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外坦派
開說公之次子讀永,由蘿蔓而遷此。
6、平坦派
開說公之三子諱遠(yuǎn),由蘿蔓而遷此。
7、鼓鳴蛇里
開說公之四子諱周,由蘿蔓而遷此。
8、豐厚派
開說公之五子諱同,由蘿蔓而遷此
9、鄱陽派
開說公之六諱納,因鄱陽縣令居此。
10、儒洪派
由豐厚而遷此。宋戶部侍郎余萬頃,紫宸殿學(xué)士余元嘉,翰林檢閱提調(diào)史館事余華,國子學(xué)錄余舜琪,明吏部主事余純,禮部?jī)x制司郎中余致中,敕賜贈(zèng)監(jiān)察御史余如樂,山東兼交趾道御史余濯,江西武寧縣令余希賢,廣東陽山縣令余悅,即其裔也。
11、龍游東郭派
萬頃公之兄諱萬福,由儒洪遷此。宋太傅鄒國公余端禮,謚忠肅,兵部尚書余嶸,豐城縣令余峹,湖廣臨武縣令余相,江西安寧縣令余天祿,即其裔也。
12、金華派
萬福公之第四子五子,由龍游而遷此。宋睦州兵曹余子文督稅至遂陽,經(jīng)蘿蔓塘題詩者,即其七世孫。
13、社墩派
萬頃公之弟萬璧,由儒洪而遷此。明潭州府尹余球,江陵縣令余璣,即其裔也。
14、松林派
由社墩而遷此。明敕賜贈(zèng)湖廣道監(jiān)察御史余惟賓,廣東按察剌史余思寬,賴賜河南監(jiān)察御史余士洪,北直錄河南清平軍御史余乾貞,豐潤縣令余乾亨,即其裔也。
15、洙水派
萬頃公之弟萬榮,由儒洪遷此。宋進(jìn)士余光大,余肆,明福建漳平縣令余蒙,定州判官余欽,直錄錢山訓(xùn)導(dǎo)余沉,鳳陽府訓(xùn)導(dǎo)余昂,即其裔也。
16、游坂派
萬頃公之弟萬壽,由儒洪遷此。明恩貢余納,進(jìn)士余炶,即其裔也。下末,由游坂而遷。
17、巖村派
由連里鄉(xiāng)而遷此。宋兄弟進(jìn)士,翰林檢閱余夢(mèng)龍,校書郎余從龍,明刑部主事余川,金壇縣教諭余五倫,即其裔也。
18、東隅派
由連里鄉(xiāng)而遷此。明河南布政司參議余沖友,山東武定州判官余錀,安慶府訓(xùn)導(dǎo)余太和,江西南昌縣丞余萬,正歷丙子科舉人余學(xué)文,即其裔也。
19、開化龍尾山派
由連里鄉(xiāng)遷此。大溪由龍尾山而遷。
20、西安縣市派
由連里鄉(xiāng)遷此,明會(huì)魁余懋中,即其裔。
21、常山余村派
由邊里鄉(xiāng)而遷此。
22、淳安縣后街派
由青溪平坦而遷此。
23、茶園派
由平坦遷此。宋進(jìn)士余淼、余潺,即其裔也。
24、東鄉(xiāng)蔗嵐瑤坡派
由青溪平坦遷此。宋迪功郎余田即其裔也。
25、葉村派
由鼓鳴蛇里遷此。明經(jīng)魁余喬,河南洧川訓(xùn)導(dǎo)余元器,即其裔也。
26、烏林派
由社墩而遷此。宋進(jìn)士中奉大夫余九齡,江西吉安府判余鳳,即其裔也。
27、君石后派
由豐厚而遷此。明鄉(xiāng)進(jìn)士淮府教授余清即其裔也。
28、米灘派
由洙水而遷此。明子孫繁衍,仕宦亦多。
29、朱陳村派
由洙水而遷此。
30、嶺根派
由儒洪遷此。
31、山鋪派
由儒洪遷此。宋進(jìn)士都虞侯余世興,明廣東布政司檢教余道進(jìn),即其裔也。
32、上關(guān)源派
由儒洪遷此。
33、孫家塢派
由儒洪遷此。
34、大墅坂派
由儒洪遷此。
35、葉桂派
由儒洪而遷此。
36、花樹下
由儒洪而遷此。即八都花樹下。若下源源頭之余非,其族也。
37、安陽坂派
由蘿蔓遷此。
38、瑯川派
由安陽坂遷此。宋孝子余炳即其裔也。
39、后山村派
