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帝王列表
1
jmb2100夏朝,是由遠(yuǎn)古三圣之一“大禹”的兒子啟建立的。建立于公元前2122戊戌年——終止于公元前1722戊寅年,是第一個中原世襲制的部落聯(lián)盟形式的國家。大禹傳子啟代替了以前的部落聯(lián)盟禪讓制度,是由禪讓制度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度的開始。夏朝其中心區(qū)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共傳包括夏禹在內(nèi)14代17王,約471年,不包括夏禹在內(nèi)13代16王,約400年,后為商朝所滅。夏朝統(tǒng)治者稱王而不稱帝。
夏朝始祖“大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號禹,鯀的兒子,黃帝軒轅氏的玄孫。他的父親治水不成而被殺,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導(dǎo)的方法,經(jīng)過十三年的努力,終于成功,因此被尊稱為“大禹”。后繼舜為帝。稱國號“夏后”,故稱“夏禹”。他在涂山大會諸侯,建立了奴隸制國家的雛形,禹鑄造九鼎,象征九州,是子承父位、中國奴隸制的創(chuàng)始人。大禹王在位71年死,葬于會稽山。
夏王啟,姓姒諱啟,夏禹的兒子,于公元前2122戊戌年建立夏朝-----公元前2113丁未年病逝,在位9年。為夏朝首位君王。禹曾讓位于益,但人民懷念禹的功績,乃擁戴啟繼位,繼位后,有扈部落首先不服,宣布獨立。啟就向它進(jìn)攻,有扈部失敗,啟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并確定君主世襲的局面。
夏王太康,姓姒諱太康,生卒年不詳,啟長子,啟病死后繼位。于公元前2113丁未年-----公元前2111己酉年,在位2年,夏朝第二君王,太康自小跟著父親啟享樂,即位后生活比啟還腐敗,只顧飲酒游獵,不理政事,于公元前2111年在去洛水北岸游獵時,為后羿奪去國政。同年病死,葬于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西)。
夏王仲康,姓姒諱仲康,又作中康,于公元前2111己酉年-----公元前2098壬戌年,名義上在位13年,夏朝第三君王,禹的孫子,啟的第四個兒子,夏王朝二任王姒諱太康的弟弟,后羿廢黜太康后,立仲康為王。實際上仍由后羿專政。仲康不甘心作傀儡,一心想奪回大權(quán),曾派大司馬胤侯去征伐后羿的黨羽義和,試圖削弱后羿的力量。終因?qū)嵙Ρ∪?,反被后羿軟禁,無力恢復(fù)夏的天下。仲康于公元前2098壬戌年因此憂悶成病而死,葬于安邑附近。
夏王相,姓姒諱相,于公元前2098壬戌年-----公元前2071己丑年,名義上在位27年,中康之子,少康之父,妻后緡氏,夏朝第四君王。太康時因史上有名的太康失國及后羿代夏,致使中康、相成為傀儡,中康因無法振興夏朝而抑郁而死,相則被寒浞殺死,少康為相之遺腹子,相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陽縣)。
有窮國國君后羿,后羿篡政時期為:公元前2071己丑年-----公元前2063丁酉年,在位8年,后被寒浞殺死。
寒浞,寒浞篡政時期:公元前2063丁酉年-----公元前2031己巳年,在位32年,后被夏王少康殺死。
夏王少康,姓姒諱少康 ,于公元前2031己巳年-----公元前2009辛卯年,在位22年。少康,又名杜康,今陜西白水縣人,夏朝五位君王,相的兒子,母親為有仍氏(今山東省微山縣)人。他是相的遺腹子。相被迫自殺時,少康還沒有出生。母親后緡氏當(dāng)時顧不得失去相的悲痛和王后的尊嚴(yán),急忙隨宮女從狗洞中爬出,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今山東濟南東南),第二年生下了少康。少康長大后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有虞氏(今河南商丘虞城南)任庖正,在虞娶妻,有田一成(方10里),有眾一旅(500人)。積極爭取夏眾與夏民,志在復(fù)國。后在同姓部落斟灌與斟鄩的幫助下,與舊臣靡等人合力,攻滅了寒浞,恢復(fù)了夏王朝的統(tǒng)治,少康還都陽夏(今河南周口太康),此即史書中所稱的少康中興。少康后遷都于原(今河南濟源西北)。
夏王予,姓姒諱予,于公元前2009辛卯年-----公元前1992戊申年,在位17年。夏朝六位君王,名字一作杼或作季杼。少康之子,槐的父親。在位17年。予在位期間發(fā)明一種用獸皮做的甲,是中國戰(zhàn)甲的創(chuàng)始。有了戰(zhàn)甲之后,士兵戰(zhàn)斗力大增,夏朝便積極對外擴張,夏朝國勢也進(jìn)入鼎盛期。
