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家是村子里的一戶很普通的人家,家里只有他跟姐姐兩個孩子,他們在縣城讀書,在縣城沒有房子,他們在哪讀書,父母就把家搬附近。
父母都是80后,從村子里出來的,從小生活特別苦,沒有上過學,母親是家庭主婦,父親是煤礦工人,生活一直不太富裕,他們把自己的失敗都歸結到小時候的苦上。
因為自己小時候生活苦,所以小宇的父母特別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吃苦,小宇的父親每天在煤礦掙點血汗錢,對孩子卻極其慷慨。
給孩子提供充足的物質條件,各種潮牌,網(wǎng)紅小吃,大牌手機,父母從來都不吝嗇,每次光看孩子的穿著,感覺像是個富二代。
而家里租的房子卻很擠,四口人住在不到40平的房子里,家里沒有任何像樣的家具,孩子們每天過得瀟灑自在,已經(jīng)上了初中了,一點也不理解父母的辛苦。
小宇和他姐姐成績都很差,有一次,小宇考了倒數(shù)第一,還不以為然,老師知道他家的真實情況,就嚴厲地教育了小宇,他爸爸知道后,沒有因為孩子不好好學習教育他,反而去了學校責怪老師太嚴厲。
小宇和姐姐都有自己的手機,整天沉迷游戲,父母也不管,久而久之,他們也認為這樣是正常的。
有時候身邊的人,建議他的父母管管孩子的學習,小宇的父母說不希望孩子那么累,他們已經(jīng)很好了。
小宇從來不會覺得自己應該努力學習,更不用說體諒父母了,看見喜歡的東西就回家跟父母提要求,如果太貴的,父母實在暫時支付不起,就一哭二鬧三上吊,非要不可。
自己的東西也從來不會珍惜,還經(jīng)常跟同學,朋友攀比,甚至打架,逃學,沒等到中考,小宇便輟學了。
每個孩子生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決定了他們的色彩與整體風格。
與其給孩子豐厚的物質條件,不如給孩子高質量的教育,不僅是學習成績,更包括孩子的品德、素質、品質等多個方面。
以前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因為窮人的孩子從小就學會了生活,懂得了努力,通過自己的能力改變了生活。而富人的孩子,往往被物質生活麻痹,生了驕奢、墮落之風,再厚的家底,不努力也會有被用完的一天。
而到現(xiàn)在,這樣的說法好像越來越行不通,經(jīng)歷過苦難的家長,在生活條件稍好一些時,過度地保護,溺愛自己的孩子,導致他們無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只是一味地攀比,或者抱怨命運的不公。
這樣的現(xiàn)狀,培養(yǎng)出的不僅是成績差的孩子,更是沒有能力,沒有進取心,不懂感恩的孩子。
目前,美國已進入階級固化,窮人與富人有著明顯的界限,窮人要想成為富人,比登天都難,因為在貧民窟里,打架,逃學是常見的,父母也認為這就是正常的生活,孩子也便很難改變現(xiàn)狀。而富人的孩子每天在父母的熏陶下,想著怎么才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父母也對孩子有多方面的要求與培養(yǎng),慢慢的越來越優(yōu)秀。
而導致階級固化的根本原因,遠遠不是經(jīng)濟,而是認識。
認識決定抉擇,選擇造就因果,因果構成緣分,緣分滋生命運。
早晚有一天,孩子會離開你,獨自與社會對抗,給他備一副獨立,自強、上進盔甲比給他一個暫時安樂窩更實在。
-作者-
作者簡介:古玥,女,90后,來自山西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