由瑯川遷此。明敕賜按察司僉事余士信,江西布政司使余復(fù),寶應(yīng)縣令余玠,鄉(xiāng)進(jìn)士余淑,敕贈(zèng)武選司郎中余廷奉,山東布政司使余鋟,保寧府經(jīng)歷余汾,霸州判官余顯思,即其裔也。
40、錢塘派
由金峰而遷此。
41、外坂派
由金峰而遷此。
42、玳瑁派
由平坦而遷此。
43、柵源嶺西派
由瑤坡前宅而遷此。
44、豐溪派
由蔗崗瑤坡而遷此
原河南布政使余炳燾世系表
1、禹——2、罕——3、正心——4、如松——5、日新——6、克正——7、復(fù)古——8、璧星——9、良鄉(xiāng)——10、可立——11、一誠——12、培桂——13、種德——14、通?!?nbsp; 15、文正——16、日章——17、尚炯——18、進(jìn)之——19、樂生——20、文成——21、日方——22、桃夭——23、從古——24、讠忠——25、芫——26、石塘——27、岡陵——28、大柳——29、汪固——30、坎——31、土自之——32、酉守均——33、濟(jì)——34、玄伸—— 35、子明——36、大業(yè)——37興國——38洪浩——39、由余——40、幺克父——41、德衛(wèi)——42、越——43、汶——44、廷賓——45、堯——46、植——47、春——48、良——49、遇——50、邦——51、檀——52、無頗——53、仁瞻(遷丹陽)——54、純——55、美——56、法——57、蟬(遷遂安)——58、肇——59、諷——60、默——61、钅共——62、大韶——63、旭——64、壽——65、原顯(字光大,遷珠水社)——66、略——67、敬讓——68、文昌——69、世玉——70、欽(遷藍(lán)田)——71、慶仁——72、文康——73、汝玉——74、日輝——75、義明——76、端——77、鵠(端公五子,又名同)——78、珙——79、匡應(yīng)——80、達(dá)——81、防——82、仲尋——83、安(遷山東壽光)——84、服——85、幾——86、會(huì)—— 87、天佑——88、森——89、洪(遷寧波鄞西望春鄉(xiāng))——90、英——91、舜——92、誠——93、光之(遷紹興潘坊塢)——94、槐——95、慶元——96、亨一—一97、子陵(遷冢斜)——98、賢——99、福員——100、永潮——101、濱——102、國士——103、鉦——104、一昆鳥——105、宗儒——106、伯龍——107、文彥——108、元襄力——109|、炳燾
世譜記載蟬公于晉懷帝時(shí)避石勒亂遷遂安,
我們家譜中與芳山交集的是仁瞻公至端公六子分遷,他們是三子永公,我們是五子同公。這一段世系基本是一致的,這以后不同到情有可原,可是仁瞻公以前的世系竟是各派各表。我們同公(鵠公)支下的,家譜代表是《藍(lán)田余氏統(tǒng)宗世譜》和休寧縣余村《新安余氏世系譜像》,二者表述基本一致。我個(gè)人總傾向于藍(lán)田派,畢竟人家還是留在根據(jù)地。
遂安蘿蘿余氏根于越--明朝余乾亨、余乾貞氏原考
氏原
《傳》曰:天子因生賜姓,胙之土而命之以氏。此在上世則然,而夏商以后,有不盡然者。杞之姒,宋之子,百世不易。而魯衛(wèi)毛蚺,邢晉應(yīng)韓,終春秋之世,猶曰漢南諸姬。此殆其明證已。惟公族日蕃,宜有所別,故諸侯別子,則以王父之字為氏,歷三代而皆然者也。蓋氏者,示也,所以示別于人,辨族以嚴(yán)類也。嚴(yán)類所以敬宗,敬宗所以尊祖。是以君子慎之。然亦有不獨(dú)以字者?;蛞怨?,或以國邑(如司馬空呂氏鄭氏之類),或以所業(yè),或以所居(如琴氏、弓氏、東方、西門之類),或以長(zhǎng)幼之序(如孟孫、叔孫之類),故姓同而氏則異焉,示民有別也。