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幾年,中國開始注重博物館建設,據(jù)國家文物局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16年底,全國經(jīng)各地文物部門年檢注冊的博物館總數(shù)達到了4873家,比2015年度增加了181家,2019年底的數(shù)據(jù),中國登記在冊博物館數(shù)為5535,比2018年增加181個,非國有博物館1710家。全年舉辦展覽2.86萬個,教育活動33.46萬場,接待觀眾12.27億人次,比上年增加1億多人次。免費開放博物館達到4929家,全年接待觀眾10.22億人次。
乍一看很多,分攤到每個博物館每天的觀看人數(shù),少得可憐。
幾年前,我曾經(jīng)去過南京、武漢的稅務博物館,一個是在辦公樓的上邊,一個是在單位對面的院子里,關著門,沒參觀成。
后來買了博物館出的畫冊,才得以了解詳情。
山西的稅務博物館是在長治稅務局樓上,我不敢去,怕鎖著門白跑一趟。
還有徽州稅文化博物館
北京稅務博物館
這些博物館我雖然都沒有實地參觀過,但是它們出版的館藏畫冊,我盡量搜集,同行是最好的老師,經(jīng)??锤黟^的鎮(zhèn)館之寶,以及各館對歷史史料的研讀,以此來推測他們的辦館理念,評判他們的學術研究能力,以及收集史料的眼光,還有對史料的維護,等方面的水平,這無疑對我們的研究起到了非常大的幫助。
就目前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和參觀人數(shù)來看,各個稅務博物館都不理想,集體參觀者除了系統(tǒng)內(nèi)干部的教育活動,還有就是稅法宣傳月來一群中小學生。單個參觀者很少,有的地方甚至于一個月也沒有幾個人。
造成這樣的尷尬現(xiàn)狀,主客觀原因大致分析一下。
主觀原因
博物館總體設計特色不強,與其他類型的歷史博物館差別不明顯,比如稅務博物館在立意、館藏文物、這些方面,沒有突出行業(yè)特色,與商業(yè)文化、民俗文化之類的博物館在歷史資料,重點介紹方面重疊度過高。那些博物館誕生很早數(shù)量也多,各地都有,人們早已見怪不怪。稅務博物館,必須堅持稅務特色,以本行業(yè)的法律法規(guī)為框架,以時間為主線
稅務博物館之間差別也很小,后邊的仿效前邊的,甚至于復制前邊的,征集歷史資料渠道單一,造成了館與館之間同出一轍,沒有真正體現(xiàn)地方特色。
研究力度明顯不足,大部分館都沒有專職研究員,在職人員利用業(yè)余時間兼職,非常辛苦,可是因為不能投入時間研究,與搜集,整理工作脫節(jié),所以效果并不好。歷史資料如果只看票面,不結合當時歷史背景,不結合與人的關系,觀眾就不能產(chǎn)生帶入感,看著乏味單調使人昏昏欲睡。我曾經(jīng)問過幾個參觀過的朋友,看了有什么感想,他們說,“看了那些東西,感覺就是,不是買不起就是看不懂。”
今天到此,好了,下次再說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