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圣”之稱?,樼穑ń駥偕綎|臨沂)人,后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
王羲之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后為會稽內(nèi)史,領(lǐng)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fēng),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fēng)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作品目錄:(共95P)
1、草書字帖《王羲之草訣百韻歌》(38P)
2、王羲之草書字帖《眉壽堂二王法帖卷三》(23P)
3、王羲之草書欣賞《此諸賢帖》(4P)
4、王羲之草書欣賞《衰老帖》(2P)
5、王羲之草書欣賞《何當(dāng)帖》(2P)
6、王羲之行書欣賞《敬倫帖》(3P)
7、王羲之草書欣賞拓本《轉(zhuǎn)佳帖》(5P)
8、王羲之行書欣賞《卿女帖》(4P)
9、王羲之行書欣賞《先墓帖》(2P)
10、王羲之行書欣賞《奄至帖》(3P)
11、王羲之行書作品欣賞《閑者帖》(1P)
12、王羲之草書書法長卷全圖《游目帖》(7P)
1、草書字帖《王羲之草訣百韻歌》(38P)
2、王羲之草書字帖《眉壽堂二王法帖卷三》(23P)
3、王羲之草書欣賞《此諸賢帖》(4P)
王羲之草書欣賞《此諸賢帖》3行,28字。草書+行書書法圖片4張。又稱《諸賢帖》。《澄清堂帖》、《二王帖》、《大觀帖》、《鼎帖》收刻。第二行“須”字,有作“頃”。此帖大意為:此間各位賢達尚好,時有書信見告,十分疏略。我現(xiàn)在疾病很重,不得禮數(shù),為之嘆息。以此觀之,此帖乃羲之晚年所書。
釋文:此諸賢粗可,時見省,甚為簡闊,遠(須)〔頃〕異,多小患,而吾疾篤,不得數(shù)為歎耳。
4、王羲之草書欣賞《衰老帖》(2P)
王羲之草書欣賞《衰老帖》,2種書法拓本,四行,二十六字。此帖亦收刻于《澄清堂帖》。帖文大意為:我近來身體沒有一天是佳好,年紀(jì)老了,弊病都接連日至。夏天不能怎么進食,吃得少,但仍有勞務(wù)在身,實在是不行了??梢娡豸酥砟晟眢w甚劣。帖中云“猶有勞務(wù)”,似指在官之公務(wù),那么,此帖當(dāng)寫于永和十一年去官之前。
5、王羲之草書欣賞《何當(dāng)帖》(2P)
6、王羲之行書欣賞《敬倫帖》(3P)
王羲之行書作品欣賞《敬倫帖》又名《九月三日帖》。4行,41字。高29厘米。入刻《寶晉齋帖》。2種拓本書》。
釋文:九月三日羲之報:敬倫、遮諸人去晦祥禫,情以酸割,念卿傷切,諸人豈可堪處,奈何奈何!及書不具。羲之報。
7、王羲之草書欣賞拓本《轉(zhuǎn)佳帖》(5P)
王羲之草書欣賞拓本《轉(zhuǎn)佳帖》。9行,62字。3種書法圖片。
帖文大意為:您近來身體轉(zhuǎn)好了嗎?自立秋以來,我的健康狀況欠佳,現(xiàn)在仍未康復(fù)。近來還很少食肉,經(jīng)常吃面食,還是欠佳,仍舊疲因病苦。服散已久,如此也難以求得安泰。不能脫離世俗,卻有非分的欲求,或許因此招致病苦弊害。
在王羲之諸多尺牘中,特別是問疾、自況的尺牘中,屢屢察見所陳服食之事,病害之苦。此帖所謂“不去人間,而欲求分外,此或速弊”,正是王羲之所患諸多病害肇端於服食的自狀?!坝蠓滞狻笔侵竿豸酥骋郧箴B(yǎng)生長壽的欲念。
此帖亦收刻于《大觀帖》、《絳帖》、《寶晉齋法帖》、《二王帖》、《澄清堂帖》?;蛴袑⒋颂c樂著帖(又稱《縣戶帖》、《鄉(xiāng)里人樂帖》)合為一帖。據(jù)帖文文義,分作兩帖為宜。
釋文:君頃就轉(zhuǎn)佳不?仆自秋便不佳,今故不善差。頃還少啖脯,又時啖面,亦不以為佳,亦自勞弊。散系轉(zhuǎn)久,此亦難以求泰。不去人間,而欲求分外,此或速弊。皆如君言。
8、王羲之行書欣賞《卿女帖》(4P)
王羲之行書作品欣賞《卿女帖》又名《爾今帖》、《爾令帖》。9行,75字。高29厘米。入刻《寶晉齋帖》。兩種拓本書法圖片4張。
釋文:爾今以善和,尊今當(dāng)出。卿女母子粗平安。喪際,賢女動氣疾,當(dāng)時,乃勿勿。今以除也。他等皆知孝思。先日之歡,于今皆為哀苦,觸事切人,處此而能令哀惻不經(jīng)于心,殆空語耳。一至于此,何所復(fù)言。
9、王羲之行書欣賞《先墓帖》(2P)
王羲之行書作品欣賞《先墓帖》書法拓本2種
釋文:舊京先墓毀動,奉諱號慟,五內(nèi)若割,痛當(dāng)奈何?王羲之頓首。
10、王羲之行書欣賞《奄至帖》(3P)
王羲之行書欣賞《奄至帖》書法大圖3種(材官本、澄清堂本、淳化閣帖)
《奄至帖》,5行,36字?!队臆姇洝分?。
《右軍書記》此帖錄文為:“庾新婦人門未幾,豈圖奄至此禍,情愿不遂。緬然永絕,痛之深至。情不能已,況汝豈可勝任。奈何奈何。無由敘哀,悲酸?!笨贾恶宜炝肌队臆姇俊?,亦有記載,行書第二卷錄此帖“五行”。然此帖已缺起首九字,或許據(jù)另一臨本、摹本所刻?!扳仔聥D”,乃嫁于穎川庾氏之女。據(jù)帖文,當(dāng)是出嫁後不久去世,羲之乃致函敘哀。此帖為《鼎帖》、《寶晉齋帖》、《大觀帖》、《天煙堂帖》收刻。此帖書風(fēng)逼近《喪亂》、《憂懸》諸帖,又可徵之文獻,當(dāng)是流傳有緒的王書。
釋文:奄至此禍,情愿不遂。緬然永絕,痛之深至。情不能已,況汝豈可勝任。奈何奈何。無由敘哀,悲酸!