古人重族氏,圖譜有局,典之有官。周道衰而圖譜之官廢,遂有以氏為姓而忘其本姓者。史遷作列傳,亦直稱曰姓某氏云。此又秦漢以來,凡姓之通例也。余之先少康封子罕于越,本姒姓也,罕字無馀,而子孫以馀為氏。今《越絕書》所載馀復(fù)城者,越子馀復(fù)之所筑也。馀搖城者,越子馀搖之所居也。逮其終也,有越王馀善,則馀之為氏明矣。然有百越,有大越。大越其世嫡也。允常、勾踐繼霸稱王,王者自稱曰余,而其子孫則又以余為氏,以別于厥初之馀。予嘗之淮安,見余姓者有世藏圖像一冊(cè),其首之者越王勾踐也。又嘗會(huì)慈溪余春元漢城,詢其所由,則云出夷烏將軍之后。是余氏之根源于越益明矣。各譜寧妄誕不經(jīng)而不一及焉者,蓋以漢武之世異姓之王泯滅澌盡,遺黎馀孽流窟誅夷,則避忌而不敢本其世家,固勢(shì)所必至,然要其源流世次與夫南北去來之跡,則有燦然不可泯者。予本史傳,參以家乘,敘次而證據(jù)之,以志其實(shí),俾來者得以稽焉。若其生娶卒葬,世遠(yuǎn)不可悉知,則姑闕之,不敢妄為增益也。嗟夫!世之博極群書者眾矣,于天象之行纏,山川之源本,蠻夷戎翟之疆域,士風(fēng)草木昆蟲之根苗,性味往往能洞其元奧,究其幽微,顧于吾姓氏之所由來,乃習(xí)焉而不之察 ,亦足異矣。作氏原。
正謬
少康封子罕于越,罕字無馀,而子孫以王父字為氏,是始為馀氏也。允常稱王,王者自稱曰余,而子孫以余為氏,是繼為余氏也。唐高士廉之徒作氏族志,寡聞鮮識(shí),不考信于傳記,乃謂由余相秦,子孫以王父字為氏,繆甚矣。自始封,迄于西漢,垂二千五百余年,其地東南盡嶺海,西盡桂林,北界大江,其宗國曰大越,浙之西富陽黟歙為外越,閩為甌越,兩廣為南越為西越,界閩浙山谷之間為山越,支子畢侯,最疏者則稱君焉,合而名之曰百越。莫不私其土,子其人,其不暇游宦于中國,亦宜矣。居股不道,殘其宗國,而漢武借名興師,始遷其宗于江淮之間,故言余者以下邳郡為始說者,謂少康封子于下邳,繆矣?;蛴种^由余相秦封邑下邳。不知秦穆繆公僻在西戎,為中國擯棄,安能跨全晉而有江淮之地耶。其繆又甚矣。此孤陋之徒求其說而不得,而牽合補(bǔ)綴,以文其誕者也。又按繆公與孔子同時(shí),莊周與孟子同時(shí),相去未百年也。莊周言九江元龜之事,有云:漁人余且得予,則戰(zhàn)國時(shí),九江已有余姓。若曰始自由余,則由余為秦勛臣必世延封爵,焉有未及百年而其子孫已為漁人于九江者乎?此事于譜牒無所關(guān)系,特引之以明姓非出于由余,以破高士廉等之誕耳。今備錄史傳先后可稽之跡著于篇,以互見其脈絡(luò)之所自,不言其嗣續(xù)世次者,傳其所可信,闕其所可疑也。
源字考
源者,源泉混混,其出無窮也。岷峨積石,河漢之始。古人之祭川也,先河而后海?;蛟匆玻蛭?。夫得姓之始,譬諸水之有源,故推本所自,以示將來,敦本反始之道也。
神禹
崇伯,鯀之子也,只臺(tái)(我)德先,不距(違)朕行,與稷、契、臯、益,共佐帝舜,嗣鯀而為司空,乘四載,歷八年,封山浚川,則壤成賦,于是九州既同,四隩既宅,地平而天成焉。烝民乃粒,萬邦作乂,六府三事孔修,萬世永賴。且不自滿,假卑宮室而惡衣服,惡旨酒而拜昌言。舜命之曰: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汝終陟帝位。乃繼舜而有天下,在位十年,巡狩會(huì)稽而崩,因葬焉,陵在會(huì)稽山之陽??鬃釉唬河恚釤o間然矣。又曰:美哉!禹功明德遠(yuǎn)矣。微禹,吾其魚乎?
