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勞
棕尾伯勞?荒漠伯勞? 關(guān)翔宇/攝
小關(guān)按:
春、夏季節(jié)前往新疆或者內(nèi)蒙古地區(qū)觀鳥,在開闊的灌叢環(huán)境很容易觀察到體色偏棕灰色的中小型伯勞,有些觀鳥者稱之為“棕尾伯勞”,有些觀鳥者稱之為“荒漠伯勞”。如果您長期使用《中國鳥類野外手冊》,那肯定會困惑,圖鑒中沒有荒漠伯勞這種鳥啊,它是中國鳥類新記錄嗎?為了解答大家的困惑,我們麻煩新疆觀鳥會的會長茍軍老師(河貍老師),給大家科普下,這兩種伯勞的分類、分布和識別問題。
分類
棕尾伯勞Isabelline Shrike Lanius isabellinus種下原來包括包含四個亞種:L.i.Isabellinus(Hemprich & Ehrenberg,1833)、L.i.Tsaidamensis(Stegmann,1930)、L.i.Arenarius(Blyth,1846)、L.i.Phoenicuroides(Schalow,1875)?,F(xiàn)根據(jù)部分學(xué)者的分類觀點,將亞種L.i.Phoenicuroides提升為種,即Lanius phoenicuroides(Schalow,1875),英文名:Rufous-tailedShrike,中文名為棕尾伯勞。原來的棕尾伯勞就剩下3個亞種,中文名改為荒漠伯勞。分開后,原來的棕尾伯勞就分為兩個種,即:
棕尾伯勞 Rufous-tailed Shrike Lanius phoenicuroides(Schalow,187),單型種
荒漠伯勞 Isabelline Shrike Lanius isabellinus Hemprich& Ehrenberg,1833,包括3個亞種:L.i.isabellinus、L.i.tsaidamensis、L.i.arenarius
分布
(一)棕尾伯勞 Rufous-tailed Shrike Lanius phoenicuroides(Schalow,1875)
國外繁殖于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西亞(旅鳥)。國內(nèi)繁殖于新疆北部阿爾泰山和天山之間的廣闊區(qū)域、吐魯番、哈密等。越冬于非洲東部、亞洲西南部。
(二)荒漠伯勞 Isabelline Shrike Lanius isabellinus Hemprich &Ehrenberg,1833
1、L.i.isabellinus Hemprich & Ehrenberg,1833
本亞種國外繁殖于俄羅斯的阿爾泰至蒙古;在哈薩克斯坦東部遷徙季節(jié)屬偶見旅鳥。國內(nèi)繁殖于黑龍江加格達奇;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盟海拉爾、烏拉特旗、伊克昭盟、錫林浩特、阿巴哈納旗;寧夏賀蘭山;甘肅民勤、張掖;新疆北部為旅鳥。越冬于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北部。
2、L.i.tsaidamensis Stegmann,1930
本亞種繁殖于青海柴達木盆地、布爾汗達山、青海湖及南部山脈、烏蘭縣、諾木洪、烏圖美仁;新疆塔里木盆地東南部及阿爾金山為旅鳥。越冬于印度和巴基斯坦。
3、L.i.arenarius Blyth,1846
繁殖于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國外見于中亞地區(qū)以及伊朗、伊拉克(旅鳥),越冬于印度和巴基斯坦。
棕尾伯勞和荒漠伯勞及其亞種分布圖
圖片來源:Onthe nomenclature of the so-called Isabelline Shrike,ENPanov,2009
鑒別特征
(一)棕尾伯勞 Rufous-tailed Shrike Lanius phoenicuroides
雄鳥黑色眼罩明顯,飛羽黑色,頭頂棕紅色,尾棕紅色,下體很白。新疆北部繁殖期見到的均是該物種。
圖片來源:歐洲鳥類手冊
(二)荒漠伯勞 Isabelline Shrike Lanius isabellinus
1、L.i.isabellinus
其雄成鳥頭頂和上背偏沙灰色,黑色眼罩明顯,飛羽黑色,下體暖褐色。
棕尾伯勞(下圖左)和荒漠伯勞指名亞種(下圖右)的對比
圖片來源:Onthe nomenclature of the so-called Isabelline Shrike,ENPanov,2009
L.i.isabellinus雌鳥,墨綠2008年6月拍攝于呼倫貝爾
2、L.i.tsaidamensis
本亞種體形較大,頭頂、背及尾羽均較指名亞種發(fā)暗褐色;眉紋明顯,呈淡棕色;眼角有三角形黑斑,黑斑前為淡黃棕色羽;內(nèi)側(cè)飛羽有鮮明的淡端及黑色次端斑紋;鱗斑發(fā)育程度不一,有的微染淡棕,大多數(shù)雌鳥及幼鳥不具翅斑。tsaidamensis亞種甚似arenarius亞種。
3、L.i.arenarius
野外鑒別特征:整體顏色較淡,頭頂及背羽為灰砂褐色,黑色眼罩在眼前不明顯或缺失,尾羽橙褐色。
總結(jié):
1.部分學(xué)者認為,棕尾伯勞應(yīng)拆分成兩種,即:棕尾伯勞和荒漠伯勞?,F(xiàn)多數(shù)分類系統(tǒng)認可這個觀點。
2.分類系統(tǒng)這事,作為觀鳥愛好者應(yīng)該了解,但您選擇一個系統(tǒng)記錄自己的鳥種即可。如果您按照《中國鳥類野外手冊》記錄鳥種。那么則免去了“荒漠伯勞”這個問題。
3.荒漠伯勞的三個亞種間羽色相似度很高,識別難度大。但與棕尾伯勞的識別難度較低。我們參考本文的圖片和分布。簡單說:
1)從外觀看
棕尾伯勞羽色上體發(fā)棕紅色;荒漠伯勞羽色發(fā)沙灰色。
圖片來源:Onthe nomenclature of the so-called Isabelline Shrike,ENPanov,2009
2)從分布看
棕尾伯勞在國內(nèi)繁殖于新疆北部阿爾泰山和天山之間的廣闊區(qū)域、吐魯番、哈密等。而荒漠伯勞在國內(nèi)繁殖于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黑龍江等地。
參考文獻
1.http://www.surfbirds.com/ID%20Articles/Isabelline.html
2.http://www.birds.kz/subspecies.php?sspecies=936&l=en
3.http://leesbird.com/birds-world/fm/laniidae/
4.Onthe nomenclature of the so-called Isabelline Shrike,ENPanov,2009
5.棕尾伯勞種下分類問題(雷進宇)
6.中國鳥類圖庫
7.http://www.wwf.com.cn/birdgallery/birdpic.shtm?booknum=1002
8.新疆觀鳥會520論壇
9.http://bbs.520dc.com/searcher.php
10.中國野鳥圖庫
11.http://www.cnbird.org.cn/first.htm
本文編輯:張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