11、王羲之行書作品欣賞《閑者帖》(1P)
王羲之行書作品欣賞《閑者帖》
釋文:閑者一兩段事,雖無參于興廢,然殊使人恨事周令自,雖然以使君明練,每思之,故可尠敗也。
12、王羲之草書書法長卷全圖《游目帖》(7P)
王羲之草書書法長卷全圖《游目帖》又名《蜀都帖》摹本墨跡,紙本,11行,102字。日本廣島安達氏藏,毀于火?!妒焦盘脮媴R考》、《大觀錄》、《江邨消夏錄》著錄。刻入《淳化閣帖》、《十七帖》、《三希堂法帖》。此帖宋、明兩朝皆在民間,清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年)入內(nèi)府,咸豐、同治年間賜予恭親王,后歸日本廣島安達萬藏所有,內(nèi)藤湖南曾為安達氏書跋。此帖經(jīng)過多次裝裱,前后隔水縫間的收藏鑒賞印模糊不清,有乾隆御璽、恭親王印多方。前隔水外題簽為“晉會稽內(nèi)史王羲之字逸少《游目帖》真跡”,題簽下有一無名題跋:“此真晉泠金紙,緊薄如金,索索有聲,與筆陣圖相類,載在襄陽待訪錄?!?帖尾有守和審定題跋:“有鐘紹京書印二字小印。鐘蓋唐之越公也。晉謝奕、謝安、桓溫三帖,并黃素《黃庭經(jīng)》上,俱有此印。見米元章《寶章待訪錄》。而《黃庭經(jīng)》今藏韓雷州處,予屢見之,尤可據(jù)證耳?!贝颂策_氏有影印本。摹本毀于火災(zāi),現(xiàn)只有照片存世。
此信札是王羲之寫給益州刺史周撫的。信中表達了王羲之對西土山川奇勝的向往。周撫,字道和,東晉中興名將周訪之子,原籍汝南安成,后移家潯陽。永昌元年(三二二年),為王敦爪牙。太寧二年(三二四年)王敦失敗,周撫等逃入西陽蠻中。太寧三年朝廷大赦。咸和初(三二六年)周撫為王導(dǎo)所用。興寧三年(三六五年)六月卒于益州刺史任上。王羲之與周撫關(guān)系親密,多有問訊。此帖書法妍美而不柔媚,矯捷而不輕佻,求雄強而不強作怒張,得巧妙而不矜持造作。明方孝孺稱贊云:“《游目帖》寓森嚴(yán)于縱逸,蓄圓勁于蹈厲,其起止屈折,如天造神運,變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驚嘆自失?!贝颂峭豸酥郀┟?,于率真自然中表現(xiàn)了極深湛的功力。101字各具形態(tài),變化多姿。王羲之筆走龍蛇,血肉瑩潤,妍美而不柔媚,嬌捷而不輕佻,求雄強而不強作怒張,得巧妙而不矜持造作。筆勢婉轉(zhuǎn)自如,灑脫暢達。通篇全以意使筆行,雖然“草書意多于法”,但其中又具精熟草書法度,筆筆有變,字字意別,由法求意,正如朱熹所說“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一一從自己胸襟流出”。凡筆鋒到處,無不點畫振動,氣韻生動,陰剛與陰柔統(tǒng)一于筆下,表現(xiàn)出東晉書法家所特有的審美追求。將動與靜、正與欹、藏與露、方與圓、收與放等對立因素熔于一爐。應(yīng)該說,此帖成就應(yīng)不在名帖《十七帖》之下。
釋文:省足下別疏,具彼土山川諸奇,揚雄《蜀都》,左太沖《三都》,殊為不備。悉彼故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傻霉?dāng)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xí)r示意。遲此期真,以日為歲。想足下鎮(zhèn)彼土,未有動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領(lǐng)、峨眉而旋,實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馳于彼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