少康
羿殺帝相,自立,殘暴放恣,奡殺之,復(fù)自立,虐與羿等。夏之宗社不祀者四十年。少康時(shí)匿民間,奡索之不能得。久之,諸侯有鬲氏,少康之舅氏也,與賢臣靡審圖興,復(fù)會(huì)奡出游畋靡,鬲率師一旅攻之,奡伏誅,克復(fù)舊,祀夏配天,天下諸侯翕然推戴。稱中興者,自少康始也。南宮括曰:羿善射,奡湯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孔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少康德慧術(shù)智,生于疢疾,固矣,亦由大禹之功德渝治于民,故民心思夏而復(fù)興也。
罕
字無馀,少康王第三子也。少康光復(fù),率土咸歸。念禹陵遠(yuǎn)在南服,乃封無馀于越,爵為子,都會(huì)稽,以主禹陵之祀,悉有東浙閩廣之地,惠和妥輯,得民夷之之心焉。按浙通志云,夏封少康之后,于浙東為越。八閩通志云,少康封庶子無馀于會(huì)稽,閩地與焉。而沙縣之志亦云,神禹之苗裔胙土于南服者始此,子孫以王父字為氏,故姓曰姒而氏曰馀焉。
夫鐔
允常
自罕始封,歷夏商周,凡一千六百余年,世有東浙閩廣之地,支子分封,大者侯,小者君,長(zhǎng)然三代,皆都中原大江之南,稱為荒服。荒服者,朝貢慌忽不常也。周穆王南征,殺徐偃于姑蔑,得二白狼四白鹿以歸,自是荒服者不至,周道益衰。越兼有徐地而諸侯朝覲訟獄皆歸之,遂稱王焉。王者自稱曰余。自是子孫以余為氏。
勾踐
允常子也。既立,與吳王闔廬交惡,戰(zhàn)于槜李,殺闔廬,其子夫差立誓于復(fù)仇。是時(shí)伍子胥在吳,教吳車戰(zhàn),勝楚入郢,遂以兵臨越,越王兵敗,棲于會(huì)稽,用賢臣范蠡之謀,卑詞請(qǐng)成,吳王許之。勾踐親為夫差莝芻,出則為之前馬,三年而吳釋之歸。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訓(xùn),會(huì)吳益驕,潢池之會(huì),與晉爭(zhēng)長(zhǎng)。越率師乘之,殺夫差于卑猶之山,命其地曰余杭。
按《越絕書》云:越王夫鐔以上至無馀久遠(yuǎn),世不可紀(jì)也。夫鐔子允常,允常子勾踐,大霸稱王,徙瑯琊也。勾踐子與夷、時(shí)霸。與夷子子翁,時(shí)霸。子翁子不揚(yáng),時(shí)霸。不揚(yáng)子無疆,伐楚兵敗,為楚威所滅。無疆子之侯,竊自立為君長(zhǎng)。之侯子尊,時(shí)君長(zhǎng)。尊子親,失眾,楚伐之,走南山。親以上至勾踐,凡八君,都瑯琊,二百二十四年。無疆以上霸,稱王,之侯以下微弱,稱君長(zhǎng)。(亨恐不知者以為臆說,故錄其全文于此?!洞呵铩窌谠饺?yún)钦咴?,即此時(shí)也。)
余復(fù) 余搖 余干 余善 余之侯
按《越絕書》云:余復(fù)城在婁門外馬亭溪上。故越王余復(fù)所治也。吳東徐亭通溪者,越荊王所置,與麋湖相通者也。巫門外麋湖西城,越宋王城也。干城者,在馬安溪上,越王余干之所治也。搖城者,越王余搖之所治也。又有烈王者,有襄王者,皆越之分封也。惟會(huì)稽則名大越。大越者,共世嫡也。勾踐滅吳而地益廣大,故分封之多,在閩為閩越,,為甌越,在兩廣為南越,為西越,合而名之為百越。傳至于無疆,滅于楚。秦滅楚而徙其民于障郡。百越叛去,始皇末如之何也。漢興,又復(fù)建國。詳見《八閩通志》。
按《八閩通志》與《沙縣志》云:夏少康封庶子無馀于會(huì)稽 ,閩地與焉。傳至無疆,楚滅之,地屬楚。秦滅楚,隸閩中。漢初,越王無諸以兵從征伐,高祖封無諸為閩越王,都治孝惠,立閩越君。搖為東海王,都東歐。景帝時(shí),吳楚七國稱亂,東歐王與弟夷烏將軍攻殺吳王濞,景帝更封東歐為彭澤王,封夷烏將軍為平都王。武帝時(shí),元封元年,陽都侯歸義置由鍾立繇君丑為繇王,立余善為東越王。后繇王居股殺余善,降居股為東越侯,遷其民于江淮之間。竄居山谷者,后稍出自立,為縣,因置會(huì)稽