夏王槐,姓姒諱槐,于公元前1992戊申年-----公元前1966甲戌,在位26年,夏朝七位君王,名字也作芬或芬發(fā)或祖武。杼之子,杼病死后繼位,后病死,葬于安邑附近。其子芒?;痹谖黄陂g,先后征服了居住于泗水、淮水之間的九夷、即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fēng)夷、陽夷等部落,擴展了夏朝的勢力。同時夏朝的社會經(jīng)濟都有所發(fā)展。
夏王芒,姓姒諱芒,生卒年不詳,槐子,槐死后繼位。于公元前1966甲戌年-----公元前1922戊午年,在位44年,夏朝八位君王,芒繼位,舉行了隆重的祭黃河儀式。除了把豬、牛、羊沉于河中,還豁出老本,把當(dāng)年舜帝賜給大禹象征治水成功的“玄圭”(黑色的玉圭)也沉在河水中,表示虔誠。這就是“沉祭”,一直延續(xù)了數(shù)千年的儀式。祭河之后,芒又跑到東海之濱游玩,捕捉到了一條很大的魚,群臣向芒稱賀,認(rèn)為是河神所賜,可永保太平。
夏王泄,姓姒諱泄,一作帝降,生卒年不詳。芒子。芒死后繼位,于公元前1922戊午年—公元前1906甲戌年,在位16年,夏朝九位君王。泄在位期間,東夷、西羌等六夷派使者來朝謁見,接受了泄的爵命。這說明夷族已經(jīng)承認(rèn)了夏朝的統(tǒng)治。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夏王不降,姓姒諱不降,(名字一作降)生卒年不詳,泄子,扃的哥哥,孔甲的父親,泄病死后繼位。于公元前1906甲戌年-----公元前1847癸酉年,在位59年,夏朝十位君王。據(jù)說即位后第6年討伐了九苑。不降晚年,因為兒子孔甲性情乖僻,擔(dān)心他治理不好國家,決定改變從啟以來實行的傳子制度,傳位于北扃。這種將王位讓給兄弟的方式,史稱“內(nèi)禪”。不降禪位后,又活了11年才病死。在位59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夏王扃,姓姒諱扃,生卒年不詳,于公元前1847癸酉年—公元前1826甲午年,在位21年,夏朝十一位君王。泄之子,廑的父親,不降的弟弟。受兄內(nèi)禪而繼位,在位21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夏王廑,姓姒諱廑,又名胤甲,生卒年不詳,扃子。扃病死后繼位。于公元前1826甲午年—公元前1805乙卯年,在位21年,夏朝十二位君王,病死,葬于安邑附近。廑在位時,商的勢力已崛起,夏的國勢又趨衰落,退居于西河地區(qū)(今河南省洛陽市到陜西省華陰縣之間)。夏王廑的得名來自他當(dāng)政的時候,發(fā)生夏天天下大熱的異常氣候,人民熱渴難耐,而當(dāng)朝夏王卻居住在夏季別墅,獨自納涼,故被人民譏諷為“廑”。
夏王孔甲,姓姒諱孔甲,生卒年不詳,不降子,扃侄,扃子廑繼王位后病死,由他繼位。于公元前1805乙卯年—公元前1774丙戌年,在位31年,夏朝十三位君王,孔甲在位期間,肆意淫亂,是一位胡作非為的殘暴昏君。使得各部落首領(lǐng)紛紛叛離,夏朝國勢更衰落,逐漸走向崩潰。所以《國語?周語下》說:“孔甲亂夏,四世而隕?!彼龄嫌诟栉杳谰浦校▊髡f他是一種叫做“東音”的樂調(diào)的創(chuàng)始人),又篤信鬼神。孔甲性情乖僻,父不降怕他治理不好國家,就沒有傳位給他,而內(nèi)禪給北扃,扃死后傳位于子廑,廑死,才又由孔甲繼位。在位31年,病死,葬于今北京市延慶縣東北三崤山。
夏王皋,姓姒諱皋,孔甲子??准姿篮罄^位,于公元前1774丙戌年-----公元前1763丁酉年,在位11年,夏朝十四位君王,病死,葬于今河南省洛寧縣境內(nèi)。皋在位時,遷都于澠池(今河南省澠池縣西)附近。
夏王發(fā),姓姒諱發(fā),皋的兒子。公元前1763丁酉年-----公元前1752戊申年,在位11年,夏朝十五位君王,他在位時,各方諸侯已經(jīng)不來朝賀了,夏王室內(nèi)政不修,外患不斷,矛盾日趨尖銳,夏國進(jìn)一步衰落。
夏王桀,姓姒諱桀,夏朝最后的一個國王,發(fā)子,又名癸、履癸,公元前1752戊申年-----公元前1722戊寅年,在位30年,夏朝十六位君王,生卒年不詳,商湯把他謚號桀(兇猛的意思)。發(fā)病死后繼位,為歷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建造許多豪華宮殿,無休止地征發(fā)百姓,強迫他們勞役。平民和奴隸紛紛怠工,反抗桀的暴政。國亡,被放逐而餓死,葬于南巢臥牛山(今安徽省巢縣臥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