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興廢,絕類于詩。秦以前無論矣,蓋莫盛于漢晉。漢晉之印,古拙飛動,奇正相生;六朝而降,乃始屈曲盤回如繆篆之狀;至宋則古法蕩然矣……
——明·沈野《印談》
篆刻界有所謂的“印宗秦漢”之說。我們在這里先欣賞兩個私家?。?/p>
平和而又不乏靈動之美的——春安君
疏密有致,典雅秀麗的私印——慶忌
再來欣賞一近代時期的作品。
錢式(1847~?),字次行,號少蓋,錢塘人,工篆刻。上海博物館藏;形制為縱23毫米,橫13毫米;印文:子榖;
邊款:
余別號子榖,趙益甫(按,即近代書畫藝術大家趙之謙)師所命也。師授余篆學無所隱,但恐木不可雕,有負厚望耳。同治壬戌十月,錢式刻于鹿城并志。
印章是何時產生的,在什么條件下產生的,歷代一直眾說紛紜。
按唐代杜佑《通典》中的說法:“三代之制,人臣皆以璽玉為印,龍虎為紐?!庇≌碌钠鹪串斣谙?、商、周三個時代。當然,這樣的說法太過寬泛了。
從傳世和考古發(fā)掘來看,戰(zhàn)國時期印章的使用已經十分頻繁和普遍。
有了印章,最關鍵的就是其所承載的圖案和文字。這就涉及到——篆刻——這一語匯。
篆刻遠紹千年歷史,直溯文字淵源,旁通書、畫之理,與其它姊妹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又兼涉鐫刻技藝,內含人品和修養(yǎng),從里至外都散發(fā)藝術感染力。
“篆刻”一詞主要有三種含義:
一是其構詞本義,即“以篆書鐫刻”
凡甲骨、泉幣、鐘鼎、碑版、印章、磚瓦、陶器等物上以篆書鐫(鑄)刻之文字都屬這一范圍,基本包含于古代的“金石”范疇之內,可稱為“篆刻”的廣義用法。
二是喻義,精心為文或刻意雕琢文章之義
本于漢代揚雄《法言·吾子》中的“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一語。
這是古文獻中首次見到“篆刻”語詞。揚雄使用“篆刻”的本義,是比喻當時以賦體為主的文學創(chuàng)作為小技,含貶義。
三國曹魏時期,曹丕《典論·論文》提出“文章乃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的著名論斷后,文學創(chuàng)作的地位有大幅的提升。魏晉時期更是普遍地被人們稱為“文學的自覺時代”,回溯揚雄對文學的這種略帶貶意的指稱,逐漸轉變?yōu)槲氖烤臑槲牡囊夂?/p>
三是狹義,專指“篆刻印章”,并特指元明以來的文人篆刻——即現代意義上的篆刻藝術
此義最早見于元代的文獻,后逐漸成為此詞最主要的內涵。
汪啟淑(1728~1799),字慎儀,號秀峰,清代安徽歙縣人。建“開萬樓”、“飛鴻堂”,藏書數千種,開修《四庫全書》時,命各地進獻圖書,僅汪氏一家就獻書524 種之多。
(汪啟淑?。?/p>
(飛鴻堂)
汪啟淑酷嗜印章,自稱“印癖先生”。
《飛鴻堂印譜》,中國印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大型總集式印譜,與《學山堂印譜》、《賴古堂印譜》合稱為“至美之三堂印譜”。
是書是汪啟淑在乾隆年間集拓家藏古銅印以及當時一百數十家印人篆刻而成的,收錄極為謹慎,每印皆經汪氏與諸同好虛心商榷,合于古法,方始奏刀,故編輯印譜時間前后約有三十余年,最終成于1776 年。
《飛鴻堂印譜》共收錄印數約為3500方,印文多摘自經籍史傳、諸子百家、詩文詞曲、格言成語等書,選雅避俗,趣味盎然,令人愛不釋手。
(覃精藝藻,郁志儒林)
(酣飲賦詩)
點擊閱讀原文,一鍵關注篆刻第一網官方微店
轉自國學時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