南部都尉以制之。
按《史記》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會(huì)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發(fā),披草萊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與吳王闔廬相怨伐。允常卒,子勾踐立。闔廬聞允常死,乃興師伐越。越起兵逆之,敗吳于槜李,射殺闔廬,其子夫差誓報(bào)越,敗越于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棲于會(huì)稽。用賢臣范蠡之謀,卑辭請(qǐng)成,吳許之。越王得返國,勤苦修政。會(huì)吳益驕,北會(huì)諸侯于潢池。越起兵襲吳,殺其太子。夫差聞變馳歸,與越戰(zhàn)敗,亦卑辭請(qǐng)成,勾踐不許,遂滅吳。乃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huì)于徐州,致貢于周。周元王使人賜勾踐胙,命為伯。勾踐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與楚,歸吳所侵宋地,與魯泗東方百里。當(dāng)是時(shí),越兵橫行于江、淮東,諸侯畢賀,號(hào)稱霸王。勾踐卒,子王鼫與立。鼫與卒,子王不壽立。不壽卒,子王翁立。翁卒,子王翳立。翳卒,子王余之侯立。自是子孫以余為氏。大史公曰:禹之功大矣,漸九川,定九州,至于今諸夏義安。及苗裔勾踐,苦身焦思,終滅強(qiáng)吳,北觀兵中國,以尊周室,號(hào)稱霸王,可不為賢哉!蓋有禹之遺烈焉。 又曰:越雖蠻夷,其先豈嘗有大功德于民哉,何其久也!歷數(shù)代常為君王,勾踐一稱伯。然至余善,滅國遷眾,繇王居股等尚為萬戶侯,由此知越世世為公侯矣。蓋禹之余烈也。
流字考
流者,脈絡(luò)分明,往不息也,故源遠(yuǎn)者其流必長(zhǎng),德厚者其流必光。否泰異時(shí),顯晦異跡。或宦游而爰處,或避知而胥遷,勢(shì)之所必至也??鬃由w曰某東西南北之人也,故稽諸載籍,參以家乘,歷敘其南北遷居之地,及世次郡望之由,俾來者有考焉。
下邳郡 雁門郡 平陽郡 南陽郡 會(huì)稽郡
自元封遷越宗屬于江淮之間,始同編戶。漢法,遷人毋得適他所。其時(shí),沙王與尤王、輅王之后,各以其國為姓。而大越之后,以余為姓。迄東漢之末,三百余年,世為下邳人(揚(yáng)州江都無錫)。墓在興寧鄉(xiāng)德澤里者凡三百余。時(shí)余仁瞻舉孝廉,仕漢,為中書舍人。初平初,黃巾賊起,海內(nèi)震蕩,瞻屬其宗老而告之曰:炎漢盡矣。巨奷擅朝,群盜蝟起,淮邳四戰(zhàn)之地,不可居也。吾先公遺澤在江之南,盍南轍以圖存乎?眾曰:諾。乃悉率家眾裹糇糧哭于墓而去之。舟行溯淮入泗,暴風(fēng)覆舟,溺者過半,而屢朝金冊(cè)與重器玉臺(tái)盤之屬俱亡之。所幸存者僅數(shù)十人。仁瞻慟曰:天其欲吾宗之南旋
乎?于是僑寓泗州,耕拓河濱,漸成里闬。自是遂為泗州人。居無何,有依所親而遷臨淮者(泗水群臨淮郡此始)。墓在招仁鄉(xiāng)立德里者七十余(盱眙,。在邳時(shí),有余需者以討黃巾功拜車騎將軍,守雁門,而同時(shí)分遷有之晉州平陽者,有之鄧州南陽者,故下邳雁門平陽南陽為四望,而厥初之未徙者,世居會(huì)稽若邪山中。今浙東諸余,皆祖夷烏將軍而稱會(huì)稽郡。余蟬公字惇夫,仁瞻公五世孫,生太始,辛卯,事西晉為尚書侍郎,永嘉初,避石勒亂,自臨淮遷于許州,卒葬于其州之游龍崗。自是世為許州人。生三子德大、德潤、德文。季弟聯(lián),生諷,字德彰,事東晉明帝,為侍中。一日,帝謂之曰:卿姓何所本也?諷其以實(shí)對(duì)。帝曰:如卿言,則余與朕同稱也,可佘
