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華山廟碑》,東漢恒帝延熹八年立于陜西華陰縣西岳廟中,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毀于地震,以后該廟所存者為重刻。
《西岳華山廟碑》記述帝王修封禪,祭天地事,書法于整飭端嚴中饒有變化,為學漢隸者所重。 此碑在唐代已被重視,當有其拓本,但未流傳下來。傳世原石舊拓本有四:長垣本(亦稱“商邱本”)、華陰本(亦稱“關中本”)、四明本、順德本。
《西岳華山廟碑》用筆方圓兼?zhèn)?,奧折洞達,提按分明,頓挫跌宕,沉勁有力。通過用筆的提按與轉折巧妙變化,形成動靜的對立統(tǒng)一。折筆方勢主靜,轉筆圓勢生動,直線為靜,曲線為動。對于隸書的典型特征,一波三折,蠶頭雁尾極為強調(diào)。波挑勁健而內(nèi)含骨力,波磔極富裝飾之美。其結字方整又有細微變化.長短互用,筆勢的斜正互為照應、避讓。
清方朔《枕經(jīng)堂金石書畫題跋》盛贊此碑:“字字起棱、筆筆如鑄,意包千古,勢壓三峰,竹土宅)老人謂為漢隸第一,不自禁其驚心動魄也,良無欺哉!”
清代朱彝尊評此碑云:“漢隸凡三種;一種方整;一種流麗;一種古。惟延熹《華岳碑》正變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長。當為漢第一品,”。
《西岳華山廟碑》
華陰本
此碑與《乙瑛》、 《禮器》諸碑有許多相似之處。其結字上部緊收,下部舒展,既保留了《乙瑛》、《史晨》等碑的端莊又將其舒展之勢加以夸張。整體氣息華美遒麗、樸茂厚重的《華山廟碑》至今仍不失為習隸優(yōu)秀范本。我們在看到此碑的諸多優(yōu)點的同時亦應注意其不足。在學習隸書時揚長避短,研究隸變之規(guī)律,上追高古之氣,善于吸收漢碑精華,避免墮入唐隸之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