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雜談
我小時(shí)候正值上世紀(jì)50年代初。幾乎每天下午,甚至晚上,都會(huì)聽到那走街串巷叫賣“硬面兒餑餑”的小販的吆喝聲?!坝裁鎯骸G餑”,那吆喝聲基本都是那么具有特色的節(jié)奏,“硬面兒”三個(gè)字兒的后音兒拉得特別長,足有四五秒鐘;但是那后兩個(gè)字兒“餑餑”的節(jié)奏卻又出奇地快,幾乎不足一秒鐘就一帶而過!聽到這吆喝聲,胡同里住戶就知道,那賣硬面兒餑餑的小販來了。
據(jù)本人武斷地估計(jì),北京市居民中60歲以下的朋友,大概大部分人沒有見過硬面兒餑餑,是否聽說過,我就不知道了。因?yàn)樵谖矣∠笾校蟾抛陨鲜兰o(jì)50年代中期后,那硬面兒餑餑就消失了,當(dāng)然更看不見那些賣硬面兒餑餑的小販了。據(jù)說有些小飯鋪也賣過硬面兒餑餑,但是我似乎沒有在小鋪里買過。我們胡同里居民大部分都是從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販那兒買硬面兒餑餑。男女老少都喜歡吃硬面兒餑餑。這種硬面兒餑餑,其實(shí)就是像燒餅一樣大小的一種混糖戧面火燒,入口感到微甜味兒而且特別有嚼勁兒,雖硬得用手一掰就掉干面渣兒,但是嚼起來決不會(huì)感到硬得咬不動(dòng),而是爽口甜香,越吃越愛吃。這種餑餑的做法我不知道,但是我吃后很佩服那些小販的手藝,他們居然能做出摸著硬,而吃起來爽口的餑餑。遺憾的是每逢小販來到胡同時(shí),買硬面兒餑餑的人很多,似乎也沒有人顧得上與小販聊天兒,大概更沒有人想到那些小販及其所賣的硬面兒餑餑消失得那么快!
“餑餑”,是老北京滿族人對糕點(diǎn)或面食食品的稱呼。這硬面兒餑餑一稱是否始于滿族人,我不知道,但是這硬面兒餑餑應(yīng)該是老北京傳統(tǒng)小吃。有人說這硬面兒餑餑總是在夜間叫賣,但是我上述提到,我們胡同里下午就有賣硬面兒餑餑的。據(jù)說在老北京的《食品雜詠》中有詩形容那賣硬面兒餑餑的,即:“餑餑沿街運(yùn)巧腔,余音嘹亮透燈窗,居然硬面?zhèn)髑逡梗@破鴛鴦夢一雙。”這大概形象地反映出那硬面兒餑餑及小販吆喝的特點(diǎn)。
時(shí)隔半個(gè)多世紀(jì)了,反正我一直沒有再見過硬面兒餑餑。這硬面兒餑餑留給我的不僅是吃的回憶,而且也留給我圍繞著硬面兒餑餑,胡同里的孩子們嬉鬧的往事。大概由于上述提到的那賣硬面兒餑餑千篇一律吆喝聲的特色吧,一段兒時(shí)間內(nèi),在我們胡同里的一些男孩子中,掀起一股吆喝“餑餑”的“熱風(fēng)”,不少孩子模仿那小販的聲音吆喝賣硬面兒餑餑;一些男孩子手里拿著饅頭或窩頭吃時(shí),彼此開玩笑地把自己手中食物按吆喝賣硬面兒餑餑的風(fēng)格來邊吃邊叫賣,如拿著饅頭的孩子就吆喝“白面餑餑”;吃窩頭的孩子吆喝“棒子面兒餑餑”;吃著燒餅或火燒的孩子則更理直氣壯地直接吆喝“硬面兒餑餑”,等等。好像這硬面兒餑餑,成了孩子們互相開玩笑或嬉鬧的紐帶。
遺憾的是,大概在1962年夏季左右,我在北京東城區(qū)一條胡同里竟看到那位經(jīng)常在我們胡同里叫賣硬面兒餑餑的小販。他坐在一塊大石頭上抽著煙,人比原來瘦,也蒼老了。我們彼此對視一眼,大概都認(rèn)為面熟吧。我本來想湊過去和他聊幾句,但還是很快就扭臉走開了。這大概也算是和賣硬面兒餑餑的小販的一種無聲告別吧,自然也是和硬面兒餑餑的告別啦!如今,這硬面兒餑餑大概真的斷了檔啦。有朋友看見有賣硬面兒餑餑的煩請告知!如果有賣硬面兒餑餑的,我真不知道還是不是原來的那種滋味兒的硬面兒餑餑!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