浙江衢州余氏
余姓
衢州余姓約7萬人。余氏出自春秋由余之后,郡望為下邳郡(江蘇睢寧)?!队嗍献谧V》載:“祖肇跡晉陽,衍澤關(guān)西”。由余原為晉人,逃亡人西戎任職。戎王聞秦穆公賢,派由余入秦,秦穆公勤求賢土,由余為其所重用,留任上卿。后幫助穆公謀伐西戎,滅國十二,開地千里,稱霸西戎。
《新唐書》、《國史補(bǔ)》、《唐語林》皆載:憲宗時(shí),衢州人余常安父叔皆為里人所殺,常安八歲,即以復(fù)仇為志,十有七年報(bào)仇,竟抵死。此可謂衢州余氏的最早記錄。
今衢州余姓,以開化、衢縣、龍游居多。開化余姓為五代時(shí)后唐翰林余元淳由遂安遷至;衢縣余姓為五代時(shí)左庶子洗馬余勢(shì)亮由開化隱居石梁大俱源,衢之余姓多出其后。江山余氏亦為衢縣分支。少數(shù)余姓為自元以來分別由遂安、淳安和江西廣豐徙此;龍游余姓為宋咸平年間,徽州人衢州教授余旦之后裔。
衢州歷史上的余姓名人迭出,《中國人名大辭典》中收錄的就有七位之多。開化余玠,淳祐初為四川安撫制置使,治蜀時(shí)大更敝政,屯兵聚糧,修學(xué)養(yǎng)士,輕徭薄征,蜀帥者未有能及之者,累官資政殿學(xué)士。龍游余端禮為余旦五世孫,宋寧宗時(shí),進(jìn)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后任左丞相,被譽(yù)為“南渡名宰”,其子余嶸,淳熙中擢第,官至兵部尚書、敷文閣學(xué)土,尤為名相真德秀重之。
衢縣余姓中頗具特色者,當(dāng)推破石(又稱圓石)一支。破石余氏為宋乾道年間武舉余智遠(yuǎn)由大俱源徙遷,后從破石遷出者甚多。由于破石村四圍山繞無沃土,皆鴟踞狼嗥、酸風(fēng)苦雨之境,因此,明代力役之征皆免,“遂有閉戶攻書,掇巍科而躋顯秩”(民國《衢縣志·食貨》)。
有明一代,破石村就出了四位進(jìn)土。余貞為給事中;余敬官至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巡按交趾(今越南);余國賓任江西按察使升右布政使;余懋中為御史。而舉人、秀才者比比皆是,如余敷中、余鈺等皆為三衢名儒。舊時(shí),破石余氏祠堂有楹聯(lián)云:“占居圓石傳三十?dāng)?shù)代,詩禮相承;派衍鐘山感五百余年,簪纓繼續(xù)”,就是這種耕讀傳家之風(fēng)的生動(dòng)寫照。民國時(shí),余漢謀出任衢州綏靖公署主任,曾與破石余氏有聯(lián)宗之舉。破石村的牡丹臺(tái)、筆架山、硯瓦池、雙蝶峰并稱“破石四景”;“牡丹仙子”規(guī)勸山民讀書的故事傳說、“余小姐與牧牛少年”的愛情悲劇,有口皆碑。據(jù)說,明代遂昌知縣湯顯祖所作的傳奇《牡丹亭》就取材于此。
龍游縣城后高山余氏,于北宋大觀年間,從柳村遷居城中叢桂坊(今河西街),余桂、余章、余邦輔、余湘皆從其出。明季叢桂坊舊宅焚毀,遂移居后高山七果園。入清以來,聞人輩出。余作沛、余兆年、余(钅榮)、余鏗、余鏘、余撰等,同出一支。
尤其遐邇聞名的是近代余紹宋家族,詩畫傳承,家學(xué)淵源。其高祖父余可大、曾祖父余恩(钅榮)、祖父余福溥、父親余慶椿,皆為名書畫家與名詩人。余紹宋為我國近代著名學(xué)者、書畫家,其主纂的《龍游縣志》,堪稱傳世名志,其詩、書、畫三絕亦飲譽(yù)海內(nèi)外,龍游“余紹宋故居”至今供游人參觀。
衢縣余姓
約2.07萬余人,是開化余姓的分支。主要居住柯城區(qū)及石梁、溝溪、蓮花、樟潭、后溪、云溪等鄉(xiāng)鎮(zhèn)。遷衢的余姓主要有:
大俱余氏 石梁大俱源余氏始祖余勢(shì)亮,為五代后周進(jìn)士,授至德大夫,政治殿太子少保兼禮部尚書,錦外殿大學(xué)士,后因“同寅不協(xié)、誣奏離任”,于顯德五年(954)歸居開化方山。當(dāng)時(shí)正處五代末期,世局紛亂,遂潛心攻讀二十余年。北宋建立后,局勢(shì)穩(wěn)定,于太平興國年間(976—983)攜全家遷居信安大俱源淤林(今石梁大俱源下社)。
