號為“鳳歷”給朱溫上謚號神武元圣孝皇帝,廟號太祖,陵墓叫宣陵,于十一月二十五日在伊闕下葬。朱友珪雖然加冕登基,可朝中人人都清楚他弒父篡位的事實,即使朱友珪用財寶賄賂,大多也不情愿輔佐他,君臣因此離心離德。又因朱友珪軟弱失策,對在外的藩王們沒有采取先發(fā)制人,導致均王朱友貞借此機會,暗中糾集了其他藩王和舊將帥們?yōu)橥鈶?,確保有與朱友珪進行長期軍事對抗的實力,并策動統(tǒng)領洛陽禁軍的袁象先為內(nèi)應,約定發(fā)動宮廷政變。
朱友貞先于鳳歷元年(913年)一月起兵討伐朱友珪,朱友珪派出攔截迎戰(zhàn)的部隊首戰(zhàn)不力,接著被朱友貞勸降,繼而又策反了開封龍驤軍眾將,因此朱友貞于二月順利進入東都開封。之后袁象先在西都洛陽向朱友珪發(fā)難,率兵幾千沖入皇宮中,朱友珪聞訊兵變,同皇后李氏及馮廷諤逃命,來到宮樓北垣樓下,將要出去,可朱友珪知道自己總還是不能逃脫,就讓馮廷諤將自己與皇后張氏殺死,緊接著馮廷諤也自盡了。朱友珪死后,袁象先攜傳國玉璽至東都開封,朱友貞等來玉璽就在開封即位,追廢朱友珪為庶人,除朱友珪的年號,復稱乾化(913年)三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