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仲最早提出了義——國有四維、義有七體
管仲(公元前723年-約前645年)最早提出了“義”。
例如《管子·牧民》:“ 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沃^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币馑紴椋簢矣兴木S,缺了一維,國家就不穩(wěn);缺了兩維,國家就危險;缺了三維,國家就傾覆;缺了四維,國家就會滅亡?!裁词撬木S呢?一是禮,二是義,三是廉,四是恥。管仲認(rèn)為,有禮,人們就不會超越應(yīng)守的規(guī)矩;有義,就不會妄自尊大;有廉,就不會掩飾過錯;有恥,就不會屈從壞人。
如《管子·五輔》:“義有七體,七體者何?曰:孝悌慈惠,以養(yǎng)親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禮節(jié)。整齊撙詘,以辟刑僇。纖嗇省用,以備饑饉。敦懞純固,以備禍亂。和協(xié)輯睦,以備寇戎。凡此七者,義之體也。夫民必知義然后中正,中正然后和調(diào),和調(diào)乃能處安,處安然后動威,動威乃可以戰(zhàn)勝而守固,故曰義不可不行也?!币馑际钦f: 義有“七體”。什么叫七體呢?回答是:用孝悌慈惠來奉養(yǎng)親屬,用恭敬忠信來事奉君上,用公正友愛來推行禮節(jié),用端正克制來避免犯罪,用節(jié)約省用來防備饑荒,用敦厚樸實來戒備禍亂,用和睦協(xié)調(diào)來防止敵寇。這七個方面,都是義的實體。人民必須知義然后才能中正,中正然后和睦團(tuán)結(jié),和睦團(tuán)結(jié)才能生活安定,生活安定然后辦事才有威信,有威信才可使戰(zhàn)爭勝利而防務(wù)鞏固。所以說:義是不可不行的。
2、 孔子則進(jìn)一步闡述了“義”。
孔子(前551—前479)強(qiáng)調(diào)君子要“見利思義”、“義然后取”。很顯然,在對待“義”和“利”的態(tài)度上,他主張義字為先,義利相濟(jì)。如《論語》載: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孔子說: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笔钦f:不是你應(yīng)該祭的鬼神,你卻去祭它,這就是諂媚。見到應(yīng)該挺身而出的義舉,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
子曰:“德之不修,學(xué)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笨鬃诱f:品德不培養(yǎng),學(xué)問不宣講,聽到義而不能跟隨著去實行,具有缺點而不能勇于改正。這些就是我的憂慮?。?/p>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dāng)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義手段得來的富貴,對于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樣。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鬃诱f:君子自立于社會,沒有一定要做的事,也沒有一定不肯做的事;沒有一定要用的辦法,也沒有一定不肯用的辦法,而是凡事服從正義。
子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孔子說:現(xiàn)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這樣呢。見到財利能想到義的要求,遇到危險能獻(xiàn)出生命,長久處于窮困還不忘平日的諾言,也就可以說是完人了。
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孔子說:以忠信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義,這就是崇尚道德修養(yǎng)了。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說:君子以義為根本,以禮法來實行義,以謙遜的語言來表達(dá)義,以忠誠的態(tài)度來完成義。這就是君子?。?/p>
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孔子說:君子要經(jīng)常思考九件事:看東西時要思考是否明白清楚;聽話語時要思考是否靈敏清楚;待人時要思考是否態(tài)度溫和;相貌上要思考是否神情恭敬;說話時要思考是否忠誠老實;做事時要思考是否嚴(yán)肅認(rèn)真;有疑問時要思考請教發(fā)問;發(fā)怒時要思考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見到有所得到要思考是否符合大義。
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dá)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孔子說:看到善良的行為,就擔(dān)心自己達(dá)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為,就好像不愿把手伸到開水中一樣避開。我見到過這樣的人,也聽到過這樣的話。以隱居避世來達(dá)到自己的志向,踐行大義而實現(xiàn)自己的主張。我聽到過這種話,卻沒有見到過這樣的人
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孔子答道:君子以義作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無義就會作亂,小人有勇無義就是強(qiáng)盜?!?/p>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認(rèn)為,“義”高于一切。為了“義”,“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為了“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認(rèn)為義重于生,當(dāng)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yīng)該舍生取義。一個正直的人,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應(yīng)該為義而生,為義而死,必要時要“舍生取義”,而不能“見利忘義”。不辨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是不足取的。他還認(rèn)為“信”和“果”都必須惟義所在。如《孟子》載:
《孟子》:“義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笔钦f 君子對於天下人,無專主之親,無特定之疏,惟以道義是從。即不問親疏,但以道義是親,亦即以義為處世準(zhǔn)繩。
《孟子》:“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是說, 生命是我所喜愛的,大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xùn)|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么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了。
《孟子》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是說:君子談事情,他們只商討大義;小人談事情,他們只議論小利。
《孟子》:“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是說,通達(dá)的人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結(jié)果不可,只要合乎道義就行。
墨學(xué)中有“天下莫貴于義”,“天下有義則生,無義則死;有義則富,無義則貧;有義則治,無義則亂”的表述。既然“義”如此之重要,那什么才配叫做“義”,怎樣才能做到“義”呢?墨子說:“義,利也”,義就是利在國,利在民的公利。 “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就是墨學(xué)倡導(dǎo)的精“義”所在,就是達(dá)“義”之途。墨子說:“義可以利人”; “義,志以天下為芬,而能能利之,不必用”。墨者甘愿“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義就是利天下,符合民眾根本利益就是最大的義!為此,墨者絕不能坐而言義,必須全力以赴地躬身實踐,哪怕勞累到磨禿了發(fā),走腫了腳跟,只要有利于天下,有益于他人就要去做。大義當(dāng)前勇于放棄一己私利,成為利國利民的俠義之大者。這就是墨學(xué)提倡的“任俠義”的精神,一種舍小我而存大我的天地浩然義氣。
墨子義與不義的區(qū)別是:正當(dāng)?shù)美闷渌鶓?yīng)得,就是義;不當(dāng)?shù)美?,得其所不?yīng)得,就是不義。墨子尚賢的原則是:“不義不富,不義不貴,不義不親,不義不近”?!芭e義不辟疏”。(《尚賢上》)
這些正是現(xiàn)代社會的正義觀點,也是現(xiàn)代社會正在努力實踐的任人用人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