宋至道二年(996)朝廷廣召人才,時(shí)勢(shì)亮年近六旬,召為南京滁州洗馬,不久入院伴讀,72歲時(shí)告老還鄉(xiāng),誥封上覽天官都事。
其后裔分布縣內(nèi)各地,有汪村余家山頭、石梁塘公、萬田官莊畈、城西雙塘嶺、烏溪江破石、城區(qū)上街和華豐橋、后溪棠村、南鄉(xiāng)萬青、溝溪余東余西、(王車)塘下余塢、樟潭殿邊等地。
卜居縣外的有,宋咸平間(998—1003)余旦任衢州教授,后遷居龍游柳村。元祐間(1086—1096)五世孫余智崇遷居江山雁塘仙人畈。
上余余氏 宋紹定間(1228—1233),余進(jìn)瑾從龍游石佛上余遷蓮花余家山,亦稱上余。
下余余氏、烏石余氏、白水下余余氏 于元代從遂安遷入;
萬田烏石余氏 于明初從遂安桂林里遷入。
九華內(nèi)近山和樟潭中央淤余氏 祖籍淳安,內(nèi)近山余氏于明永樂間(1403—1424)遷入;中央淤余氏于清順治七年從龍游東鄉(xiāng)遷入。六十年代新安江水庫移民時(shí),有余姓移民從淳安安陽遷入全旺立新。
廟前余家余氏 于明洪武間從蘭溪遷入。
坎底余氏 于明萬歷間從安徽休寧遷入。
樟潭田畈里、高家田鋪山、蓮花澗峰余氏 均于清咸豐、同治間從江西廣豐遷入。
江山余姓
約7400余人,聚居在上余、張村、石門、壇石、賀村等鄉(xiāng)鎮(zhèn)。江山余姓為衢縣余氏分支,余勢(shì)亮五世孫余智崇于北宋元祐初分居江山雁蕩之仙人坂,為余氏遷江山之始祖。其后裔漸向附近擴(kuò)居,以上余鄉(xiāng)上余為最多。有1200多人。另有大橋鎮(zhèn)棗壟余氏,原籍江西南豐,于清康熙初年遷來
余姓人物:
明·余 敬 永樂進(jìn)士,授福建道監(jiān)察御史,巡按交趾(今越南一帶)。
余國賓 萬歷進(jìn)士,為刑部主事,升郎中,江西按察使、右布政使。
余懋中 萬歷進(jìn)士,淮安府推官,福建參議。
清·余四科 歷任高邑宰、吉安府同知。
余本敦 清嘉慶進(jìn)土,內(nèi)閣侍讀學(xué)土。
余鳳喈 清嘉慶進(jìn)土,戶部員外郎。
余姓著作:
余敷中《春秋磷寶》、《太末先生著》。
余國賓《禮經(jīng)正覺》、《詩叢集》、《文選刪注)。
余懋中《仕學(xué)編》。
余本敦《禮記直解》、《觀史摘編》、《郎山詩集》、《圖書纂要》、《周官詳節(jié)》。
余 鈺《介丘小草》、《龍見堂稿》、《息軒偶刻》、《純師集》。
余鳳喈《梧崗剩草》。
目前,民間收藏余氏宗譜12部,分別由石梁大俱源、九華內(nèi)近山、樟潭葉家村委會(huì),溝溪余東村余銀奎、余西村陳錫堂,上方塘源岙余壽土,廟前余家余培良,云溪下方塢余卸妹,周家井頭根村余秋林,石梁塘公村余仁良,石梁坎底村余湖北佬、樟潭中央淤村余元福收藏。
龍游余姓
計(jì)有7600余人,是龍游縣舊姓望族。自宋至明清,科舉人才迭出。主要分布在縣城以及蘭塘、詹家、澤隨等鄉(xiāng)鎮(zhèn),其遷徙源流及支派大致如下:
柳村余氏 其先由閩徙居安徽休寧。宋咸平年間,余旦為衢州教授,卜居龍游柳村,南宋左丞相余端禮是其族人。后分遷官賽,冷水,城內(nèi)叢桂坊,后高山、(石示)上、天井翁、西圯、巖山、前江等地。
后高山余氏 余惠斌于北宋大觀年間,從柳村遷城內(nèi)叢桂坊(河西街)。明天順八年(1464)叢桂坊舊宅焚毀,又遷東廂后地,舊稱高山背七果園,因名高階余氏。清咸同年間余恩(钅榮)遷衢州化龍巷。
澤隨石峰余氏 其先江蘇人縣洞山鄉(xiāng)人,始祖余元祿,字一峰,元至元二年(1265)進(jìn)士,官至國子監(jiān)司業(yè)。因事謫龍游縣教諭,后卜居小武當(dāng)山(即豸屏山;今改稱真武山),為其始遷祖。
