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診時間:2019年7月26日。
主訴:痔瘡脫出伴疼痛多年。
自訴:原有痔瘡20~30年。最近因天熱、勞累出現(xiàn)痔瘡脫出,伴稍出血,疼痛,肛周瘙癢。用手回納后,走路時易脫出。在株洲市某醫(yī)院診斷為混合痔,要求手術(shù)治療。因害怕手術(shù),遂來求診。
面容憔悴,飲食欠佳。平時大便秘結(jié),最近服中藥后大便較通暢。
原有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shù)史。有藥物過敏住院史。
脈沉細緩,舌體胖大,舌質(zhì)暗紅,舌苔中后白厚。
中醫(yī)診斷:痔瘡(腸風(fēng))。
西醫(yī)診斷:混合痔。
處方:槐花散加減。
荊芥穗10g,黨參10g,黃芪20g,升麻5g
柴胡10g,燀桃仁10g,槐花10g,當(dāng)歸尾10g
川芎10g,炒地龍5g,醋三棱10g,醋莪術(shù)10g
地榆炭15g,雞內(nèi)金10g,白術(shù)15g,茯苓皮15g
砂仁3g,蟬蛻5g,地膚子10g,炙甘草5g
炮山甲1.5g(沖服)
7劑,水煎兩遍,分兩次溫服。
注:1、多做提肛動作。
2、注意飲食清淡。
3、藥渣煎水外洗肛部。
4、保持肛門部的清潔與干燥。
5、隨診。
2019年8月5日第一次復(fù)診。
自訴:服藥七劑后,痔塊已不脫出,瘙癢消失,疼痛明顯減輕,僅存在少許的疼痛。飲食改善。大便正常。
脈沉細,舌體胖大,舌質(zhì)淡紅(改善明顯),舌苔根部白厚(改善),有齒痕。
處方:原方加減。
荊芥穗10g,黨參10g,黃芪30g,升麻6g
柴胡10g,燀桃仁10g,槐花10g,當(dāng)歸尾10g
川芎10g,炒地龍5g,醋三棱6g,醋莪術(shù)6g
地榆炭10g,雞內(nèi)金10g,白術(shù)15g,茯苓皮15g
砂仁5g,炙甘草5g,炮山甲1.5g(沖服)
7劑,水煎兩遍,分兩次溫服。
注:同前。
2019年8月19日第二次復(fù)診。
自訴:服藥14劑后,痔塊不脫出,疼痛消失,瘙癢消失;較前也有力氣?,F(xiàn)長期存在的腰痛,勞動時加劇,不向臀部、下肢放射。
脈沉細緩,舌體胖大,有齒痕,舌質(zhì)淡紅,舌根部少許白厚苔。
診斷:腰痛、混合痔。
處方:原方加減(治腰痛,鞏固痔瘡療效)
荊芥穗10g,黨參20g,黃芪10g,柴胡10g
黃芩10g,燀桃仁10g,槐花10g,炒地龍5g
醋三棱3g,醋莪術(shù)3g,雞內(nèi)金10g,白術(shù)15g
茯苓皮10g,砂仁3g,側(cè)柏葉10g,枸杞子15g
酒續(xù)斷15g,川牛膝10g,酒蓯蓉10g,炙甘草10g
7劑,水煎兩遍,分兩次溫服。
注:同前。
按語:痔瘡中醫(yī)又稱腸風(fēng),故名思意就是痔瘡的發(fā)作與外風(fēng)相關(guān)。痔瘡就是曲張的靜脈團,只有活血破血化瘀才能消腫;經(jīng)常脫出,中醫(yī)認為氣虛不固;脫出之后帶有大腸部的粘液,常致肛周瘙癢。因此治療以補氣升提取、破血化瘀、袪風(fēng)止癢為主。本方用荊芥穗、蟬蛻、地膚子袪風(fēng)止癢,黨參、黃芪、升麻、柴胡補氣升提,桃仁、槐花、當(dāng)歸、川芎、地龍、三棱、醋莪術(shù)、穿山甲破血化瘀,地榆炭止血,雞內(nèi)金、白術(shù)、茯苓皮、砂仁健脾利濕消腫。諸藥共同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