夏金余氏 原籍西安縣大俱里,元季有名智嚴(yán)者,分居破石,生二子,長(zhǎng)延齡,次景煥。明永樂初兄弟同遷縣西夏金村。越數(shù)傳分為兩廳,延齡為前廳始祖,景煥為后廳始祖。
北門余氏 此族本姓伍,世居湯溪之伍家坪,元時(shí)有名鼎孫字均道者,因其母系出自龍游叢桂里余氏,舅氏余新三無子,鼎新以甥入繼改姓余。
蘭塘后方余氏 其先何處人未詳,明初有譜行崇二者。始居縣北楊木橋。其子粲,復(fù)遷今里為始遷祖。
今存《高階余氏宗譜》12冊(cè),1935年余紹宋修,龍游縣政協(xié)1997年從日本國會(huì)圖書館復(fù)印。
《夏金余氏宗譜)4冊(cè),1939年修,余仁祥收藏;
《西圯余氏宗譜)3冊(cè),1946年修,余樟順收藏;
《瑯川金峰余氏宗譜》1冊(cè),1949年修,湖鎮(zhèn)新建村委會(huì)收藏。
余姓人物:
宋·余 旦 衢州教授,縣內(nèi)余氏始遷祖
余 嶧 元符間任信卅通判。
余(山介)進(jìn)士、慶元路教授。
余端禮(1135—1201)字處恭,縣南冷水村人。南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進(jìn)土。仕孝宗、光宗、寧宗三朝。任參知政事,理左、右丞相事,被稱為“南渡名宰”,死后追贈(zèng)少保,郇國公、溢“忠肅”。葬靈山石壁?!端问贰酚袀?。
余 嶸 字景瞻,端禮子,淳熙八年(1181)進(jìn)土,敷文閣學(xué)土。
余 桂 淳熙八年(1181)進(jìn)士,建德知府。
余(山豐)余嶸弟,淳熙十四年(1187)進(jìn)土。
余[上(余)下(山)] 嘉定七年(1214)進(jìn)土,端禮從子,豐城令。
明·余 雅 洪武間漳浦縣令
余 煥 永樂十年(1412)歲貢、山陽知縣。
余 俊 永樂十三年(1415)歲貢,武平知縣。
余天祿 隆慶間安義知縣。
清·余 恂 順治九年(1652)進(jìn)土,入翰林,任福建學(xué)政。纂康熙《龍游縣志》。
余思(钅榮) 字鏡波(1808—1893),廣東連州知州。
余福溥 字滋泉(1837—1885),江西特用知府。
余慶椿 字延秋(1865—1895),龍游鳳梧書院山長(zhǎng)。
民國·余紹宋(1883—1949)字越園,早年留學(xué)日本,北洋時(shí)期任司法部次長(zhǎng)、代總長(zhǎng)。浙江省通志館館長(zhǎng)。民國時(shí)期著名的法學(xué)家,方志學(xué)家、書畫家。
常山余姓
約1800余人,遷徙源流可考者有三:
大城頭余氏 元中統(tǒng)間金大農(nóng)從開化遷來。
塔山下余氏 原籍遂安,清康熙間余文岱始遷縣之東湖,繼遷山下。
繞嶺余氏 始遷祖余應(yīng)敖,清康熙十三年(1674)從開化遷來。
黃崗余氏 始遷祖余養(yǎng)倫,清順治間從婺源沱川遷來。
同弓余氏 始遷祖余行素,原籍福建,明萬歷間遷來。
開化余姓
約3.2萬人,可考者有三支:
村頭余氏 原籍遂安蘿蔓塘,五季時(shí)后唐翰林余元淳始遷來,今后裔有居余村、獨(dú)山、孔山、后坂、古竹、墩上、壩上、禮田、田坂、橫坑、上溪等村。
六都墩上余氏 原籍遂安渚淵,宋宣和年間余紹禹始遷。
齊溪龍門廈余氏 原籍遂安葉村,清康熙間余有智始遷來。
開化余姓人物
宋·余(王介)(1198—1253)字義夫,號(hào)樵隱,今開化芳林鄉(xiāng)方塢人。淳祐元年(1241)授安豐,拜大理少卿,升制置副使。三年授兵部侍郎、四川安撫制置使、知重慶府兼四川總領(lǐng)兼路轉(zhuǎn)運(yùn)使。治蜀16年,兩川紀(jì)律蕩然。淳祐十年(1250)冬,率諸將巡邊,直搗興元(今屬四川省)蒙古軍,攻漢沔舊地,占羅村。西縣及山寨36,攜民一萬二千戶歸來。十二年,蒙古軍圍嘉定,余(王介)以精兵三千破二十萬,大獲全勝?!端问贰酚袀?,另《宋史》誤作蘄州人
聯(lián)系客服